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3篇“ 电影表演“的相关文章
- 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晚年的乐钓人生
- 2025年
- 作者认识谢芳老师20多年了,谢芳老师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与于洋合作的电影《青春之歌》引起全国的轰动,是永恒的经典。其中描写的主人公在党的教育引导下成长为优秀的党员,从小说到电影都引起不小的反响,谢芳老师的去世是中国电影届的遗憾,也是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的损失。
- 万伯翱本刊记者(摄)
- 关键词:《青春之歌》德艺双馨俱乐部老师
- 强叙事、N次刷屏和况味化表演——近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观察
- 2025年
- 21世纪以来,历经奇观化表演、颜值化表演之后,电影表演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原来的“轻表演”发展到了“重表演”,表演在矛盾冲突的高位运行,是一种充满错综力学关系的“重”意象,可以用“高频度,强表达”来概括。随着影片越来越多地被切成多个片段投放网络平台,观众可以N次刷屏,反复观看表演,又出现“后表演”概念,表演需要“细加工“”深加工”。而况味化表演,表现了真实的人生以及人性,进入深层的生活体验,涉及人类学以及哲学的表演意味。
- 厉震林
- 中国电影表演大家谈
- 2024年
- 对谈由国家一级导演江平、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沙丹主持,人民艺术家王晓棠、陶玉玲,著名演员张国强、张桐、陶虹、李木子分组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创新与传承。
- 王晓棠陶玉玲张国强张桐陶虹李木子江平沙丹
- 关键词:电影表演
- 近二十年来中国商业电影表演风格嬗变被引量:1
- 2024年
- 近二十年来以来,随着电影创作的不断变化,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表演风格也在不断流转中兴盛交替,逐步向前。从21世纪之初市场化背景下的“奇观电影”与“仪式化大表演”,到互联网时代里的“粉丝经济”与“颜值化轻表演”,再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风格”与“形象化真表演”,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表演风格在不断流变中,呈现出多元化、形象化的美学状态与发展趋势。
- 周隽江浩强
- 关键词:中国商业电影电影表演风格嬗变
- 银幕“巧匠”的诞生:郑鹧鸪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
- 2024年
-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中,郑鹧鸪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劳工之爱情》中郑木匠的扮演者,亦是当时电影界人士和观众眼中公认的演技标杆,是成功从新剧化的舞台表演转向银幕演技的典范。通过探讨郑鹧鸪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与新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亦将为理解中国电影从“吸引力电影”向叙事电影的转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贾斌武
- 差异与耦合: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融合发展
- 2024年
- 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将电影视为“第七艺术”,即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的结合体。而这一宣言也将最初的电影引入了艺术殿堂。电影作为其他艺术的综合形式,首先在展现自身的过程中大量地借鉴了戏剧表演程式,以演员的表演作为轴线使故事得以展开;其次,电影自诞生以来虽然仅有百年历史,但其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其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为电影表演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艺术一直在革新与发展。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之间也相互影响、逐步深入。本文从表演形式的差异化入手对电影表演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电影表演艺术的迭代历程。
- 谈尔侃
- 关键词:电影表演戏剧表演乔托艺术殿堂差异化节奏艺术
- 交织与碰撞:电影空间与电影表演的关系探析
- 2024年
- 电影因自身独特的语言而存在着独特的空间,且电影表演又依赖电影空间而存在。依据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理论,把电影表演作为划分角度,按照物与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将电影空间划分为故事空间、三维画面空间与表演空间。电影表演在被电影空间牵制的同时,更被电影空间启发,且电影表演又为电影空间增色不少。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在相互指导与助力中,共同推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 贾旖旎
- 关键词:电影空间电影表演表演空间
- 赋比兴: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的电影表演美学研究
- 2024年
-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面对“文革”结束后的灰暗情绪,以第四代导演为代表的电影创作使用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手段,以“人”为中心,以情绪为主体,还原真实完整的人的状态。这一时期的电影表演呈现出赋比兴的美学特质,演员表演不仅以压低、减淡的情感表达匹配去戏剧化的表演理念,同时也与被拓展的视听手段紧密配合。演员在电影中呈现出的铺陈真实、抒情诗化的表演范式,建构出彼时对“人”真实生命状态充分关注的情感模式与价值选择。
- 冯果韩鸿滨
- 关键词:电影表演表演美学赋比兴诗化
- 澄怀味象: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的电影表演美学
- 2024年
-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人们身处社会巨变之中,这一时期的银幕表演呈现出澄怀味象的美学风格。澄怀味象作为道家美学的复归与再发展,指向自然而然之美,相较于强调道德比附的儒家美学,更追求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的自然显现。身处价值观驳杂多变的转型时期,城市青年向内关照心灵的言行与传统根脉相碰撞后,显现出任其自然、依其本性的青年角色塑造及表演范式,建构了青年一代虽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观之外,但如其所是、自由生存的情感模式与价值选择。
- 冯果韩鸿滨
- 关键词:电影表演表演美学澄怀味象自然化
- “非姿态化”的行动:德勒兹的大形式概念与方法派电影表演
- 2024年
- 在《电影1:运动-影像》中,吉尔·德勒兹以“大形式”流程开启了对行动-影像的论述,它渗透了好莱坞电影从创作到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方法派表演体系。方法派诠释角色的过程包含内在化和外在化两个阶段,并与知觉驱动的运作紧密联系。在方法派表演之外,德勒兹以人物的姿态作为身体的时间性外延,它成为挑战大形式和行动-影像固有模式的“武器”之一,并将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引向了时间-影像的方向。
- 开寅
- 关键词:德勒兹
相关作者
- 厉震林

- 作品数:221被引量:26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 研究主题:表演 电影表演 中国电影 表演美学 电影
- 罗馨儿

- 作品数:26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表演 表演 电影 电影艺术 文化分析
- 赵宁宇

- 作品数:89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导演 表演 电影 电影表演
- 杨扬

- 作品数:19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电影表演 电影 身体 表演创作 身体语言
- 张东钢

- 作品数:23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
- 研究主题:表演创作 电影表演 影片 现实主义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