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篇“ 生血灵“的相关文章
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改善免疫性小板减少症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评估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慢性原发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另外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小板计数;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价两组患者的疲劳状态;检测所有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的浆5-羟色胺(5-HT)、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水平及KYN/TRP比值(K/T比值)。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小板计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小板计数升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ACIT-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④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与ITP患者的KYN、TRP水平及K/T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TP患者的5-H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5-H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的5-H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5-H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TP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小板计数、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改善ITP患者疲劳症状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液5-HT浓度有关。
陆皓朱文伟陈海琳鲍计章周永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生血灵5-羟色胺
联合达那唑治疗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及对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验方联合达那唑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端粒长度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ITP患者54例,其中联合达那唑组(试验组)36例,达那唑组(对照组)18例,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54例患者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异常者治疗后复测。入组患者每月行小板计数检查及出评分、虚劳证候(活质量)症状积分判定。结果试验组西医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中21例(38.89%)治疗前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较正常人缩短;治疗组中15例端粒长度缩短患者治疗后有8例(53.33%)较前有所延长,对照组中6例端粒长度缩短患者治疗后有3例(50.00%)较前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达那唑方案治疗ITP临床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达那唑能够部分改善ITP患者外周白细胞端粒磨损。
吴塔娜陈海琳周永明胡明辉朱文伟
关键词:生血灵达那唑端粒长度
基于树突状细胞探讨治疗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1验证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通过观察对ITP模型小鼠脾脏DC的数量、共刺激分子的CD86的表达以及IL-12p70的影响,探讨治疗ITP潜在的...
徐皓
关键词:生血灵树突状细胞临床疗效动物模型
治疗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治疗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效果,基于二代测序运用16Sr DNA方法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表达水平及丰度改变,进一步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免...
徐海涛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型生血灵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53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系列方辨证论治,对照组同时给予环孢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4.7%,对照组为3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理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社会、环境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列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辨证治疗激素抵抗型ITP疗效显著,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存质量。
鲍计章赵心华周永明朱文伟孙伟玲胡明辉王婕陈海琳曾庆李昌桂
关键词:激素抵抗型生血灵环孢素
系列制剂联合西药治疗激素抵抗型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原发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激素抵抗型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系列辨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照组30例(给予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小板计数(PLT)、出评分,并评价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LT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出评分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LT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1)。治疗组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ITP疗效优于环孢素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出症状,与环孢素作用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环孢素。
鲍计章周永明赵心华朱文伟胡明辉孙伟玲王婕顾晓刚郑丹丹李昌桂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生血灵激素抵抗血小板计数
治疗特发性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所致的常见出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一直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然其应用因副作用多、长期缓解率低而受...
周永明孙伟玲王婕胡明辉朱文伟陈海琳胡令彦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血灵中药药理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小板成素(T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照组单用小剂量泼尼松。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小板计数、浆TP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浆T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PO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降低TPO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激素;激素抵抗型患者浆TPO水平高于正常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PO水平有关。
朱文伟王海玲周永明王婕陆皓薛志忠何玮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激素抵抗生血灵血小板生成素
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5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激素抵抗型ITP患者53例,辨证分为脾肾阴虚组30例和脾肾阳虚组23例,分别服用健脾滋肾作用的Ⅲ号冲剂(黄芪、党参、当归、地、熟地、熟女贞、鳖甲、丹皮、仙鹤草、大青叶、苏梗、甘草等)和健脾温肾作用的Ⅳ号冲剂(黄芪、党参、当归、地、熟地、淫羊藿、菟丝子、丹皮、仙鹤草、苏梗、甘草等),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出分级、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激素抵抗型ITP患者53例,获显效6例、良效12例、进步31例、无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92.44%,其中,脾肾阳虚型疗效明显优于脾肾阴虚型(P<0.05);可以改善患者出和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激素抵抗型ITP疗效良好,临床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其中脾肾阳虚型疗效明显优于脾肾阴虚型,既有体现中医学特色的辨证论治,也有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专方专药思路,具有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郭锦荣周永明鲍计章朱文伟胡明辉薛志忠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生血灵激素抵抗
对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对激素抵抗型免疫性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ITP患者、激素敏感型ITP患者清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蛋白质位点,并观察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蛋白质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ITP激素抵抗型患者蛋白质纤维二糖水解酶的高表达、外切纤维二糖水解酶的低表达,与激素敏感型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蛋白质表达水平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TP激素抵抗型患者纤维二糖水解酶相对高表达、外切纤维二糖水解酶相对低表达,它可能是ITP患者产激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也是激素治疗无效的重要原因;中药通过调节蛋白质表达水平而逆转激素抵抗,提高临床疗效。
郭锦荣鲍计章周永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生血灵蛋白质

相关作者

周永明
作品数:348被引量:1,07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药治疗 生血合剂
朱文伟
作品数:117被引量:28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生血灵 生血合剂 中医药治疗
胡明辉
作品数:125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血合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血灵
薛志忠
作品数:79被引量:41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血合剂 生血灵 中医药疗法 免疫介导
鲍计章
作品数:99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血灵 生血合剂 中医药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