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电解脱弹簧圈“的相关文章
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及其解脱系统、栓塞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及其解脱系统、栓塞系统,所述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包括至少一金属丝、至少一第一导管、至少一绝缘部及至少一第二导管;所述至少一绝缘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连接,...
邓舒浩陈冰郭远益潘光亮张朔
文献传递
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及其解脱系统、栓塞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及其解脱系统、栓塞系统,所述解脱弹簧圈推送杆端部结构包括至少一金属丝、至少一第一导管、至少一绝缘部及至少一第二导管;所述至少一绝缘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连...
邓舒浩陈冰郭远益潘光亮张朔
文献传递
解脱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痿20例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AF)患者实施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例CPAF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均行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LV)内径、肺动脉(PA)内径、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发症情况。结果20例CPAF患者均封堵治疗成功,植入弹簧圈平均直径为(7.23±2.15)mm,平均长度为(17.49±6.21)cm,平均植入(2.11±0.35)枚。介入治疗后,LV、PA内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SF-36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随访6个月,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CPAF患者,实施有效的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有较好近期疗效,且安全。
张大勇黄伟佳蔡富贵
关键词:电解脱弹簧圈疗效安全性
解脱弹簧圈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解脱弹簧圈封堵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封堵成功,瘘管平均直径(2.17±0.07)mm,平均植入弹簧圈(2.31±0.17)枚;1例因术中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终止手术。29例中1例予1枚弹簧圈未能完全封堵靶血管,加用1枚弹簧圈后封堵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导丝不能到位,1个月后再手术时更换指引导管和微导管,即刻封堵成功。16例有胸闷、胸痛临床表现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27例瘘管完全封堵,未完全封堵、复发各1例,遂再行弹簧圈封堵成功。结论经导管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微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观察。
高见书张国兵周国伟赵军礼黄为汪芳
关键词:电解脱弹簧圈介入治疗
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2014年
目的探讨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颅内破裂窄颈动脉瘤患者32例,全部行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成功栓塞,24例100%栓塞,4例95%栓塞,4例90%栓塞,术中无动脉瘤再出血。半年后常规复查DSA: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窄颈动脉瘤,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於永陈节胡再虎崔明
关键词:电解脱弹簧圈栓塞介入
支架辅助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 探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1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10例采用平行式栓塞,5例采用顺序式.结果 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并行弹簧圈栓塞,栓塞后造影复查见完全栓塞及大部分栓塞13例,部分栓塞2例,1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DSA,均未见复发,部分栓塞的2例患者复查造影时残腔消失,未发生脑出血及脑梗死.结论 通过支架辅助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无论采用平行式或还是顺序式均安全、有效,具有致密栓塞率高的特点,栓塞疗效满意.
罗妙泉李劲松张敬泉胡威刘光普
关键词:宽颈动脉瘤自膨式支架电解脱弹簧圈栓塞
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四例报道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4例经DSA确诊的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患者,病变均位于小脑下后动脉近端,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后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选用解脱弹簧圈致密栓塞夹层段椎动脉,机械弹簧圈栓塞夹层近端椎动脉。结果术中未发生死亡、破裂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检查4例椎动脉夹层均完全闭塞,随访6-3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夹层段椎动脉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降低再出血率,还可降低手术费用。
徐锐苏彤刘鑫李建龙熊峰丁伟
关键词:椎动脉
使用解脱弹簧圈经皮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治疗手术护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使用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结果 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中6例患者术后瘘口完全堵塞,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瘘瘘道血管迂曲严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护理人员术中细致的病情观察、熟练的手术配合、敏捷的病情判断都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袁亿里毛燕君张峥胡亚琴朱康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护理
颅内动脉瘤解脱弹簧圈的研制
2008年
介绍了一种颅内动脉瘤解脱弹簧圈。经检测,该弹簧圈的力学性能稳定,透视显影清晰,涂层绝缘性良好,在压2V-5V时解脱时间为30s-200s。
罗竹琳张绍翔史胜凤刘道志张小农
关键词:弹簧圈热定型显影
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临床体会
2006年
目的:对用可解脱弹簧圈(EDC)血管内栓塞治疗42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总结、分析。方法:2004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42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均应用EDC栓塞。结果:42例脑动脉瘤患者中,瘤体最小为2.97 mm×3.16 mm,最大为7.80 mm×6.52 mm。40例栓塞成功,成功率95.24%。结论:微导管脑动脉瘤内EDC栓塞治疗技术是一微创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唐文恒任少华刘玉娥张婧娴戴苏华
关键词:脑动脉瘤微导管栓塞

相关作者

沈建康
作品数:340被引量:2,09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入路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手术治疗
胡锦清
作品数:127被引量:60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治疗 CT血管造影 动脉瘤
林东
作品数:86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栓塞治疗 栓塞
刘建民
作品数:962被引量:5,737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胡军民
作品数:121被引量:58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