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6篇“ 电催化还原“的相关文章
一种电催化还原高压CO<SUB>2</SUB>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催化还原高压CO<SUB>2</SUB>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电催化还原高压CO<SUB>2</SUB>的系统在耐压电催化反应器之后设置了耐压不锈钢容器,从耐压电催化反应器引出的气体产物和液体产物均通入耐压...
郭烈锦陈伯旭冯满硕刘亚雷丹
一种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备乙烯的电催化还原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解CO<Sub>2</Sub>还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备乙烯的电催化还原体系及其应用。该电催化还原体系包括:阴极、阳极和解液;其中:阴极为将铜基催化剂与液态小分子醇类、Nafion溶液混...
王春春侯银银葛洋王舟舟邢卓余颖邱明强
电催化还原CO<SUB>2</SUB>的铟掺杂氧化铜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催化还原CO<SUB>2</SUB>的铟掺杂氧化铜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还原技术领域。以氯化铜和硝酸铟作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共沉淀得到前驱体,加热使其分解,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铟掺杂氧化...
王国勇周锦涛李柏朔
一种CO<SUB>2</SUB>电催化还原用CuNiSn基高熵合金纳米粉末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SUB>2</SUB>电催化还原用CuSnNi基高熵合金纳米粉末,本发明的高熵合金以CuSnNi三元合金为基础,在体系中加入Bi和Fe非贵金属元素,采用液相还原法,合成了元素分布均匀、粒径小且分布宽...
赵富稳张莹萍韩朝刘咏
用于酶电催化还原的氧化还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其酶反应器
本发明涉及用于酶电催化还原的氧化还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其酶反应器。与酶极检测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要求相比,酶电催化要求能耐受高浓度底物、酶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本发明的辅酶与酶共固定化在极上,可实现辅酶原位再生,...
王世珍刘凯泷熊雨
一种高效电催化还原CO<SUB>2</SUB>的多孔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高效电催化还原CO<SUB>2</SUB>的多孔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结构通式为:La<SUB>1‑x</SUB>Sr<SUB>x</SUB>Fe<SUB>1‑y</SUB>Mn<SUB>y</SU...
白和平王圣冕王露颖赵炜郑化安
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氧气的Er掺杂BiOBr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氧气的Er掺杂BiOBr制备方法,涉及电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S100,准备前驱体溶液:S101:准确称取适量的铋(Bi)前驱体和铒(Er)前驱体,根据目标掺杂比例(x%)计算...
魏呵呵龚学庆王金玲张艳萍
双金属衍生材料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研发高效的CO2还原催化剂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单一金属催化剂如单原子催化剂因其良好的催化性能在CO2还原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单一金属催化剂存在活性位点单一、反应动力学慢、产物选择性低和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双金属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极大关注。通过引入另一种金属,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子结构,促进新的活性位点的形成,从而优化中间体与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从衍生材料的制备策略、双金属材料的优势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领域的应用等角度具体阐述了双金属衍生材料在电催化还原领域的研究进展。Developing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catalys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Single metal catalysts such as single atom 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CO2 electroreduction due to their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However, single metal catalysts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single active sites, slow reaction kinetics, low product selectivity, and insufficient stability. Bimetallic 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By introducing another metal,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can be altere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active sites and optim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mediates and active sit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metallic-derived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reduction, focusing on the preparation strategies of derived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ominant agents of bimetallic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宋敬璇董方园邓梓瑜董坤范梁语嫣傅仰河
关键词:电催化
膦酸银配位聚合物电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
2025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膦酸银配位聚合物Ag_(10)(H_(3)L)_(2)(H_(2)O)_(2)(4,4'-bipy),将其作为催化剂负载在碳布上制成工作极,利用XRD,FTIR,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电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结晶度、晶相纯度和热稳定性;在CO_(2)化学还原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化学活性表面积,化学活性表面积高达1014μF/cm^(2);在-1.0 V条件下,该催化剂能够维持较高的电催化CO_(2)还原稳定性,连续运行4 h时CO产物法拉第效率均超过90%。
吴亚坤毛晨李阳高超颖杨杨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电催化还原
氮掺杂生物质炭耦合氧化铜材料用于电催化还原CO_(2)
2025年
【目的】电催化技术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开发具有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仍具有巨大的挑战性。【方法】采用麦麸皮为生物质炭前驱体,利用热解法制备氮掺杂生物质炭材料(NC),进一步通过水热法与CuO进行耦合,构筑了一系列的CuO@NC复合材料。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晶相、微观形貌和结构及元素价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催化还原CO_(2)反应来探讨其电催化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在160℃合成温度下获得的复合催化剂(CuO@NC-160)对乙烯有较高的选择性,在-1.18 V(vs.RHE)时,法拉第效率为26.85%。研究为制备廉价、高效的CuO基电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郭天宇郭天宇白德豪张金男祁彧祁彧
关键词:CUO生物质炭电催化

相关作者

汪国雄
作品数:98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二氧化碳 电催化还原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膜电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包信和
作品数:874被引量:1,47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催化剂 甲烷 合成气 移动床 分子筛
褚道葆
作品数:171被引量:807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纳米TIO 电催化氧化 纳米TIO2 电合成 电化学合成
徐迈
作品数:120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SUB 电催化还原 电催化 催化活性 电极
王凤武
作品数:193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SUB 电催化 电催化还原 催化活性 修饰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