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8 篇“ 田间抗性 “的相关文章
玉米镰孢根腐病田间 抗性 评价体系的建立 2025年 为简单高效评价玉米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 水平,建立了品种对镰孢根腐病田间 抗性 评价体系。首先以根埋法人工接种禾谷镰孢根腐病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5叶期调查各品种发病情况,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抗性 分级,建立田间 抗性 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评价品种对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和尖孢镰孢3种根腐病的抗性 水平,验证该体系在镰孢根腐病上的普适性。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玉米镰孢根腐病抗性 划分为如下级别:病情指数≤15.0,高抗(HR);病情指数为15.1~20.0,抗病(R);病情指数为20.1~25.0,中抗(MR);病情指数为25.1~34.9,感病(S);病情指数≥35.0,高感(HS)。86份主栽品种中,高抗禾谷镰孢根腐病品种24份,占总品种的27.9%;抗性 品种17份,占19.8%;中抗品种15份,占17.4%;感病品种26份,占30.2%;高感品种4份,占4.7%。86份主栽品种针对其他3种根腐病的抗性 水平结果表明,对拟轮枝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23.3%,对层出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12.8%,对尖孢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24.4%,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玉米根腐病田间 抗性 评价体系是切实可行的,准确地评价并确定了玉米主栽品种对不同根腐病的抗性 水平,可为玉米选育根腐病抗性 资源和大批量筛选抗性 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郑晓娟 刘树森 孙华 郭宁 张海剑 石洁关键词:玉米 病情指数 水稻纹枯病田间 抗性 鉴定体系及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2024年 水稻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国60%以上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且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类对粮食的产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当前,水稻纹枯病发病情况日趋严峻,对水稻产量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开展水稻纹枯病抗性 种质资源的筛选,探索高效水稻纹枯病田间 抗性 鉴定方法,对水稻纹枯病抗病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抗性 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基于此,阐述了水稻纹枯病病症及危害,探究了水稻纹枯病田间 鉴定体系的构建,论述了水稻纹枯病抗源筛选及抗性 种质创新。 张宏亮 孙明阳 李维刚 李修平关键词:水稻纹枯病 田间抗性鉴定 种质资源 甜瓜种质资源对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病的田间 抗性 鉴定 2024年 由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NSV)侵染引起的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病在我国多地发生,严重影响着甜瓜的产量与品质。以392份来自国内外的甜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 自然发病的方法,于果实定形期进行发病情况调查,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抗性 指数。结果表明,392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有高抗材料296份,中抗材料50份,中感材料25份,高感材料21份。其中,302份厚皮甜瓜自交纯系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245份,占81.13%;26份地方品种厚皮甜瓜自交系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14份,占53.85%;8份地方品种薄皮甜瓜自交系均为高抗种质资源;11份国外种质资源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8份,占72.73%;31份国内F1代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15份,占48.39%;14份国外F1代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6份,占42.86%。 王瑞 王惠林 王靖 赏蕾娟 徐宝林关键词:甜瓜 田间 自然发病 抗性鉴定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基因R8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 抗性 评价 被引量:1 2024年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最具危害性的病害之一,种植广谱和持久抗病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102份资源进行R8基因检测,结合田间 晚疫病抗性 鉴定,筛选出84份表现抗病并且含有R8基因的马铃薯材料,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丰富的资源材料;根据分子标记与田间 抗性 鉴定结果,分子标记抗性 符合度为84.8%,因此R8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娄树宝 杨梦平 杨梦平 翟玲侠 王辉 王辉 刘春生 王立春关键词:马铃薯 晚疫病 分子标记 田间抗性 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田间 抗性 与室内适合度评估 2024年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玉米的主要害虫,筛选并利用抗性 品种是有效控制其为害最经济环保的策略。【方法】首先通过调查田间 自然感虫状态下的玉米叶片为害指数和果穗为害指数对4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草地贪夜蛾抗性 鉴定,随后选用田间 抗性 差异较大的4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室内饲养其幼虫,评估寄主适合度,最后测定玉米叶片生化物质含量并分析其与叶片为害指数、寄主适合度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47个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 在苗期和果穗期有差异,在苗期所有品种抗性 均较差,有39个为敏感品种,7个为高感品种,仅京科968具有中抗水平;在果穗期,有8个品种表现高度抗性 ,5个品种达到抗性 标准,13个中抗品种,7个敏感品种,14个高感品种;高抗的品种有万鲜甜159、美玉爽甜糯502、桂甜571、赣科甜9号、百沐达、桂甜570、正甜68、荆恒18-1。室内饲养表明草地贪夜蛾取食4个玉米品种叶片适合度由高到低为:锐玉926、赣科甜8号、京科968、双萃270,适合度指标分别为9.57、7.12、6.40、6.13;生化物质含量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发现该害虫田间 叶片为害指数与玉米叶片还原糖显著正相关(R=0.940,P=0.030),室内寄主适合度与单宁、总生物碱含量显著负相关(单宁:R=-0.910,P=0.045;总生物碱含量:R=-0.926,P=0.037),也与直链淀粉、总糖含量负相关,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筛选得到1个苗期中抗、8个果穗高抗草地贪夜蛾的玉米品种。由于自然感虫状态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抗性 都较差,目前应开发其他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其为害。证明了室内适合度则与田间 抗性 结果有差异,同时挖掘出还原糖、单宁、总生物碱可能参与玉米防御害虫,为进一步筛选抗虫代谢物提供依据。 陈建 漆学伟 洪霖 梁玉勇关键词:玉米品种 田间抗性 适合度 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及叶斑病田间 抗性 评价 2024年 为筛选抗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兼抗叶斑病的花生品种,采用自然病圃鉴定法,于2021-2023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基地对50个国内常见花生品种进行抗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和叶斑病的抗性 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和叶斑病的抗性 不同,经病情指数、相对抗病指数和分层聚类分析,划分为中抗、感病和高感3类,共获得10个中抗镰孢菌根腐病的花生材料,4个中抗叶斑病的花生材料,其中仅豫航花7号表现既中抗镰孢菌根腐病又中抗花生叶斑病。此外,发现小粒花生比大粒花生的中抗材料占比更高,高感材料却占比更少,表明小粒花生在抗镰孢菌根腐病和叶斑病方面更具优势。该研究为花生抗性 品种选育、抗性 机制的研究和花生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李莹 于静 张霞 宋新颖 许曼琳 郭志青 何康 曹铁华 迟玉成 刘敏关键词:花生 叶斑病 抗性评价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 抗性 鉴定与评价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 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 的资源。通过田间 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 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 叶瘟和穗瘟抗性 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陈建晨 董丽英 刘沛 汤翠凤 宋杰 向锦茜 刘树芳 刘树芳 杨勤忠关键词: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东北地区人参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及田间 抗性 监测 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东北地区人参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来自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省109个C.panacicola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并通过最低浓度抑制法评价吉林和辽宁省15个乡镇人参主产区435个C.panacicola菌株的抗性 水平。结果表明,测试的109个C.panacicola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均符合正态分布,其菌株群体的EC50均值分别为0.4044±0.1996μg·mL-1和0.1717±0.0045μg·mL-1,可作为C.panacicola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相对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区来源的C.panacicola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109个C.panacicola菌株的log10EC50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抗性 无相关性。本研究发现了1个苯醚甲环唑低抗菌株,其抗性 频率为0.22%;未监测到戊唑醇抗性 菌株。表明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东北地区的C.panacicola抑菌活性较高,可继续用于防治人参炭疽病。研究结果为评估C.panacicola的抗药性风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东北地区人参炭疽病的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常哈拿 占浩鑫 张琳 王若谷 卢宝慧 刘丽萍 高洁关键词: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抗性监测 国内外青稞材料白粉病田间 抗性 鉴定 2023年 本研究对国内外2 006份青稞种质材料进行了田间 白粉病抗性 鉴定,为青稞优异种质创制、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亲本。在田间 诱导青稞发病,通过“0~9级法”对各青稞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 等级评价;每一列供试材料间隔0.50 m作为诱发行,诱发行每隔0.50 m播种20粒“藏青13号”作为诱发材料。本研究对各青稞材料白粉病抗性 进行了分类分析,抗性 等级分为免疫(IM)、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和极感(VHS)6种,2 006份材料各抗病等级比例分别为25.47%,3.59%,6.28%,22.38%,41.77%和0.50%。本研究对大量青稞材料进行田间 白粉病抗性 鉴定,为深入研究青稞白粉病抗病机理和相关基因分子标记开发提供材料和数据支持。 旺姆 杨春葆 原红军关键词:青稞 白粉病 抗性鉴定 棉花品种资源黄萎病田间 抗性 鉴定和评价 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田间 抗病性鉴定和分析,掌握种质抗病性分布状况,筛选抗黄萎病核心资源,经遗传改良,定向选育与新疆棉花产业需求相吻合的抗病品种,并探讨病害治理策略。以收集的396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鉴定对象,2018-2019年,通过自然病田小区试验,在6月底(蕾期)和8月底(铃期),采用5级分级法,对品种资源进行黄萎病抗病性鉴定和评价。供试陆地棉种质具备丰富的抗病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黄萎病变异系数高,可选择抗病种质加以利用。年度间各材料发病程度差异大,2018年发病明显重于2019年,但材料间发病趋势基本相同;蕾期发病较轻,铃期发生重。两年自然病田鉴定平均73.3%的材料蕾期未发病;铃期相对病指超过20的材料占比46.0%,相对病指为0.1~20.0的占比50.4%,未发病的占3.6%。铃期发病最重材料的发病率达100%,病指高达75.0;2018年铃期参加鉴定材料平均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38.8%、19.2,比2019年分别高19.0个百分点和8.7。发病率与病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3;蕾期发病率和病指比铃期变异系数大,蕾期与铃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32。鉴定出36份抗黄萎病优异资源(自然病田铃期黄萎病病指≤10、纤维长度≥29 mm、断裂比强度≥29.0 cN/tex、马克隆值3.5~4.9、小区皮棉产量≥2250 kg/hm^(2)),这些资源地域来源较广,抗黄萎能力较强,与产量、品质匹配较好,可在抗病育种遗传改良中利用。 曹阳 严玉萍 朱波 周小凤 吕博 房健 张燕 方瑞 冯振秀关键词:棉花 黄萎病 田间鉴定
相关作者
赵密珍 作品数:329 被引量:1,741 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草莓 葡萄 草莓新品种 草莓品种 种质资源 李毅杰 作品数:287 被引量:328 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甘蔗种植 种茎 宿根蔗 甘蔗品种 段维兴 作品数:186 被引量:407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割手密 斑茅 抗性评价 聚类分析 王泽平 作品数:126 被引量:337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桂糖 抗性评价 梢腐病 蔗区 吕仲贤 作品数:421 被引量:2,181 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二化螟 褐飞虱 稻纵卷叶螟 水稻 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