搜索到530篇“ 生物型假体“的相关文章
- 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 记录并对比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两种材料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高龄开展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匹配原则分为骨水泥组与生物型组,各40例。骨水泥组使用骨水泥型假体,生物型组则采取生物型假体,对比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一般参数、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于骨水泥组,生物型组手术耗时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高(P<0.05);相比于骨水泥组,生物型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均较高(P<0.05);生物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骨水泥组(P<0.05)。结论 与骨水泥型假体相比,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取生物型假体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恢复更好,手术耗时短,术后引流量少,且术后假体下沉、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 孙海涛张禹彭东升
- 关键词:生物型假体髋关节功能
- 一种用于髌股关节置换的生物型假体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髌股关节置换的生物型假体,属于人工关节技术领域,该用于髌股关节置换的生物型假体包括;基体;钛合金与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与羟基磷灰石涂层涂抹于基体的表面;支柱,支柱固定连接于基体的内壁该假体采用了钛合金...
- 梁文达田春生杨建成周鹏飞李航祁宇杰卢原陈海鹏李鹏
- 骨水泥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步态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骨水泥与生物型半髋假体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假体植入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髋部创伤科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共60例;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每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行走时步长、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改良髋关节(MHH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步频、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在术后3、6个月检测结果较术后1个月改善明显(P<0.05)。术后1、3个月时,骨水泥假体组患者的行走时步长、步频、步速、髋关节外展活动度检测结果优于生物型假体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与生物型假体组术后1、3、6个月的改良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3、6个月的MHHS评分均比术后1个月的评分要明显提升(P<0.05)。结论两种假体都可使骨质疏松老年股骨颈骨折获得明显的步态改善,但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股骨颈骨折可以早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锻炼。
- 邢宝瑞侯秀秀李运美韩波
-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骨质疏松骨水泥假体生物型假体
- 人工生物型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人工生物型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周口骨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采用半髋置换术治疗的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换假体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使用骨水泥型股骨头的35例为对照组,使用生物型股骨头的36例为观察组。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 d血清CRP、COR、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骨水泥中毒反应4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治疗,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短期效果良好;但较之水泥型假体,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微、无骨水泥毒副反应等优势。
- 朱腾飞段文博秦征兵
- 关键词:生物假体骨黏合剂
- 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对应实施骨水泥型假体半髋置换术治疗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术治疗,以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应激水平、骨代谢指标等作为对比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CRP、PCT、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NE、E、Cor等应激水平,t PINP、BALP、PIC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IL-6、CRP、PCT、TNF-α等炎症因子,NE、E、Cor等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 PINP、BALP、PIC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两种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比较之下,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应激反应,从而提高骨代谢能力。
- 黄中建江星宇廖丽亭李国欢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应激水平
- 对比分析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所选择的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生物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高,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水泥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选择生物型假体还是水泥型假体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大,但生物型假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但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更大,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谨慎选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吴国强苏张雷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假体生物型假体髋关节功能
- 生物型假体与加长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常规生物型假体与加长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1-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9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40例应用常规生物型假体(生物型假体组),39例应用加长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假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下床时间、术后死亡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7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90个月,平均58个月。生物型假体组:术后16个月假体周围骨折1例,再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25个月假体柄下沉,但无症状;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49、56个月死于内科疾病。骨水泥假体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3例,2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于术后10 h死亡;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2例,转呼吸内科治疗后出院;术后3年随访时发现骨水泥致骨溶解1例,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行翻修手术;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31、43、52个月死于内科疾病。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短于骨水泥假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骨水泥假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死亡率以及术后1周、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标准生物型假体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型假体比骨水泥型假体有着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 章斌郭锦明刘俊丁宁杨小军阚晨
-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生物型假体高龄
- 一种定制组配半骶骨生物型假体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制组配半骶骨生物型假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假体主体和髂骨重建件,所述假体主体和所述髂骨重建件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假体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融合面,所述第一融合面用于与腰椎下终板贴合,所述假体主...
- 李振峰
- 牛津全生物型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牛津全生物型假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关节外科90例接受UKA手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全生物型UKA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65.6±7.0)岁(范围52~81岁);骨水泥型UKA者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67.9±6.1)岁(范围55~79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遗忘关节评分(forgotten joint score,FJS)评价膝关节手术前后疼痛及术后关节功能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假体周围透光线、透光区出现的数量以评估术后假体稳定性.通过测量患者手术前后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机械轴偏向(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评估下肢力线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至少18个月的随访.全生物型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7.8±21.1)min、术中出血量为(70.8±37.6)ml,优于骨水泥型组(P<0.05);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HSS评分、MPTA和MAD均优于术前(P<0.05).全生物型组术前及术后 6、12、18 个月时 VAS 评分分别为 7.0(6.0,7.5)分、4.0(3.0,5.0)分、2.0(2.0,3.0)分、2.0(1.0,3.0)分,HSS 评分分别为56(53,60)分、78(75,82)分、85(80,89)分、86(82,90)分;术后6、12和 18个月 FJS评分分别为66.0(63.0,68.0)分、73.0(70.5,76.0)分、76.0(74.0,78.0)分.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和18个月时全生物型组患者HSS评分、FJS评分均
- 王武炼林文韬王志伟沈金清何大伟张怡元
- 关键词:骨黏合剂
- 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分析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选取时间限定在2021年8月-2022年12月之间,随机将该时间段内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30例)分成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手术)及观察组(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各组内患者人数均为65例,评价与记录组间手术各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差异化方案干预前组间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差异化方案干预后观察组Harris评分(75.96±5.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46.81±6.23)min、手术出血量(120.64±16.05)ml、下床时间(13.07±1.07)d、住院时间(15.97±2.3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62%(3/65)明显低于对照组16.92%,即P<0.05。讨论 临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干预,对改善功能恢复效果有积极,手术各指标均得到改善,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 肖天宇崔宙开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相关作者
- 史国光

- 作品数:28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 生物型假体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
- 胡飞

- 作品数:89被引量:5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关节成形术
- 尚希福

- 作品数:300被引量:1,57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分析
- 张晓琪

- 作品数:10被引量:1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生物型假体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疗效分析
- 曹力

- 作品数:276被引量:2,123H指数:1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假体周围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