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男性中心意识“的相关文章
- “美丽”与“纯情”——论徐訏笔下女性形象体现的男性中心意识
- 2019年
- 徐訏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外貌美丽,有的美如仙子,有的美如精灵,有的美如鸟儿;二是内心的纯情,即将爱情视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和最高追求,无私地为男主人公献身。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背后折射的是作者的男性中心意识:作家不厌其烦地渲染她们美好的外形,某种程度上是将女性置于被观看的客体地位,满足着叙述者的"视觉享受";对她们自我放弃、自我牺牲等行为的褒奖背后是这些女性被安排的命运,她们不过是男主人公完成自我构建的涉渡之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男权社会的规约与古典文学的影响,也与作家童年时父母离异以及人生中的三次婚姻失败有关。
- 方竹欣
- 关键词:徐訏女性形象男性中心意识
- 论陕西“农裔城籍”作家男性中心意识的成因——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陕西"农裔城籍"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作品因其特殊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精神结构而呈现出别样的瑰丽气质。仔细考察他们的作品会发现,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均或隐或现地暴露出作家们隐秘的男性中心意识。而这种意识与特殊的地理地域文化、独特的人生经历、特有的文化人格与个性气质密切相关。文学应以表达人文关怀为宗旨,探析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成原因将帮助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他们作品丰富的人文关怀意蕴。
- 周小东
- 关键词:男性中心意识地域文化文化人格个性气质
- 孙犁女性书写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 2014年
-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为男性唤醒女性的运动,担任启蒙者的男性没有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封建男权传统的残留,并在他们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植入新的男权意识。解放区作家孙犁的抗战小说,以诗性之笔勾画了一群生活在冀中平原战争年代的美好女性形象,而在"美好"想象的背后隐含了叙事者男性中心的叙事立场。
- 卢林佳
- 关键词:男性中心意识女性书写女性形象
- 女人:被牺牲者和被救赎者——试从两个相似的文本分析徐訏和小仲马的男性中心意识被引量:1
- 2011年
- 《赌窟里的花魂》是中国作家徐訏的一部小说,虽鲜为人知,在情节构架和人物设置等方面和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在塑造女主角形象时,都有意无意地投射了相似的男性中心意识,从而使女主人公在他们的男权话语中,充当了被牺牲者和被救赎者的角色。
- 张慧云
- 关键词:《茶花女》男性中心意识牺牲救赎
- 中国现代话剧中男性中心意识的变迁
- 2010年
- 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良京剧、学生演剧、文明时期已经开始。但由于时代、艺术自身发展的限制,还没有形成必要的规模和声势。真正造成声势的戏剧现代化运动,是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张扬戏剧的参与精神,呼唤戏剧参与社会的变革、人生的改造,从此中国戏剧的现代意识逐步觉醒。而追求女性的个性解放和否定男权中心意识是现代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研究。
- 闫振国
- 关键词:男性中心意识中国戏剧现代话剧男权中心意识
- 论D.H.劳伦斯的男性中心意识——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大母亲雕像谈起
- 2008年
- 大母亲是D.H.劳伦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女性形象。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通过对凶悍大母亲雕像的描绘,反映出父权社会以来父权意识形态的"集体无意识"对他的创作的影响,折射出男性害怕失去女性统治权的心态。
- 杨艳
-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父权意识
- 蒋光慈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被引量:2
- 2008年
- 蒋光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本文将运用性别批评的研究方法,探讨蒋光慈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综观他的小说,所谓的"革命第一"隐含的实质却是"男性第一"。具体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即以男性革命者为中心,女性以三种形式作为他的陪衬者。这与中国几千年封建男权文化的影响有关,是潜藏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男性中心意识的表现。
- 金宁
- 关键词:男性中心意识叙事模式
- 男性中心意识下的误读——对周蘩漪、曾树生认知错位的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周蘩漪、曾树生分别是曹禺的名剧《雷雨》和巴金的小说《寒夜》中塑造的两位女性人物,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作者和读者同样对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投射。这种主观意识却与文本人物的客观意义存在不容忽视的错位问题。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是男性中心意识给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 李纾淇
- 关键词:男性中心意识女性自我意识
-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被引量:8
- 2004年
- 巴金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小说,常常在价值取向和艺术思维两方面呈现出漠视女性主体性的男性中心意识。在天使型受难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赞美盲目从夫、泯灭女性主体意识的封建妇德;在圣女型革命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把女性抽象化为男性精神拯救过程中没有女性生命实感的革命符码、性别符码。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暴露出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现代性不足的致命缺陷。《寒夜》等后期小说中,巴金克服了这一缺陷。
- 李玲
- 关键词:现代小说男性中心意识女性形象
- 从性别视角考察端木蕻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1
- 2016年
- 端木蕻良是"东北作家群"重要代表作家,也是一位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的男作家,他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神态生动的女性形象。但由于作者男性中心意识的潜在影响和拘囿,这些女性不是被理想化和神圣化为女神/地母形象,就是被扭曲、变形为尤物形象,或者沦为承载意识形态观念的符码。这既与作者自幼的生活环境及其母亲、萨满教文化及现实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分不开,也给创作的艺术审美带来了一定的遗憾。
- 陈娇华
- 关键词:端木蕻良女性形象男性中心意识萨满教文化
相关作者
- 李玲

- 作品数:57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老舍 性别 主体性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邢利娜

-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莫里森 社群 黑人 话语 权力空间
- 张军

-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通假字 古今字 假借 同源字 城市
- 周琳琳

- 作品数:26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 研究主题:黎族 舞蹈艺术 海南黎族 爱情故事 男权意识
- 李纾淇

-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悲剧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叙事手法 时间倒错 男性中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