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篇“ 田间小气候“的相关文章
- 田间小气候自动采集接收系统
- 本发明提供田间小气候自动采集接收系统,涉及气候采集领域,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安装在实时采集器的顶端,雨量传感器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支架通过承接板安装有导向杆,外部套装由弹簧的导向杆底端与牵引绳一连接,导...
- 吴爽徐其民李正兵亓学勇刘娟娟朱家松李静朱欣伟夏海楠姜金辉
- 田间小气候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田间小气候监测装置,其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观测箱,所述观测箱上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上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旋转云台,用于对安装板稳定支撑,能够对旋转云台...
- 薛彦宏房玉贞尤立业蔡高振
- 田间小气候自动采集接收系统
- 本发明提供田间小气候自动采集接收系统,涉及气候采集领域,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安装在实时采集器的顶端,雨量传感器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支架通过承接板安装有导向杆,外部套装由弹簧的导向杆底端与牵引绳一连接,导...
- 吴爽 徐其民 李正兵 亓学勇 刘娟娟 朱家松 李静 朱欣伟 夏海楠 姜金辉
- 遮阴方式和时间对海南雪茄田间小气候、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遮阴方式和时间对海南雪茄田间小气候、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设全生育期不遮阴(Z1)、移栽后第3周烟株顶部遮阴(Z2)、移栽后第5周烟株顶部遮阴(Z3)、移栽后第3周烟株四周全遮阴(Z4)、移栽后第5周烟株四周全遮阴(Z5)5个处理,测定雪茄烟田小气候、烟株农艺性状及发酵后烟叶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计算烟叶经济效益。【结果】遮阴处理雪茄烟株高增加、茎围减小,烟叶最大叶长、宽增大,厚度变薄。遮阴处理下冠层光照强度、空气温度、风速下降,空气湿度提高,全遮阴处理对冠层降温增湿、风速减缓效果更明显。Z3发酵后烟叶叶长、叶宽、叶面积和伸长量较好,遮阴处理雪茄烟叶燃烧后灰分灰度值升高,烟叶钾、氯含量上升,烟碱与总氮含量下降;综合感官评价得分以Z3最高,且Z3茄衣产出率、经济效益分别较Z1提高90.23%、12.24%。【结论】移栽后第5周烟株顶部遮阴处理烟叶综合产质量较好,可在海南儋州烟区推广应用。
- 贺远李龙科高华军耿召良刘春奎郭栋陈国瑀史晓芙伍宗毅贾超峰
- 关键词:雪茄田间小气候产质量
- 辣椒西瓜间作对辣椒田间小气候、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讨辣椒与西瓜的间作效应,在西瓜1.5 m宽行间间作2行辣椒,调查该间作模式下辣椒田间小气候、生长发育和产量,并分析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相比辣椒单作,辣椒与西瓜间作对辣椒田间小气候整体影响不大,但会促进辣椒生长,增加辣椒鲜质量和干质量,辣椒产量虽有下降,但增收西瓜3361.68 kg/667 m^(2),纯收益增收52.09%。说明,辣椒、西瓜间作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 张绍丽王友平张自坤段青青李腾飞张禄祺常培培
- 关键词:辣椒西瓜间作
- 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对大豆花形态建成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的变化对大豆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以期为明确大豆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是不同大豆品种:南豆25(ND)、桂夏3号(GX)和贡秋豆8号(GQ),副因素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RI)和玉米-大豆间作(SI)。于2018年,在大豆出苗后40、47、54和61 d对其主茎顶端的花芽进行连续性的形态学解剖观察,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进一步对大豆出苗后54 d的主茎顶端、中部和底部的花芽进行分部位观察。同时在2019年,统计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冠层透光率、田间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_2浓度等小气候的变化对大豆不同部位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2018年,3个大豆品种的花芽分化规律表现为GQ要快于ND和GX。在出苗后47 d和61 d,此时大豆处于营养生长后期和生殖生长前期,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差异最大,表现为间套作的花芽分化进程要稍快于单作。2019年,对大豆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出苗后54 d)的花芽分化进程进行分层观察发现,3个大豆品种均表现为冠层>中部>底部,但是在不同模式下的表现不一致,ND和GX在SS模式下的花芽分化进程要慢于RI和SI模式,GQ的花芽分化在3个种植模式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ND、GX和GQ的透光率在出苗后60 d为1个拐点,此时RI和SI模式冠层的透光率与SS模式相比无显著差异,中部和底部的透光率虽呈下降趋势,但都要显著高于SS模式。而在出苗后70 d,ND、GX和GQ在SI模式的冠层透光率最低,分别是82.1%、88.2%和86.8%,而此时的SS和RI模式的冠层透光率均接近100%。在生殖生长后期,ND、GX和GQ在RI和SI模式的日均温度均要高于SS模式,同时RI模式要高于SI模式。不同种植模式下的ND、GX和GQ的相对湿度均在出苗后70 d有一个显著下
- 杜青陈平刘姗姗罗凯郑本川杨欢何舜杨文钰雍太文
- 关键词:间套作大豆田间小气候花芽分化
- 栽培密度及田间小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掌握棉花适宜种植密度及田间小气候条件,以棉花新陆早45号为供试品种,设计5个不同密度,选择棉花郁闭度最大的开花后期,测定群体不同层次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透光率和光照度,收获期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群体间温度差异较小,而株间梯度温度差异明显,适宜棉花群体间梯度温度差应小于0.4℃。群体间空气相对湿度高密度处理(27.00万株/hm^(2))比低密度处理(9.00万株/hm^(2))高3个百分点。棉株间地面透光率应在5.5%以上才能实现高产。棉花种植密度与株高、茎粗、单株铃数、单铃重均呈显著负相关。在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应在18万~22万株/hm^(2)为宜。
- 李继辉向导杨明凤刘勇
- 关键词:棉花小气候
- 一种多功能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田间气候观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包括观测仪本体,观测仪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顶部...
- 王旭阳苗云廷陈科学闫莉王德成
- 文献传递
- 田间小气候对茂A制种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分析
- 2020年
- 茂A在局部地区或特定气候条件下制种,种子浸种催芽过程中出现黑化、发臭现象,通过分析制种地地理位置、小气候环境,对比该不育系在其他地区制种种子浸种表现,分析茂A的安全制种小气候环境,提升种子活力。
- 刘伯全刘良成何文成蔡柳文刘家钜钟日生杨文平梁铁军
- 关键词:水稻制种小气候催芽
-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以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单作模式为对照,对凤丹与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和胡桃(Juglans regia Linn.)间作模式下4月份至8月份田间小气候特征以及凤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种实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间作模式下田间空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和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凤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均存在差异。与凤丹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下田间Ta和PAR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但RH值变化不明显,其中,凤丹-女贞间作模式对田间Ta值的调节作用更明显,而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田间PAR值的降幅最大。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凤丹单作模式,以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最高;总体上看,凤丹叶片的Pn、Gs和Tr值以及单株果荚数、单果种子数、果实直径、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在凤丹-女贞和凤丹-香椿间作模式下均高于凤丹单作模式,但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则整体较低,而Ci值则明显波动。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与气体交换参数和田间环境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影响Pn值的主要因子存在差异。其中,在凤丹-女贞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PAR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Ci、Ta和PAR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香椿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Gs和Tr值的升高而增大,随Ci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胡桃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RH值的升高而增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与凤丹单作相比,凤丹与其他树种间作可有效调节田间
- 杨玉珍徐艳花刘瑞霞李娟杨绯绯
- 关键词:间作模式光合特性种子产量田间小气候
相关作者
- 刘海军

- 作品数:103被引量:80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喷灌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喷灌条件 参考作物蒸散量
- 柳平增

- 作品数:202被引量:6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物联网 信息采集 日光温室 单片机 传感器
- 孙世坤

- 作品数:246被引量:6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多杀性巴氏杆菌 福建黄兔 家兔 闽西南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刘正

- 作品数:160被引量:79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糯玉米 鲜食糯玉米 玉米自交系 杂交种
- 李小娟

- 作品数:18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芨芨草 盐碱地 干旱地区 膜下滴灌 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