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36篇“ 生长抑素“的相关文章
- 生长抑素被引量:15
- 1986年
-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atotropin 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SRIF)为环状14肽,由于它能抑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释放而得名。1973年,Brazeau等^(16)首先从牛的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出生长抑素并证明它具有抑制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后来,通过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逐渐明确了它在各种组织内的广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生长抑素的生理作用远远超过了它的名称所限定的范围,它参与机体内广泛的机能活动。
- 朱长庚
-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组织间脑下丘脑生长抑素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损伤
- 2025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与生长抑素(SOM)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AP组、UTI组、UIT+SOM组和UIT+SOM+JAK2激活剂(CA1)组,分别建立AP大鼠模型立,15只/组。结束给药12 h后,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肠道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肠道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P组大鼠胰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和出血明显,肠组织中肠黏膜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绒毛不规则、肠上皮细胞脱落和坏死,肠道通透性、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IPA)活性、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胰腺和肠道病理组织学评分、肠组织细胞凋亡率及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与AP组比较,UTI组、UIT+SOM组大鼠胰腺和肠道组织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道通透性、血清AMY、LIPA活性、DAO活性、TNF-α、IL-6水平、胰腺和肠道病理组织学评分、肠组织细胞凋亡率及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0.05);UIT+SOM+CA1组大鼠胰腺和肠道组织损伤加重,上述指标趋势均与UIT+SOM组相反(P<0.05)。结论UTI联合SOM可减轻AP大鼠的肠道损伤,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 靳高超邢盼盼王玉刘波
- 关键词: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肠道损伤
- 不同时期使用生长抑素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使用生长抑素对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ERCP术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生长抑素不同使用时期分为A组(35例,术前6 h使用)、B组(39例,术后12 h使用)、C组(22例,术前6 h至术后12 h全程使用)。比较3组使用前、使用后24 h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酶水平、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后24 h,3组IL-6、IL-2、TNF-α水平高于使用前,但C组较A组、B组低(P<0.01);3组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使用前,但C组较A组、B组低(P<0.01);C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4.55%)较A组(34.29%)、B组(23.08%)低(χ^(2)=6.765,P=0.034)。A、B、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3%vs.15.38%vs.13.64%,χ^(2)=0.249,P=0.883)。结论术前6 h至术后12 h全程使用生长抑素可降低ERCP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清淀粉酶水平,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 李得阳艾合买江·库尔班江布娅·米然别克王秋玲高峰
- 关键词:高淀粉酶血症生长抑素
- 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辅助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脓毒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n=31)和对照组(丙氨酰谷氨酰胺单药治疗,n=31)。对比肠道功能、免疫功能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1周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AGI评分、腹内压水平较低,肠鸣音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CD4+、CD4+/CD8+水平较高,SOFA、APACHEⅡ评分较低,ICU停留时间较短,(P<0.05);两组28d死亡率(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脓毒症,能够提升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对预后和转归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及运用。
- 郑德玉
- 关键词:生长抑素丙氨酰谷氨酰胺脓毒症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究急性胰腺炎病患接受乌司他汀+生长抑素双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患共计80例,时间区段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通过双色球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生长抑素单纯治疗(n=40),实验组推行乌司他汀+生长抑素双重治疗(n=40),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97.50%VS80.00%)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生理职能评估结果、心理职能评估结果、社会职能评估结果、躯体职能评估结果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均<0.05;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平均值、腹胀症状改善时间平均值、腹痛症状改善时间平均值、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值、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平均值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VS7.50%)趋于均等,差异对比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患在治疗期间用于乌司他汀+生长抑素双重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病患的不适症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宋泽红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乌司他汀生长抑素
-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2025年
- 分析对比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泮托拉唑钠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予以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康复时间较短,炎症反应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SAP的安全性有效性显著优于单一泮托拉唑钠治疗,值得推广。
- 夏威高明
- 关键词: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重症急性胰腺炎
-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共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功效及保障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2例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36位患者。对照组单纯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止血相关指数(包含止血所需时长、输血量及住院日数)、副作用发生状况及复发出血概率等差异。同时,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门静脉流量、内径和压力)以及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均减少,且观察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的联合应用显著缩短了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了出血复发风险,有助于优化门静脉血流状况和调整胃肠激素平衡,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 史真雁
- 关键词: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性门静脉压
-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血流流速(PVV)和脾静脉血流流速(SV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观察组输血(1.8±0.4)u,显著少于对照组【(4.2±2.0)u,P<0.05】,止血时间为(0.8±0.2)d,显著短于对照组【(3.1±1.1)d,P<0.05】,胃镜复查观察组EV消失9例(20.9%);治疗前后,两组PVD、PVV和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分别为(4.3±1.1)U/L、(193.6±20.4)ng/L和(85.5±9.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U/L、(254.9±24.9)ng/L和(112.4±10.3)μg/mL,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3例(7.0%),经再次内镜下治疗等综合处理,止血,对照组再出血17例(42.5%,P<0.05),经内科综合治疗止血12例,死亡5例(29.4%)。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或/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是抢救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设备和技术要求高,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培训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 朱瑞农宋丽群钱佶
- 关键词: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生长抑素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护理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8)。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LB(39.72±4.21)g/L、AST(39.21±11.29)U/L、TBIL(22.56±5.10)μmol/L、ALP(123.58±59.68)U/L均优于对照组的(34.01±3.75)g/L、(60.52±13.51)U/L、(37.55±15.69)μmol/L、(221.98±98.52)U/L(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0.96±3.10)、(61.39±2.30)、(64.69±3.05)、(56.33±2.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1.23±2.02)、(53.35±1.85)、(55.27±2.13)、(50.21±2.39)分(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佳,可以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积极进行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
- 许永莲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肝功能
- 生长抑素受体2蛋白表达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2(SSTR2)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20例经手术切除的肺NENs中SSTR2的表达情况,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分析SSTR2与肺NENs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SSTR2表达与肺NENs的肿瘤类型、Ki-67指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5)。肺NENs级别与SSTR2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STR2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与肺NENs患者总生存期(OS)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STR2、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肺NENs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SSTR2表达与肺NEN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可作为评估肺NENs患者预后的指标。
- 刘家亮李云婷蔡晓珊张云香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SSTR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相关作者
- 唐承薇

- 作品数:378被引量:3,07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生长抑素 奥曲肽 门静脉高压 胃癌 肝硬化
- 宋于刚

- 作品数:260被引量:1,02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生长抑素 脾虚证 胃泌素 胃肠激素 D细胞
- 黎介寿

- 作品数:1,875被引量:20,130H指数:68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
- 杨利国

- 作品数:621被引量:2,034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抑制素 奶牛 水牛 基因免疫 生长抑素
- 蔡端

- 作品数:302被引量:1,63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胆汁 胆结石 生长抑素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胆固醇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