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8篇“ 田间防治效果“的相关文章
- 几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是为害柑橘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柑橘品质和产量,试验选取37.5%氢氧化铜SC、20%噻菌铜SC、20%噻唑锌SC、6%春雷霉素SL、30%王铜SC和47%春雷·王铜WP杀菌剂,研究其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新梢约2 cm时开始施药,6种杀菌剂在设置的使用剂量下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备选药剂,建议各果园根据该病害发生情况、防治时期及药剂性能进行合理轮换使用。
- 黄光耀蒙麒元林林玉新爱
- 关键词:柑橘溃疡病杀菌剂田间试验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探寻适合赫章县使用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2022年选择氟菌﹒霜霉威等6种化学药剂进行了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20 g/L百菌清悬浮剂、50%氟啶﹒霜脲氰水分散粒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产量也较高,可在当地推广应用。
- 姜府文罗兰军赵立屿王友琼熊梅饶婷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田间试验
- 甘薯茎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估
- 2024年
-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1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溴硝醇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4.69 mg·L^(-1),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春雷·噻唑锌,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0、18.25、28.13、37.50、75.00、150.00 mg·L^(-1)。大田试验选取的6种药剂中,春雷·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2.16%,其次噻霉酮、中生菌素、溴硝醇和春雷·中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5%、77.18%、76.56%、75.02%,均可作为田间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 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倪剑萍郭峻宁张震李斌沈升法王艳丽
-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药剂筛选田间防治效果
-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减少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该试验以威芋3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对象,在威宁县开展了8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使用的安全高效化学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0.8%精甲·嘧菌酯颗粒剂2500倍液、58%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适宜在威宁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期间交替使用。
- 张永祥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杀菌剂田间试验
- 滴灌条件下诱抗剂对向日葵列当田间防治效果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施用植物诱抗剂对田间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为综合防控列当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滴灌系统田间施用锦苗标靶、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及清水(CK),在4个不同调查时间点(7月20日、8月10日、8月15日、9月30日)调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固阳县的向日葵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研究两种植物诱抗剂对列当寄生向日葵生产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滴灌锦苗标靶,两地向日葵列当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2.95、6.27、3.97与1.11、4.99、4.08;两地向日葵株高和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39.15、36.97、20.66、22.50 cm,产量分别增加892.80、984.00 kg/hm^(2)。滴灌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列当寄生程度在不同调查时间点与CK相比都显著增加(P<0.05),两地寄生程度分别增加5.71、3.77、1.91与1.36、14.12、13.03,向日葵各项生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滴灌,两地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寄生率分别降低79.60%、31.80%、19.00%与36.67%、81.00%、35.67%,寄生程度分别降低7.25%、9.69%、8.80%与1.33%、6.01%、5.61%;向日葵株高、花盘直径和产量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23.08、33.49与14.08、11.33 cm,花盘直径分别增加6.18、4.44 cm,产量分别增加796.80、835.20 kg/hm^(2)。【结论】锦苗标靶和滴灌相结合能够作为一项措施整合到向日葵列当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中对列当进行有效防控。
- 段锐石胜华杨旭包婷婷李昊宇刘志达张宇宽张之为杜磊赵君
- 关键词:向日葵列当滴灌植物诱抗剂田间防治效果
- 哈茨木霉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梨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明确哈茨木霉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梨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选择1×10^(9) cfu/g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WP)、2×10^(8) cfu/g地衣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35%咪鲜胺·乙蒜素可溶液剂(SL)、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EW)、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0^(9) cfu/g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2×10^(8) cfu/g地衣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梨锈病的病斑大小及锈孢子器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哈茨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施药后30 d,梨锈病的病斑直径较对照分别减小41.2%、30.9%;形成锈孢子器的病斑数量较对照分别减少50.0%、44.9%。2022、2023年哈茨木霉对梨锈病施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为46.7%、73.3%,施药后30 d的防效分别为59.3%、71.9%;地衣芽孢杆菌对梨锈病施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为54.7%、60.1%,施药后30 d的防效分别为61.7%、62.4%。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梨锈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充分发挥药效,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 马广民
- 关键词:梨锈病哈茨木霉地衣芽孢杆菌田间防效
- 5种药剂对兰州百合桃蚜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筛选对兰州百合种植区桃蚜更为敏感的抗蚜药剂,进行了5种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WG对兰州百合桃蚜的毒力最高,25%吡蚜酮SC毒力最低,24 h LC50分别为0.1798 mg/L和4.75426 mg/L。各药剂对百合桃蚜毒力大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环氧虫啶>噻虫嗪>吡蚜酮。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不同剂量施药后蚜虫虫口密度均显著降低,处理7d后,各处理对百合桃蚜防效在96.89%~100.00%,且无药害发生。各药剂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50%氟啶虫胺腈WG 166.67~221.67 mg/L,22.4%螺虫乙酯SC 53.33~60.54mg/L,25%环氧虫啶WP 166.67~200.00 mg/L,30%噻虫嗪SC 100.00~150.00 mg/L,25%吡蚜酮SC 100.00~166.67 mg/L。
- 张学通赵亚丽孙志蓉
- 关键词:兰州百合桃蚜杀虫剂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 木霉菌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茎腐病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增长,造成玉米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筛选出防控玉米镰孢茎腐病的优势生防菌株,为玉米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备选材料,以前期室内筛选到的6株木霉菌株为研究对象,将玉米种子分别通过木霉发酵液包衣处理和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后,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不同木霉菌株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菌株种类、处理方式和病原菌种类不同,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也不同;其中绿色木霉T43和康氏木霉KS包衣处理对禾谷镰孢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4.21%、32.71%;绿色木霉T43浸种处理后,接种拟轮枝镰孢菌的前提下,玉米产量为6 760.24 kg/hm^(2),促生率达48.63%;康氏木霉KS浸种处理后,接种禾谷镰孢菌的前提下,玉米产量为6 353.74 kg/hm^(2),促生率达61.26%。从供试的菌株中,筛选出绿色木霉T43和康氏木霉KS作为优势生防菌株,绿色木霉T43的包衣处理对禾谷镰孢茎腐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绿色木霉T43和康氏木霉KS浸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 许蓉姚佳欢邱新月沈晓强张作刚畅引东苏朝棉姚艳平
-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木霉菌田间防治效果
- 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进一步探明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安全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与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乙基多杀菌素180、240 g/hm^(2)处理,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为100.00%,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且在药后14 d保苗效果仍在65.00%以上,玉米受害等级控制在2级以下,玉米受损程度偏轻,药效持续期达14 d。此外,20%多杀霉素悬浮剂在试验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90.00%以上,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用量、20%多杀霉素悬浮剂225 mL/hm^(2)用量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
- 谢显彪孟继枝杨园耘许金波朱富仙鲁凤书沈云峰杨祚斌
- 关键词: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田间防效
- 球孢白僵菌与杀螨剂混配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及其田间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杀螨剂混配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防控作用,采用Munger cell法测定球孢白僵菌ZJU435与联苯肼酯、乙唑螨腈按照不同有效成分比混配后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及其增效作用,并测定不同药剂组合对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大小排序为乙唑螨腈>联苯肼酯>球孢白僵菌ZJU435,LC50分别为2.68、9.31和29.37 mg/L;球孢白僵菌ZJU435与联苯肼酯、乙唑螨腈分别以1∶9、3∶7、5∶5、7∶3、9∶1的有效成分比混配后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球孢白僵菌ZJU435与联苯肼酯、乙唑螨腈均以9∶1有效成分比混配时的共毒系数最高,分别为324.61和391.80,增效作用最显著。以9∶1有效成分比混配时,12.50、9.50和8.00 mg/L球孢白僵菌+联苯肼酯混配处理后第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3%、81.94%和77.96%,8.60、3.60和2.40 mg/L球孢白僵菌+乙唑螨腈混配处理后第10天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38%、83.08%和79.95%。表明球孢白僵菌ZJU435与低剂量联苯肼酯、乙唑螨腈混配可提高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王好岭王桂萍张伟丽董紫旭王希波李海天谢丽霞于毅
- 关键词:二斑叶螨毒力测定田间试验
相关作者
- 廖世纯

- 作品数:73被引量:2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田间防治效果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荔枝 消落带
- 韦桥现

- 作品数:31被引量:1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田间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消落带 稻飞虱
- 王文桥

- 作品数:301被引量:1,471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 韩秀英

- 作品数:263被引量:1,231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 马志强

- 作品数:221被引量:1,234H指数:2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复配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