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篇“ 电气几何模型“的相关文章
-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保山220kV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
- 2023年
- 针对传统规程法计算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精确度低的问题,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引入山区地面倾角,通过求出暴露距离,进而根据雷电流概率分布得到绕击跳闸率。对保山电网朝黄Ⅱ回输电线路进行绕击风险评估,分析地面倾角和避雷线保护角对绕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结果要比规程法的结果更精确,地面倾角和避雷线保护角增大,绕击跳闸率也随之增大。
- 段新杏宫贺何光层罗刚
- 关键词:输电线路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绕击跳闸率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雷击位置判断;2)雷击过电压计算;3)雷击跳闸率计算;4)雷害风险等级评估;步骤1)建立位置判断模型,根据雷击位置,进一步对雷击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及对雷...
- 卢泽军谷山强赵淳吴军万帅吴敏王佩
- 文献传递
-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获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各项数据,步骤二:选取击距计算公式,步骤三:通过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计算出累计入射角概率g(ψ);步骤四:建立电气几何...
- 齐军闵令民杨书英郭俊俊张寰宇赵文馨熊灿郭金龙
- 文献传递
-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改进算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改进算法,提出了用该改进算法考虑雷电地闪密度、杆塔形状、土壤电阻率、线路绝缘水平等因素求解配电线路闪络率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线路参数、计算直击雷耐雷水平、计算线路等效闪络宽度、...
- 高峰王荆王森王辰曦吴子豪胡攀峰孔志战吴经锋刘行张伟
- 文献传递
-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某500 kV山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被引量:11
- 2019年
- 雷电是造成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准确评估线路耐雷性能具有实际意义。从绕击计算模型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地面倾角、雷电入射角等影响,采用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来进行防雷评估计算。并对500 kV山区输电线路进行差异化防雷改造,首先统计该输电线路的雷电、地形地貌、杆塔等参数,基于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逐基杆塔计算绕击跳闸率,评估雷害风险等级及耐雷性能,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防雷措施进行防雷改造,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提高防雷改造的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 梁振曾玲丽戴何笠汤昕王旭李露周敏刘兰兰
- 关键词: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 基于雷电物理的风机叶片动态击距与电气几何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电物理的风机叶片动态击距与电气几何模型构建方法,以雷电先导发展的物理模型为基础,利用风机叶片动态击距方法,确保风机叶片上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击距,以及风机叶片所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击距,给出了叶片动态击...
- 张黎王国政李庆民张雯芳邹亮赵彤方致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雷击位置判断;2)雷击过电压计算;3)雷击跳闸率计算;4)雷害风险等级评估;步骤1)建立位置判断模型,根据雷击位置,进一步对雷击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及对雷...
- 卢泽军谷山强赵淳吴军万帅吴敏王佩
- 文献传递
-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改进算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配电线路闪络率改进算法,提出了用该改进算法考虑雷电地闪密度、杆塔形状、土壤电阻率、线路绝缘水平等因素求解配电线路闪络率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线路参数、计算直击雷耐雷水平、计算线路等效闪络宽度、...
- 高峰王荆王森王辰曦吴子豪胡攀峰孔志战吴经锋刘行张伟
- 基于雷电物理的风机叶片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研究
- 风力发电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大力发展风电不仅在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多元化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风机...
- 王国政
- 关键词:风机叶片电气几何模型雷电屏蔽
- 文献传递
- 计及综合因素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评估被引量:10
- 2018年
- 雷电绕击造成的线路跳闸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最主要的故障之一。针对目前计算绕击跳闸率最普遍的电气几何模型法,以雷电绕击机理为理论基础,综合考虑地面倾角、风速、击距系数等因素,用暴露距离来计算绕击跳闸率,提出全新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仿真计算,在验证模型实用性和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工作之上,研究了绕击跳闸率沿输电线档距方向的变化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绕击跳闸率随地面倾角、输电线高度、风速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击距系数的增加而下降,沿着杆塔至档距中央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在距离杆塔20~40 m的区域内,最容易发生绕击,档距中央的绕击跳闸率可以忽略不计。
- 周堃韩号夏泽举
- 关键词:击距风速
相关作者
- 王羽

- 作品数:138被引量:59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雷电屏蔽 绕击 输电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放电路径
- 李瑞芳

- 作品数:102被引量:756H指数:19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雷电 输电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接触网 高架桥
- 曹晓斌

- 作品数:219被引量:1,190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雷击跳闸率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高速铁路 避雷线
- 吴广宁

- 作品数:1,002被引量:4,935H指数:3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局部放电 油纸绝缘 弓网 变压器 受电弓滑板
- 赵淳

- 作品数:177被引量:7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绕击 防雷 复合材料杆塔 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