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30篇“ 生长分化因子15“的相关文章
生长分化因子15引发摄食抑制和内脏不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先前的研究表明,GDF15与表达在大脑最后区和孤束核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多个与摄食相关的脑区,抑制摄食,降低体质量,展现出治疗肥胖的潜力。但GDF15也引起恶心、呕吐等内脏不适症状,可能限制其进一步应用。该文将探讨GDF15抑制摄食,引发内脏不适的神经通路以及阻断其内脏不适效应的可能途径。
郭瑞郭思齐张启春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摄食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性能确认
2024年
目的对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迈克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进行性能确认,评价其是否符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相关要求。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系列文件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对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GDF-15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特异性进行确认和评价。结果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GDF-15的高浓度样本的CV批内为2.29%,低浓度样本的CV批内为3.78%;高浓度样本的CV批间为2.88%,低浓度样本的CV批间为3.79%,显示出优异的批内、批间重复性;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6%,且每个加标样本的回收率均在95.0%~105.0%,平均回收率与各组间的回收率的差值<10%;线性范围为100~30000 p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100~300000 pg/mL。血红蛋白(≤19.8 g/L)、甘油三酯(≤36 mmol/L)、胆红素(≤13680μmol/L)时对GDF-15的检测无干扰,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结论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GDF-15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特异性确认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能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古珍王成洪王媛媛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
生长分化因子15在衰老、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2024年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正常生理条件下GDF15在除胎盘和前列腺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随着衰老的发生、运动或压力的刺激,GDF1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GDF15与其受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样(GFRAL)蛋白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内脂肪酸β氧化和脂质分解,从而缓解脂肪肝等的发展,同时也能降低机体的食物摄入量从而抑制肥胖。GDF15还可作为炎症因子调控衰老和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概述GDF15在衰老、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为开发以GDF15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杜涵赫明达庞妍刘清桂高俊灵王敏君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衰老脂肪代谢炎症纤维化
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的表达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脓毒症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作为试验组,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以及同期体检中心4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指标,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DF15水平。同时追踪随访脓毒症心肌病患者28 d转归情况,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GDF15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心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GDF15水平在脓毒症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试验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ng/L:314.14(221.96,469.56)比39.08(26.27,76.85)、6.39(3.35,14.42),均P<0.01〕;且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心肌病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r=0.295、P=0.038)、利钠肽(BNP,r=0.464、P=0.009)、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r=0.363、P=0.010)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r=0.316、P=0.025)均具有相关性,而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白蛋白等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6、0.123、-0.051、0.055、0.119、0.199、-0.234,均P>0.05)。脓毒症心肌病患者死亡组(30例)血清GDF15水平、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较生存组(20例)明显升高〔GDF15(ng/L):382.93±159.61比289.66±158.46,SOFA(分):10.00(7.00,12.00)比6.00(5.00,9.50),APACHEⅡ(分):21.70±6.07比14.85±7.57,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DF15是脓毒症心肌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62,95%可信区间(95%CI)为1.011~1.115,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GDF15预测脓毒症心肌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
王琳李筱妍张丽中孙媛
关键词:脓毒症生长分化因子15
生长分化因子15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源性的分泌性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分化因子15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并与第一试剂混合,以形成待测混合液;将待测混合液静置预设待测时长,以形成待测静置液;取待测静置液,并将待测静...
朱海燕黄晶晶潘博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1、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61例老年CHF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配比原则另选取我院16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DF11、GDF15水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GDF11、GDF15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入院时不同NYHA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老年CHF患者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CHF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清GDF11、GDF15水平及LVESD、LVEDD值均高于对照组,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不同NYHA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GDF11、GDF15水平及LVESD、LVEDD值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LVEF值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血清GDF11、GDF15水平与NYHA分级、LVESD、LVEDD值均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值呈负相关关系,且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诊断老年CHF的AUC为0.923,约登指数为0.696,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2.61%。结论:GDF11、GDF15在老年CHF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其水平与老年CHF患者NYHA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密切相关,对老年CHF有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老年CHF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何照国邹洋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NYHA分级
减重手术前后肥胖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和急性疼痛的关系
2024年
目的观察减重手术前后肥胖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和术后急性疼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施择期减重手术的24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进行分组,将BMI<32.5 kg/m^(2)作为研究组(n=12),BMI≥32.5 kg/m^(2)作为对照组(n=1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浆GDF15浓度,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价术后1、4、8、24 h疼痛强度。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GDF15血浆水平、BMI和术后疼痛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GDF15血浆水平分别为(107.2±33.7)、(137.2±31.5)pg/mL;对照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浆GDF15水平分别为(110.6±39.4)、(145.5±42.3)pg/mL。术前、术后24 h,两组血浆GDF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血浆GDF15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物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NRS评分和分组无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GDF15血浆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BMI与术后GDF15血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术前与术后GDF15血浆水平与术后24 h疼痛强度的NRS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下袖状胃手术肥胖患者发现,GDF15血浆水平虽然可作为术后早期急性应激反应的指标,但术前和术后GDF15血浆水平不能作为反映术后疼痛强度的有用参数,且BMI与术后早期疼痛强度无关。
薛照静张愿袁玉静薛富善
关键词:肥胖疼痛生长分化因子15减重手术
生长分化因子15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PCI治疗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9例AMI行PCI老年患者纳入AM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AMI患者术前、术后7d以及对照组血清GDF15、SIRT1表达水平,观察AMI术后3个月内AMI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对比MACE发生与未发生患者血清GDF15、SIRT1表达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其对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AMI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IR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的AUC(P <0.05);209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MACE者44例(21.1%),发生MACE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GDF-15水平高于未发生者,SIRT1水平低于未发生者(P <0.05);术前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曲线下面积0.726、0.725(P <0.05);术后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曲线下面积0.815、0.811(P <0.05);术后7d血清GDF-15、SIRT1水平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AUC高于术前(P <0.05)。结论:AMI患者血清GDF-15呈高表达,SIRT1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反映患者预后状态。
李春李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生长分化因子15预后
生长分化因子15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通路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每组4只。对照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重组GDF-15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重组GDF-15(0.05 mg/kg)。高脂饮食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取4只同等周龄(20周龄)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空腹血糖、血脂、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主动脉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估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及GFRAL表达。结果 重组GDF-15组血清GDF-1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9±2.90)ng/ml vs(20.09±1.27)ng/ml,P<0.01]。重组GDF-15组11周和12周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8.60±0.22)g vs(29.47±0.25)g;(28.98±0.22)g vs(30.35±0.13)g,P<0.01]。重组GDF-15组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2±0.02)mmol/L vs(0.38±0.09)mmol/L,P<0.05]。重组GDF-15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2±2.58)%vs(31.61±3.51)%,P<0.01]。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和GFRA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088±0.007 vs 0.030±0.006,0.031±0.003 vs 0.010±0.001,P<0.01)。对照组及重组GDF-15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GDF-15组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67)mg/ml vs(87.29±8.63)mg/ml,P<0.01]。结论 GDF-15可能通过GFRAL调控小鼠体质量、三酰甘油及醛固酮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肖湖南郝本川吕侣蔡雨伦王晓凡刘宏斌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生长分化因子15脂类代谢
生长分化因子15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碱性磷酸酶(ALP)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140例。根据最终诊断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6例)、冠心病组(51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3例)。比较3组GDF-15、ALP水平及Gensini评分,3组不同民族构成比和不同民族患者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分析GDF-15、ALP水平与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及二者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GDF-15、ALP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高于冠心病组(均P<0.05)。3组患者不同民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蒙古族患者GDF-15、ALP水平和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发生风险随GDF-15(比值比=2.356,95%置信区间:1.608~3.451,P<0.001)和ALP(比值比=1.117,95%置信区间:1.019~1.225,P=0.019)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DF-15、ALP及二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0.796和0.93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个指标(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GDF-15、ALP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郭欣君杜佩蓉宋哲宿昕乌力亚苏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碱性磷酸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作者

郭靖涛
作品数:130被引量:453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心病 GDF-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举
作品数:219被引量:5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糖皮质激素耐药 雷帕霉素
张平安
作品数:257被引量:1,214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汉族人群 脓毒症 冠心病 聚合酶链反应
袁粒星
作品数:97被引量:372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K562细胞 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 实验动物
周江
作品数:97被引量:3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