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关文章
一种多维度描述生理病理变化的通用型记录编解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记录方式,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套多层级、高维度、模糊或精准定位选择生理部位、并描述其变化的记录方法,依赖生理部位的数据模型,通过躯体总区域、器官、器官区域的层级及各种维度变化的不同编码,达到记录生理病理改...
不公告发明人
文献传递
急性缺氧对大鼠部分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时间点大鼠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结合各组织病理变化,探讨缺氧对大鼠的基本损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1、3、5d组,每组10只。HE染色切片观察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分析、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缺氧各组大鼠肺、肝脏、肾脏均有明显损伤,且以缺氧3 d组大鼠肺损伤尤为严重;缺氧5 d组大鼠肝脏、肾脏损伤更加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各组大鼠血液学指标均有改变,PaCO_2、PaO_2、SaO_2、AB、SB、cK^+、cCa^(2+)、AL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Lac、cNa^+、WBC、RBC、HGB、HCT、AST、T-BIL、UA、BUN、LDH明显升高(P<0.05,P<0.01);RI在缺氧1 d时明显增大(P<0.05),之后随缺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接近正常值;pH在缺氧1 d时明显升高(P<0.05),后有所降低,在缺氧5 d时,其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P、TCHO在缺氧1 d时有明显降低(P<0.05,P<0.01),后逐渐升高,在缺氧5 d时达到最大(P<0.01);ALT、ALB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高原急性缺氧对大鼠各项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均有显著的影响,对大鼠肺、肝脏、肾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与缺氧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
王宁马慧萍武柠子贾正平张俊
关键词:急性缺氧病理生理变化血气分析血常规分析
低温治疗脑损伤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低温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措施,其以多种机制减少脑损伤后有害因素的产生,维护脑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有效的脑保护途径。但是,随着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低温治疗导致的一系列全身性的或某些系统为主的反应也逐渐受到关注。这些反应涉及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能量和药物代谢以及其他全身改变,对低温治疗的应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本文就低温治疗脑损伤时容易出现的生理病理变化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以期为低温治疗更为有效地开展提供指导帮助。
邱健邝芳
氨茶碱对急进高原大鼠部分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平原Wistar大鼠急进实地4 300 m海拔高原后,氨茶碱药物干预对急进大鼠体内部分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平原组(海拔55 m)、高原缺氧组(海拔4 300 m)、高原缺氧+氨茶碱组(海拔4 300 m),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2 m L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1 m L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脑、肺、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平原组相比,缺氧组与给药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 solution,Urea)、血清氯离子浓度(ser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c Cl-)均明显升高(P<0.01),白蛋白(albumin,ALB)、肌酐(creatinine,C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t O2)、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value,Hct)、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缓冲碱(buffer base,BB)、剩余碱(blood base excess,BE)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组相比,给药组Cr、酸碱值(p H)、Hct、血清钠离子浓度(c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c Na+)、c Cl-均明显升高(P<0.0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LB、Pa CO2、血清钾离子浓度(serum potassium concentration,c K+)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病理结果显示:缺氧组和给药组脑、肺、肝组织与平原组相比均有明显损伤,而给药组与缺氧组相比,损伤有所减轻。结论:氨茶碱能够通过改变急进大鼠的血气、生化指标状态,保护大鼠脑、肺、肝功能,减轻急进高原造成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氨茶碱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机体通气量以及抗炎作用有关。
王昌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李文斌王延玲鹿辉陶锐
关键词:急进高原氨茶碱血气分析病理
足三阴经相关经穴穴位体表电阻反应胞宫生理病理变化的特异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根据穴位是“神气之游行出入也”的传统理论,以胞宫常见病症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切入点,从穴位电学特性的生物物理指标,观察与胞宫相关的同经不同类的穴位、同类不同经的穴位电阻特异性差异,观察它们在月经期生理变化及疾病状...
刘君
关键词:足三阴经
文献传递
红景天对急进高原大鼠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平原Wistar大鼠急进海拔4300 m高原后,给予红景天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病理状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缺氧组(空白组)、高原缺氧+乙酰唑胺组(对照组)、高原缺氧+红景天组(给药组),急进高原后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肝脏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HB、Hct、CCl-、CCa2+均显著性升高(P<0.05),ALT、ALP、pH、CHCO3-、BB、BE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ALT、ALP、ALB、UREA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pH、CHCO3-、BB、BE均显著性上升(P<0.05),ALP、Urea、HB、Hct、CCa2+均显著性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高原缺氧对大鼠肝、肺损伤严重,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给药组损伤均比空白组小。结论红景天具有一定的抗缺氧反应作用,能够减轻急进高原大鼠的病理损伤,但不能完全避免损伤,说明红景天治疗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孙玉环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王昌陶锐鹿辉王延玲李文斌
关键词:急进高原红景天血气分析
海洛因滥用对循环系统的损害及生理病理变化被引量:13
2001年
杨良
关键词:海洛因滥用病理心电图
皮瓣掀起后微循环的生理病理变化被引量:9
1999年
晏泽肖能坎刘春利
关键词:微循环皮瓣成活儿茶酚胺类生理病理微动脉毛细血管网
脉搏波与生理病理变化关系的仿真研究被引量:34
1996年
为探讨脉搏波中所含生理病理信息的机理,采用一个由120个数字计算单元组成的人体心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血液粘度和血管弹性的变化所致桡动脉脉搏波的改变,以及心力衰竭、高血压、动脉硬化3种病状所致脉搏波的改变趋势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可信性,采集并归纳了31位受试者的脉搏波,其中包括因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及冠脉硬化而在医院就诊的病例。经比较可见,本文工作所得仿真结果与临床检测数据基本吻合。
白净吴冬生张菊鹏周小强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病理生理学血液动力学
十月怀胎的生理病理变化
2000年
妊娠一月 此期胎儿刚刚形成,多数孕妇无任何早孕表现,个别孕妇可能有类似感冒症状。对于未行节育措施的女子,尤其想要孩子的新娘,应注意早孕保健,不要做剧烈的体力活动;慎重用药,如镇痛(静)剂、某些抗生素、抗肿瘤或抗甲亢药物等。 妊娠二月 此期胎儿已形成,多数孕妇有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偏食或厌食等。此不必忧心仲忡,亦毋需治疗。反应严重者应注意稳定情绪,少食多餐,必要时请医生诊治。此期保健十分重要,否则易产生畸形儿。
董健
关键词:妊娠生理病理变化十月怀胎

相关作者

贾正平
作品数:687被引量:3,662H指数:2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毛细管电泳 独一味 高效液相色谱法 缺氧 高效液相色谱
尹强
作品数:74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进高原 医院管理 药代动力学 缺氧 氨茶碱
王延玲
作品数:24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进高原 高原病 大鼠心肌 低气压 药代动力学
鹿辉
作品数:32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进高原 缺氧 深部真菌感染 药物转运体 血气分析
陶锐
作品数:15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进高原 独一味 环烯醚萜苷 HPLC 藏药独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