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畲族人群“的相关文章
- 闽东地区畲族人群的Apo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闽东地区畲族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以及畲族高脂血症患者的ApoE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钙降脂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药物基因床旁快检系统检测50例健康汉族受检者和50例健康畲族受检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40名畲族高脂血症患者和40名汉族高脂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1)治疗,通过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降脂疗效。结果:50名汉族健康受检者ApoE基因型分布为E2/E3型8.0%,E3/E3型66.0%,E3/E4型24.0%,E4/E4型1.0%。50名畲族健康受检者基因型分布为:E2/E3型10.0%,E3/E3型86.0%,E3/E4型4.0%,E4/E4型0%。两族E3、E4等位基因,E3/E3基因型和E3/E4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汉族及畲族E3/E3基因型组高脂血症患者LDL-C水平变化率均大于E3/E4+E4/E4基因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闽东地区畲族人群E4等位基因及E3/E4型频率低于汉族;高脂血症患者的ApoE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脂效果有相关性,E4基因携带者的降脂效果差。
- 王盈盈林旺郑浩蔡奕琪
- 关键词:APOE基因多态性畲族
- 畲族人群静息心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国福建畲族人静息心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采用整体抽样法抽取中国福建省福安市畲族聚集地6个自然村511人为调查对象,最终样本量325例,进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检查,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静息心率(RHR)为动脉硬化设备VS-1000和超声设备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并检测血液血脂、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调查人群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既往史等)。结果不同四分位数RHR水平,RHR_(1)≤61次/分,RHR_(2)为62~69次/分,RHR_(3)为70~77次/分,RHR4≥78次/分,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HDL-C、CF-PWV、CR-PWV显著不同(P<0.05),RHR4组甘油三酯(TG)、TC/HDL-C、DBP、CF-PWV、CR-PWV显著高于RHR_(1)组,而HDL-C显著低于RHR_(1)组(P<0.05);而CAVI、ABI、CIM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未调整其他危险因素的模型中,与RHR_(1)组相比,RHR4组的动脉硬化OR值为3.074(95%置信区间为1.555~6.075,P=0.001);而进一步调整了年龄和性别之后,RHR4组的OR值增加为4.542(95%置信区间为2.078~9.928,P<0.001);再一次调整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传统危险因素之后,RHR4组的OR值更进一步增加为5.336(95%置信区间为1.512~18.831,P=0.009)。结论在中国福建畲族自然人群中,较高的静息心率水平伴随有较高的血压、血脂和动脉硬化水平。此外,较高的静息心率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且独立于传统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黄薇吴秀琴刘欢洪永强王宏宇
- 关键词:畲族静息心率动脉硬化
- 福建畲族人群体型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史料记载早在唐代以前畲族就居住在粤、闽、赣三省的交界处,现今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湖南、贵州等7个省份,但关于畲族的起源与迁移在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在福建省福安市和福鼎市随机选取畲族年满18周岁的成人504人(其中男289人,女215人) 测量身高、体质量、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小腿内侧皮褶等10 项体质指标,利用Heath-Carter 体型法分析福建东部畲族人群的体型,畲族男性平均体型(5.02-3.76-1.76)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女性平均体型(6.91-3.50-1.23)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将福建畲族三个因子值与其他少数民族及汉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畲族体型与汉族群体更为接近,其中与闽南语族群汉族、闽东语族群汉族和广西汉族最为相近,与南方少数民族族群反而差异更大,提示在畲族的形成过程与汉族有着很大联系。本研究为畲族族源研究提供生物学方面的参考依据,也为我国人类学研究补充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 胡荣
- 关键词:体型畲族
- ForenSeq^(TM) DNA Signature Prep试剂盒在浙江畲族人群中的法医学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估ForenSeq^(TM) DNA Signature Prep试剂盒(以下简称ForenSeq试剂盒)对浙江畲族人群STR序列的解读能力及法医学应用效能。方法应用MiSeq FGx法医基因组学系统和ForenSeq试剂盒对50例浙江畲族人群样本进行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检测,采用ForenSeq^(TM)通用分析软件分析测序数据,获取58个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及序列结构信息。将MPS与PCR-CE技术的分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对,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在50例浙江畲族人群样本中,共观察到448种序列多态性等位基因,与PCR-CE技术检测的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相比,基于ForenSeq试剂盒的MPS检测增加了82个等位基因,在6个基因座的侧翼区共发现7个SNP变异。22例男性的24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中共检测到19种单倍型。27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8.87×10^(-30),累积二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62640657,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9999633。结论基于MiSeq FGx法医基因组学系统使用ForenSeq试剂盒进行MPS检测,极大提高了检测效能。58个STR基因座在所调查的浙江畲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 屈轶龄林源杨子豪陶瑞旸夏若成曹正军高瑞祥于欢王紫薇杨琪张晓春张素华李成涛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
- 畲族人群颅面结构的发育特征及性别差异的头影测量研究
- 2020年
- 目的获得畲族正常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头影测量结果,并研究分析其颅面骨骼发育特征及性别差异.方法选择浙江丽水地区正常及个别正常畲族未成年男女共200例、成年男女共200例,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获得畲族未成年男女、成年男女正常头影测量的正常参考值,并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特征研究及性别差异分析,得出畲族人群颅面结构生长发育表现为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发育趋势较上颌骨显著,下颌骨可见明显的矢状及垂直向发育,Y轴角显著增大(P<0.01),下颌平面角(MP-SN)减小(P<0.05),伴有逆时针旋转,面型趋于直面型;未成年组女性较男性下颌平面角(MP-SN)显著增加(P<0.05);成年组女性面角、下颌平面角均较成年男性显著增加(P<0.05),上下切牙角小于男性(P<0.05).结论建立畲族正常未成年人及成年人不同性别的多项头影测量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标准差,并得出畲族人群颅面骨骼发育的特征及性别差异.
- 徐频频林燕刘小敏
- 关键词:发育特征性别差异头影测量分析
- 泰顺畲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畲族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 2019年
- 目的探讨泰顺县畲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畲族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泰顺畲族人群80例为研究对象,将存在颈动脉斑块的40例受检者纳入存在组,将不存在颈动脉斑块的40例受检者纳入未存在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小颗粒致密LDL-C(sdLDL-C)水平及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存在组受检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存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组受检者的sdLDL-C水平显著高于不存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组受检者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不存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呈显著正相关(r=0.4017,P<0.05)。结论泰顺畲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高,畲族人群sdLDL-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显著正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 龚志广杨晓国郑炎焱包雅崇雷德旺黄海斌
- 关键词: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斑块
- 宁德地区畲族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福建宁德地区畲族人群发生食管癌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福建宁德地区畲族人群中的原发性食管癌病例250例,按性别1∶1配对选取250例畲族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问卷调查各种可能的诱发因素,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常吸烟、经常饮酒、喜食硬食、粗食、食用腌制、烫热、霉变食物、有家族史、精神情绪长期压抑、经常使用畲药是福建宁德地区食管癌诱发危险因素,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食物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结论福建宁德地区畲族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暴露因素有关,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进行预防。
- 颜海强周旺何昌进
- 关键词:畲族食管癌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 中老年畲族人群维生素D水平性别差异分析
- 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人种和各个年龄阶段都相当普遍。为了解并改善人群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卫生部在2012-2014年设立专项,在部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活...
- 陈小伟吴家健占伟海余卫清
- 关键词:维生素中老年性别差异
- 温州地区畲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 2019年
-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畲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充实温州地区畲族人群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对温州地区108名畲族无关个体血样进行PCR扩增,经3500xL型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用GeneMapperID-X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134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在0.005~0.546之间。除了D2S1338基因座外,其余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温州畲族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599~0.886,个体识别率为0.762~0.968,多态信息含量为0.540~0.870,非父排除率为0.293~0.735;累积随机匹配概率为7.19×10^-17;累积个体识别力为0.99999999999999992807;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9913。结论15个STR位点在温州畲族人群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温州地区畲族群体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 夏雷富渭鑫尤汉杰
- 关键词:法医遗传学遗传多态性
- 畲族人群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可能与地理环境和种族有关。目前少数民族GERD流行病学的调查少见。目的:了解宁德市畲族人群中GERD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德市3个畲族自然村,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评分≥8分诊断为GERD,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GER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共936名畲族人完成调查,其中GERD患者89例,患病率9.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24 kg/m2、饮浓茶、油腻饮食人群的GERD患病风险明显升高(P均<0.01)。多因素分析发现,BMI≥24 kg/m^2(OR=3.022,95%CI:1.917~4.765)、饮浓茶(OR=2.145,95%CI:1.338~3.438)、油腻饮食(OR=2.016,95%CI:1.208~3.318)为畲族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福建省畲族人群GERD患病率较高,其发生与超重、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 蒋承霖蔡奇志郑秀金游柳生阮华良
- 关键词:畲族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
相关作者
- 陈刚

- 作品数:324被引量:7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 临诊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 林应华

- 作品数:21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 研究主题:畲族人群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畲族 加味治疗
- 黄宝英

- 作品数:46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高糖诱导 畲族人群 中医药疗法
- 陈求扬

- 作品数:149被引量:5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病 肺结核 结核 疾病控制 结核分枝杆菌
- 陈兆樵

- 作品数:10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德市医院
- 研究主题:畲族人群 脑脊液 梅毒螺旋体 神经梅毒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