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4篇“ 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相关文章
- 甲型{1}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共信号分子变化研究
- 2024年
- 背景甲型{1}病毒传染性强,重症感染病死率高。共信号分子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探究甲型{1}病毒感染后肺病毒载量与共信号分子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可为病毒感染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探究甲型{1}病毒A/Puerto Rico/8/34(H1N1)(PR8株)感染小鼠肺病毒载量和共信号分子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72只7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病毒组(108 TCID50/mL,50μL/只,32只)、低剂量病毒组(104 TCID50/mL,50μL/只,32只)和对照组(PBS,50μL/只,8只),三组分别于感染后24 h、48 h、72 h和96 h每个时间点每组各处死8只、8只、2只小鼠;解剖取左肺行HE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肺病毒载量以及共信号分子CD28、CD226、ICOS、CTLA-4、TIGIT、PD-1 mRNA相对表达量。将高、低剂量病毒组所有病毒感染小鼠(n=64)肺病毒载量与共信号分子mRNA相对表达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后96 h内,高剂量病毒组相比低剂量病毒组小鼠肺损伤较重,且共刺激分子CD28、CD226、ICOS mRNA相对表达量均减少(P均<0.05)。高剂量病毒组小鼠感染后24 h PD-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感染后48 h CTLA-4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且病毒复制达到峰值。低剂量病毒组小鼠感染后72 h PD-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且病毒复制达到峰值,感染后96 h CTLA-4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病毒感染小鼠(n=64)肺病毒载量与PD-1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540,P<0.001),与CD226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340,P=0.006)。结论甲型{1}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TLA-4、PD-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等现象的早期出现可能提示小鼠感染的重症化。肺组织中的PD-1和CD226可能是与肺病毒载量相关的共信号分子靶点。
- 黄锐黄霞车霄王乐霄李佳颖王志杰高蓉王福生焦艳梅白冰珂徐哲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共刺激分子
- 贵州省2019年甲型{1}1N1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毒株{1}A基因特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甲型{1}1N1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毒株{1}A基因的分子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分子位点,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9年贵州省甲型{1}1N1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的28份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株的分离,其中13株病毒的{1}A基因被扩增和测序,利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或全球禽流感数据共享倡议提供的参考序列和已有的轻症病例毒株序列对{1}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2019年贵州省甲型{1}1N1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100.0%和97.9%~100.0%,分别处于不同次分支;与2019年和既往疫苗株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2%~99.3%、97.1%~98.4%和98.1%~98.9%、97.5%~98.7%;与轻症病例相比,重症或死亡病例毒株共发生了12个位点的突变,其中V312I为共有的突变位点,抗原决定簇突变共涉及到3个区域,毒株QNZ2019YYX和BJ2019WXP发生了2个位点的突变。结论2019年度疫苗株匹配性更高,部分毒株突变涉及到抗原决定簇的2个区域,可能为新的变异株,V3121位点可能为重症或死亡病例毒株的特异性分子位点,需进一步研究和加强实时监测。
- 任丽娟郑勤妮庄丽蒋维佳万永虎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分子特征
- 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影像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 2023年
- 2009年3月甲型{1}1N1流感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此后至今甲型{1}1N1流感仍在局部地区以不同规模流行,并于2023年期间在我国暴发流行。目前国内外缺乏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统一共识,不利于规范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等国内专家在查阅与甲型{1}1N1流感相关的大量参考文献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对指南及标准制定的方法学要求,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针对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的诊断依据,影像学方法,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形成共识,旨在为相关专业医师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及依据,指导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临床诊疗。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数字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李宏军李萍李莉张立娜李刚锋李小虎牡丹朱文科张极峰
- 关键词:甲型H1N1重症肺炎影像诊断
- 甲型{1}1N1流感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甲型{1}1N1流感患者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甲型{1}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6—12月收治的60例甲型{1}1N1流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甲型{1}1N1流感患者均为本土病例,其中轻症45例,{12}15例;发生频次最高的年龄段为10~20岁,共31例(51.67%);其次为60~66岁的老年人群,共17例(28.33%)。发病月份最多为10月,共29例(48.33%)。出现体温异常升高51例(85.00%),咳嗽42例(70.00%),乏力37例(61.67%),咳痰27例(45.00%),头痛21例(35.00%),肌肉及关节酸痛18例(30.00%),咽部充血54例(90.00%),扁桃体肿大20例(33.33%)。发现病变累及单侧肺部者11例(18.33%),病变累及双侧肺部者49例(81.67%)。两肺纹理增多19例(31.67%),磨玻璃状改变7例(11.67%),弥漫性磨玻璃和片状实变20例(33.33%)。60例患者经咽拭子核酸检测后结果均为阳性,经过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其检测结果为阴性。45例轻症患者全部治愈,15例{12}患者中基本痊愈13例,死亡2例。60例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1~7 d,平均(3.5±1.4)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12 d,平均(6.4±2.4)d;住院时间3~14 d,平均(8.5±2.1)d。结论:甲型{1}1N1流感的患病人群主要以青少年及老年人等免疫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主,高发期为10月,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为主,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效果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甲型{1}1N1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极其相似,因此,临床有必要建立高效的监测系统,加强对甲型{1}1N1流感的健康宣教,全面提高人们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采取相关防范措施,以降低甲型{1}1N1流感的发病率,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 王永姜维坛王红梅宋玉良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
- 免疫抑制剂体外抗甲型{1}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感染后引发的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每年都会季节性地流行。虽流感多为自限性,但在特定人群中可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免疫抑制剂是...
- 王鑫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甲型流感病毒抗病毒作用
- 低剂量LPS预刺激对甲型{1}1N1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炎症的影响研究
- 背景: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1}或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I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轻度流感的症状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发热、喉痛、流涕、咳嗽、头痛、肌肉疼痛以及疲劳,重度会引起局部或全身...
- 谷奕诺
- 关键词:炎症反应
- 儿童甲型{1}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1}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危重症甲型{1}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儿均有高热、咳嗽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口周发绀、肺部有喘鸣音及湿啰音等。单纯甲型{1}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甲型{1}1N1流感病毒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1例,甲型{1}1N1流感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2例。3例患儿血WBC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例出现降低;4例患儿CRP水平均明显升高;2例患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3例患儿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降低。胸部CT检查提示4例患儿均存在肺不张或肺实变,伴有少量胸腔积液。4例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下均见大量黏液栓堵塞气道;2例未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经灌洗吸出支气管塑型物后,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2例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黏液栓不易清除,病情持续加重,最终疗效不佳,家属放弃治疗。结论甲型{1}1N1流感出现危重症表现时,应考虑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可能,而纤维支气管镜下清除支气管塑型物是治疗的关键。
- 张蕾闫智慧王亚坤李清涛李芹张曼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塑型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儿童
- 白杨素抗甲型{1}1N1流感病毒的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甲型{1}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由八条负链RNA片段组成的包膜病毒。甲型{1}病毒易基因突变和重配、传染性强,是引起季节性{1}及{1}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症状是{1}病毒感染的主...
- 刘莹
- 关键词:白杨素流感病毒细胞周期上呼吸道
- 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型{1}1N1(hemagglutinin 1 neuraminidase 1,{1}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3例甲型{1}1N1流感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38例)和重症组(85例)。统计临床表现、CT检查征象及实验室指标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细湿啰音、喘息,CT检查多表现为磨玻璃影34例(40.00%)、胸腔积液26例(30.59%)、支气管扩张16例(18.82%)、支气管壁增厚17例(20.00%)。重症组年龄≤3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双侧病变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mg/L比例高于轻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双侧病变以及CRP>10mg/L为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型{1}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气促、细湿啰音,CT影像多表现为磨玻璃影、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壁增厚。低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双侧病变以及CRP异常提示存在重症。
- 原琳郝丹丹陈春燕
- 关键词:肺炎甲型H1N1流感儿童
- Notch信号通路对{1}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异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Notch受体和配体在{1}H1N1流感患者中的表达,观察Notch信号通路对{1}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入组轻症{1}H1N1流感患者27例、{11}{1}H1N1流感患者11例和健康对照者18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tch受体和配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PBMC与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刺激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纯化HLA-A2限制性患者CD8+T细胞,DAPT刺激培养24 h后建立与{1}H1N1病毒株感染的NCI-H345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的释放计算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TNF-α和IFN-γ水平,评估CD8+T细胞非细胞杀伤功能。结果轻症和{11}{1}H1N1流感患者PBMC中Notch受体(Notch1、Notch2、Notch3、Notch4)和Notch配体(DLL1、DLL4、Jagged1、Jagged2)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11}{1}H1N1流感患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比例、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细胞数量均高于轻症患者(P<0.05)。DPAT刺激抑制{1}H1N1流感患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的细胞比例以及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细胞数量(P<0.05)。直接培养系统中,DAPT刺激均可降低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比例(P<0.05),培养上清中TNF-α和IFN-γ水平均亦降低(P<0.01)。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虽然DAPT刺激后培养上清TNF-α和IFN-γ水平降低(P<0.01),但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比例的差异在经DAPT刺激和无DAPT刺激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结论{1}H1N1流感患者中升高表达的Notch受体和配体可增强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促进疾病进�
- 李吉梅许玲芬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NOTCH信号通路CD8+T细胞免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