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1篇“ 番茄叶霉病“的相关文章
- 一株藤黄轮丝链霉菌及其在防治番茄叶霉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藤黄轮丝链霉菌及其在防治番茄叶霉病中的应用。本发明自日照傅瞳河与大海交界处河泥中筛选到对番茄叶霉病有较强抑制效果的藤黄轮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luteoverticillatus)RZ010...
- 沈攀辉房战赵林宋凯强
- 用于检测番茄叶霉病抗性的SNP位点组合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番茄叶霉病抗性的SNP位点组合及其应用。基于此,本发明开发了一种能够快速、直观且有效鉴定目标SNP位点基因型状态的引物组合、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应用本发明可实现对番茄叶霉病...
- 黄三文 吴坤 胡勇 吕亚清 赵婀姿
- 暹罗芽孢杆菌Y-54对番茄叶霉病的生防作用被引量:3
- 2024年
- 为明确暹罗芽孢杆菌Y-54对番茄叶霉病的生防作用,给番茄叶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对峙及显微观察方法测定菌株Y-54对导致番茄叶霉病的黄褐孢霉菌的抑制作用,以灌根法研究拮抗菌株Y-54在番茄中的定殖变化,采用浸种法和灌根法研究菌株Y-54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54及其发酵液和无菌滤液均对番茄叶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42%、86.42%和91.26%;无菌滤液可使番茄叶霉病菌菌丝变形弯曲、萎缩、膨胀、断裂等;菌株Y-54在接种30 d内均可在番茄根茎叶部位定殖,15~18 d时达到定殖高峰,其中在根部的定殖量始终高于其他部位。菌株Y-54可以有效地促进种子的萌发,其发酵原液(0×)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3.33%;并且能有效促进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增长,发酵原液(0×)和10×、20×发酵液的促生作用显著高于无菌水(CK)。菌株Y-54发酵原液(0×)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在7 d和14 d时分别达68.04%和71.07%,接近于苯醚甲环唑处理,显著高于喷施多菌灵处理。综上,菌株Y-54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是一株值得深入开发利用的生防菌。
- 曾婉宁王彦譞王繁珍陈招荣刘慧芹姜永成艾则麦提·图尔洪李宝通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定殖促生作用
- 10%氟硅唑水乳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 2024年
- 该文通过采用不同剂量的药剂,监测了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控制效果,旨在评估10%氟硅唑水乳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氟硅唑水乳剂75 g/L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较好。
- 许珂杜厚林周雪防李莉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 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防治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效果评价
- 2024年
- 通过室内活性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评价了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对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为其推广使用提供支持。试验结果表明,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300倍液对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6.2%;田间试验中,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1800 mL/hm^(2)对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达21 d,最高防效分别为90.7%和80.3%。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的防治效果与浓度相关,但其1500 mL/hm^(2)、1800 mL/hm^(2)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 刘燕朱建伟徐向荣徐向荣魏凤彪周琳周琳
- 关键词:灰霉病叶霉病室内活性田间防效
- 甲壳素与杀菌剂互作对番茄叶霉病防效及番茄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本研究采用贝贝樱桃番茄品种进行盆栽,探究甲壳素与不同杀菌剂联合用药对番茄叶霉病防效及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从番茄始花期开始,每隔7 d喷施不同种类及组合的杀菌剂,连续用药3次,在第1次用药24 h后接种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用药结束后调查番茄感病、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情况。结果表明,防治番茄叶霉病,甲壳素和杀菌剂之间有叠加互作效应,甲壳素+氟菌·戊唑醇悬浮剂处理药效最好,最高防效达75.59%;其次是甲壳素+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达到71.17%;与对照相比,甲壳素+氟菌·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的番茄平均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4.09%、3.12%、7.34%;甲壳素、甲壳素+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个处理与对照相比,番茄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任清盛李贵笃李义强邢海亮张文王学海
- 关键词:樱桃番茄甲壳素杀菌剂叶霉病
- 番茄叶霉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叶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给番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从番茄叶片等受害症状、发病原因和规律、种子消毒、科学管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番茄叶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番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 李江峰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
- 塑料大棚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 2023年
- 番茄营养丰富,深受人们欢迎。而在塑料大棚番茄种植过程中,叶霉病和灰霉病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两种病害都会导致叶片枯黄或脱落,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由于其症状相似且易被误诊为其他病害,需要对它们进行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其发生和发展。该文围绕塑料大棚番茄种植中叶霉病与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 罗利娜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灰霉病
-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控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番茄叶霉病又称黑霉病,俗称黑毛,是由黄褐孢霉菌引起的番茄病害。番茄叶霉病在我国大部分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温度在4~32℃病菌均可生长,20~25℃最为适宜,孢子萌发和侵入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病害发生严重。保护地高湿,或遇连续阴雨天,光照较弱亦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
- 豫农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防控技术番茄病害番茄种植保护地黑霉病
-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番茄叶霉病的无损检测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实现番茄叶霉病的无损检测,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在370~930 nm波长范围内分别采集了健康、轻微和严重病变三类叶片样本的高光谱数据。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连续投影法提取光谱数据的特征信息,然后运用网格搜索算法、粒子群算和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使用的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g进行参数寻优,最后分别以全谱数据、PCA提取的2个特征变量、SPA提取的14个特征变量、SPA-PCA提取的6个特征变量作为SVM模型的输入,建立番茄叶霉病的全谱-SVM、PCA-SVM、SPA-SVM和SPA-PCA-SVM分类模型。结果表明,SPA-PCA-SVM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建模输入变量少,检测精度较高,运行速度较快。
- 崔江南付芸赵森邓泽宇王天枢
-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相关作者
- 李景富

- 作品数:383被引量:2,02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番茄 选育 基因 一代杂种 番茄新品种
- 许向阳

- 作品数:236被引量:1,3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番茄 基因 选育 番茄新品种 叶霉病
- 许修宏

- 作品数:201被引量:1,21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堆肥 大豆 黑木耳 牛粪堆肥 食用菌
- 黄丽丽

- 作品数:548被引量:2,571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树腐烂病菌 小麦 条锈菌 小麦条锈菌 苹果树腐烂病
- 许文奎

- 作品数:44被引量:1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番茄 青枯病 选育 薄皮甜瓜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