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3篇“ 电解可脱弹簧圈“的相关文章
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7年
颅内动脉瘤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局部血管异常变化而出现的脑血管瘤状突起,临床中的常见因素有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为脑血管痉挛、闭塞或者由于动脉瘤对周围组织神经结构产生压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则能造成患者死亡。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1]。我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共开展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8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患者予以精心护理干预,
王东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护理
电解弹簧圈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电解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脾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3例位于脾门处。瘤体平均直径(24±3.4)(20~28)mm。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共使用GDC33枚,普通弹簧圈58枚,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1±4.5)(5~181个月,脾动脉瘤未见血流通过,无脾梗死发生。结论GDC结合微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安全行,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李春孟卫任许永乐贾鑫郭伟刘小平马晓辉
关键词:脾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
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03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体会,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0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应用电解弹簧圈直接栓塞162例,支架辅助31例,双导管技术2例,球囊辅助3例。结果203例中198例成功栓塞。术后即刻DSA造影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121例,Ⅱ级56例,Ⅲ级21例。出院时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169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6例,重度障碍8例,死亡5例。全部病例随访3~36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江朱光耀陈茂送孙成丰丁方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可脱性弹簧圈
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电解弹簧圈(GDC360)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100%栓塞11例,95%栓塞10例,90%栓塞2例,其中1例再出血死亡。术后随访未再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对颅内动脉瘤采取电解弹簧圈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愈后,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江顺福张鑫曹铭华吴明超曹玮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治疗
电解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电解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2例。均在发病3 d内行电解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10例(83.3%),大部栓塞2例(16.7%)。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8例,Ⅱ级2例,Ⅲ~Ⅳ级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24月无复发。结论早期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王曙辰李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国产电解弹簧圈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初步总结了国产JASPER电解弹簧圈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采用117枚国产JASPER电解弹簧圈栓塞颅内脑血管病共20例,其中颅内动脉瘤1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4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20例中,单独应用JASPER电解弹簧圈治疗9例,与其他品牌弹簧圈联合使用者11例.结果 国产JASPER电解弹簧圈在顺滑程度、解旋情况、软硬程度、成篮效果、致密填塞情况与进口同类产品无明显差别,电解时间为(41.19±8.68)s,15例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10例,次全栓塞5例;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完全栓塞,部分栓塞1例;1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完全栓塞.数字减影造影(DSA)复查7例无复发迹象.结论 国产JASPER电解弹簧圈性能靠,临床效果确实.
姜鹏穆士卿张友平刘爱华吕明张静波姜除寒杨新健李佑祥吴中学
关键词:栓塞颅内动脉瘤
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异常膨出的部分[1],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技术日益成熟和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电解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动脉瘤已在临床广泛应用[2],栓塞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10年1~12月采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沙丽娟赵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治疗护理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手术前后护理干预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颅内宽颈动脉瘤仍是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难点,Zubillage等报道窄颈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高达85%,而宽颈动脉瘤仅为16%。近年来,国内...
何海霞张和妹
关键词:电解可脱弹簧圈颅内宽颈动脉瘤手术前后护理内支架
文献传递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手术前后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开展的12例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治疗护理,1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出现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应加强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效控制血压;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做好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残率。
何海霞张和妹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弹簧圈宽颈动脉瘤护理
水解、电解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水解、电解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以及应用体会。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沿导引管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方式,进行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50处动脉瘤成功栓塞,22处使用GDC,28处使用DCS,24处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栓塞率>90%,2处栓塞<90%。4例并发脑血管痉挛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康复,1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无死亡患者。20例患者3~12个月随访DSA或CTA,2例复发。结论水解、电解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但两者治疗长期的疗效还有待观察。
张天王建红郭富强谢坪余能伟孙红斌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相关作者

刘建民
作品数:952被引量:5,597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周晓平
作品数:466被引量:1,762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脑肿瘤
洪波
作品数:469被引量:2,328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赵文元
作品数:257被引量:1,548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介入治疗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许奕
作品数:414被引量:2,120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栓塞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