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4篇“ 疾病人群“的相关文章
基于机器学习识别中国社区心血管疾病人群
2025年
目的: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里,心血管疾病位居首位。患者通常在出现症状时才前往就医,而且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传统手段既复杂又昂贵。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借助一般人口特征、合并症以及常规体检血检指标来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方法:样本选取自CHARLS数据库13,420的参与者。删除缺失值后,运用逻辑回归、决策树、K-最邻近算法、随机森林、神经网络构建模型,通过比较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_AUC)值选择最优模型进一步构建各心血管疾病亚组模型,并采用SHAP算法对模型予以解释。结果:通过逻辑回归构建的模型效能最佳,其ROC_AUC值为0.7644 (95% CI: 0.7397~0.7890),其中对心脏病的识别效能较好,ROC_AUC值为0.7747。SHAP算法对模型的解释显示,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以及吸烟史在识别心血管病方面有着重要贡献。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识别心血管病患者,可利用简易检查结果在早期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识别并实施干预。Objectiv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deaths among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Patients typically seek medical attention only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and tra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often complex and costly.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ased on general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comorbidities, and routine physical blood test indicators. Methods: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13,420 participants in the CHARLS database. After removing missing values,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s, the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random forests, and neural networks. The optimal model was selected by compar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_AUC) which facilit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subgroup models for each typ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SHAP algorithm
谈炎许邦龙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中国非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人群脂蛋白(a)水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描述中国非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人群脂蛋白(a)[Lp(a)]的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其中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对照人群进行分析,使用参比实验室检定的多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Lp(a)水平,≥75.0 nmol/L定义为高Lp(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p(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870名非ASCVD人群中,Lp(a)水平呈正偏态分布,M(Q_(1),Q_(3))为17.5(8.8,43.5)n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与高Lp(a)相关(OR=1.23,95%CI:1.05~1.43),中心性肥胖者的高Lp(a)风险降低(OR=0.68,95%CI:0.52~0.89)。随TC、LDL-C、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升高,高Lp(a)风险增加,各升高组的OR值(95%CI)分别为2.40(1.76~3.24)、2.68(1.36~4.93)、1.29(1.03~1.61)和1.65(1.27~2.13);HDL-C降低组高Lp(a)风险降低,OR值(95%CI)为0.76(0.61~0.94);而TG、Apo A1与Apo B的比值(Apo A1/B)与高Lp(a)风险呈负相关,TG升高组的OR值(95%CI)为0.73(0.60~0.89),Apo A1/B升高组的OR值(95%CI)为0.60(0.50~0.72);Lp(a)水平与血脂指标(除Apo A1外)的相关性均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01)。未发现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吸烟、体力活动水平与Lp(a)水平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Lp(a)水平与性别及中心性肥胖有关,但受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影响较小。
柯雅蕾潘烺吕筠孙点剑一裴培陈怡平杨玲杜怀东Clarke Robert陈君石陈铮鸣章晓陈婷李润琴齐丽彤李立明余灿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关键词:影响因素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专家共识(2024)
2024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对人群的健康构成严峻挑战,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现状尤为迫切。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已被证实可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但公众对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认识不足,医务人员重视度低等原因,我国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实际接种率普遍较低。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证据,介绍了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罹患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疾病负担、接种上述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疫苗接种建议等内容,旨在推动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地发挥疫苗预防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作用,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及相关严重并发症。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意见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呼吸病学组陈琼于普林王丽静俞巧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如何推进农村重点疾病人群基本卫生保健模式的改进:以人为本整合型健康管理政策证据简报
2024年
背景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盖茨基金会开展紧密合作,2017—2022年在山西省、湖北省以及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项目的总目标是探索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模式,助力健康扶贫工作,加强中国国内经验分享,并惠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目的总结在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农村重点疾病人群中开展以人为本整合型健康管理的经验。方法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包含了多个来源,包括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报表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数据、定性访谈、患者调查、医生问卷调查、病历质量调查等,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前后比较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保持稳定上升,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患者健康生活行为逐渐上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改善。在健康结局方面,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但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变化不明显。结论项目地区重点疾病健康管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相关措施已经变成政策在项目地区推广和落地,各类专家是项目推动实施的关键因素,各项措施的可持续性有待保持。
张笑天李明月兰青刘晓云
关键词:疾病经济负担
肺功能检查在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本文主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采用肺功能筛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探究均选取肺功能筛查且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要求患者年龄>40岁且吸烟人群,对照组患者纳入健康体检者45例,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23.6-2023.11,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更为理想,对照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针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健康体检者而言,采用肺功能筛查可对二者进行有效的鉴别,同时,还可以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在肺功能检查之前,由医护人员对检查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被检查者的配合程度,促进检查顺利开展。通过肺功能检查能够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控制慢阻肺病情进展,所以应该推广肺功能检查,并且提高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的服务能力。
王丽雅于明霞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ALP评分与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死亡风险相关性分析:基于NHANES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评分(HALP评分)与患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全因和心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基于1999~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采用自然对数转化后的HALP评分(LnHALP)进行研究。使用加权多变量调整Cox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与全因和心因特异性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评估非线性关系。结果:最终共纳入2621名参与者,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加权多因素Cox回归提示,LnHALP每升高1单位,参与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 [HR = 0.74, 95%CI: 0.64~0.85],心因死亡率降低33% [HR = 0.67, 95%CI: 0.52~0.87]。与最低三分位数人群相比,LnHALP最高三分位数人群的全因和心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了23% [HR = 0.77, 95%CI: 0.65~0.91]、31% [HR = 0.69, 95%CI: 0.53~0.9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LnHALP评分与死亡风险呈现非线性关系,LnHALP评分与全因和心因死亡风险呈J形曲线。结论:HALP评分与患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和心因死亡率之间独立相关。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 score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This study utiliz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database from 1999 to 2018. Due to the skewed distribution of HALP scores, we employed the natural logarithm-transformed HALP score (LnHALP) for subsequent analyse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LnHALP scores and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specific mortality were examined using weighted multivariate-adjusted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potential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Results: A total of 2621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After
林凡辉王军华戴红艳
关键词:NHANES
俯卧位通气在不同疾病人群中的应用
2024年
俯卧位通气对呼吸系统的临床意义包括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但其在不同疾病人群中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且实施细节有所差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氧合并降低病死率,其应用时长存在争议,且延长通气时间可能伴随并发症。对胸腹创伤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虽有效,但难度和风险大,缺乏前瞻性研究。对神经重症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时,应密切监测颅内压。对肺移植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供体肺情况,但在术后实施则尚存争议。肥胖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获益更显著。总之,俯卧位通气策略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受益人群并制定科学策略。
方毅敏陆蓉莉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腹创伤肺移植肥胖
222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人群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就诊人群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解脲脲原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收集2022年2月—2023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就诊人群尿道或生殖道分泌物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核酸,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核酸,并对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收集到符合条件的222例患者样本中,检出55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24.77%;检出1例沙眼衣原体阳性,阳性率0.45%。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解脲脲原体阳性率比男性高,分别为40.98%和18.63%;30~34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9.87%),20~24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14.29%)。药敏试验显示,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0.61%;其次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平均耐药率不超过20%;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达49.55%。结论解脲脲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对解脲脲原体病例可选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陈萍张琴樊学军龙娟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
标准化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维持期换瓶不减量方案在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标准化螨变应原免疫治疗的优化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接受双螨变应原制剂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或)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的5~16岁共1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不同时间节点(治疗前,启动脱敏治疗后4~6个月、1年、2年时)总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CSMS(综合症状和用药评分)评分、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总IgE(tIgE)、特异性IgE(sIgE)、tIgG4、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在初始治疗阶段(剂量递增阶段)的方案一致,均按说明书进行。其中,81例(观察组)在剂量维持阶段持续继续每4~6周皮下注射1次,每次注射3号瓶1 ml;75例(对照组)维持阶段按照旧的传统方案进行(即换新瓶减半量3号瓶0.5 ml,1~2周后0.75 ml,再间隔1~2周1 m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156例患儿中观察组共纳入81例,其中AR患儿有58例,BA患儿15例,AR合并BA患儿有8例;常规对照组共纳入75例,AR患儿有52例,BA患儿16例,AR合并BA患儿有7例。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部不良反应对照组χ^(2)=1.541,观察组χ^(2)=0.718;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χ^(2)=0.483,观察组χ^(2)=0.179,P值均>0.05),且均无Ⅱ级以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随访2年脱漏15例,脱落率20.0%;观察组随访2年脱漏7例,脱落率8.6%,两组患者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P<0.05)。血清学指标及疗效对比(在治疗后3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即治疗4~6个月、1年及2年时与基线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治疗4~6个月、1年及2年时CSMS评分较基线状态明显下降(常规组t值�
梁英钟奕李云艳祝铃萍杨丽芬欧淑娴陈壮桂张萍萍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免疫治疗
2019年珠海市疫苗可预防疾病人群免疫水平调查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珠海市健康人群的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水平,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珠海市0~60岁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19年珠海市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是白喉为100%,最低是百日咳为23.33%,脊髓灰质炎Ⅰ、Ⅲ型抗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甲肝IgG抗体阳性率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33%、85.00%、90.83%、83.33%、89.71%、67.50%、49.18%、86.89%。除流行性腮腺炎外,其余疫苗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9种疫苗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风疹和百日咳外,其余疫苗抗体阳性率在不同行政区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珠海市健康人群的脊灰、麻疹、风疹、白喉和乙肝抗体水平较高,已建立牢固的群体免疫屏障;而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和水痘抗体水平较低,仍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疫苗接种知识宣传。
张志雄梁伟文朱江霞方坚锐高盛庭伍珠清韦倩霖
关键词:免疫水平

相关作者

鲍勇
作品数:567被引量:3,70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可持续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医生
张金娟
作品数:83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小鼠 实验教学 肝星状细胞 抑制药物
马爱霞
作品数:572被引量:2,81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研究主题:药物经济学 META分析 药物经济学评价 药品 成本-效果分析
罗喜荣
作品数:88被引量:225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曲面法 蜘蛛香 胆道闭锁 瑞香狼毒
徐国波
作品数:99被引量:202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头花蓼 黄嘌呤氧化酶 肝纤维化 卡波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