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75 篇“ 病例分析 “的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病例 分析 2025年 通过对慢性肾病的临床病例 进行分析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的效果。方法 从在临床中经过专业人士和仪器设备的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六十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人组建成两个研究小组,对于其中的对照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提供西医原始治疗方法,而对于观察组内病人将西医与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整合,针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统一的分析 和对比。结果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将同类型的数据融入到同一个表格中,为对比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辅助,结合对比结果来看,在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内病人情况相对于对照组内病人情况较好,而在不良反应发生了方面,观察组内病人数据相对对照组较低。在各项指标方面的表现,观察组内病人相对于对照组内病人表现油温优秀。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慢性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地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加以运用,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疾病治疗的效果,增强病人的肾脏功能,适合在临床中加以广泛运用。 孙长东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病 临床病例 2013-2023年广安市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死亡病例 分析 2025年 收集2013-2023年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安市HIV/AIDS病例 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HIV/AIDS病例 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示广安市2013-2023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 8803例,死亡2489例,病死率为28.27%。死亡病例 中,AIDS占61.91%,男性占86.86%,确诊年龄在55岁及以上占68.62%,农民占72.32%,有配偶占55.5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74.25%,异性性传播占95.22%,医疗机构来源占73.04%,首次CD4^(+)T淋巴细胞未查者和小于200个/μL占62.43%,未行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和ART不及时者占66.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HIV、女性、有配偶、来源于非医疗机构、确诊年龄<35岁、治疗及时的病例 死亡概率较低;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确诊年龄≥55岁、首次就诊未检查CD4^(+)T淋巴细胞、未治疗的病例 死亡概率较高。不论是HIV感染者还是AIDS患者,治疗组存活时长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5)。 田彩虹 秦小佳 张军 龚毅 赵智蓉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 分析 2025年 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典型病例 进行分析 ,讨论中兽医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方向。通过调查分析 得出,在宠物犬临床疾病防治领域,中兽医技术还不是主流,但在临床疾病的各种治疗上,中兽医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效果也非常显著。中兽医对宠物皮肤病、肠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得到众多宠物医生与宠物犬主人的肯定。 王霞关键词:宠物犬 疾病防治 典型病例 莱姆病临床病例 分析 及诊断体会 2025年 目的分析 莱姆螺旋体感染病例 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4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莱姆病患者的病例 资料,分析 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5例确诊莱姆病患者平均年龄(48.60±17.89)岁,20例(80.0%)患者有发热表现。8例(32.0%)患者出现关节痛,以膝关节、肘关节、腰椎及髋关节痛等大关节损伤为主。10例(40.0%)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其中2例为游走性红斑,8例以斑丘疹为主。神经系统表现以四肢麻木、肌肉颤动、皮肤感觉异常为主(8例,32.0%),心血管损伤主要为心律失常(3例)及心包积液(1例)。23例(92.0%)患者的病程<6个月,但伴有多种合并症。所有患者莱姆病抗体(IgM或IgG)呈阳性。发病前,8例(32.0%)患者居住北京,7例(28.0%)旅居国外,10例(40.0%)居住在北京以外省份。所有患者均有蚊虫叮咬史,其中5例患者明确被蜱虫叮咬。结论莱姆病累及脏器较多,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蜱虫叮咬的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可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 李小丽 栗绍刚 邹洋关键词: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流行病学 病例分析 1例HIV感染合并妊娠特殊病例 分析 2025年 HIV感染与传播是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其中女性感染者尤其是孕产妇是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重点人群[1]。近日,1例HIV感染孕妇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卡,拟评估cART方案并实施母婴阻断。对其进行常规入院检查时发现,患者HIV筛查结果为阴性,与其既往病史不符。为此,本研究对其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调查,并做进一步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疗方案。现将该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检验与处理结果报告如下。本研究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公卫伦审2024-Y032-01)。 郭颖 朱召芹 刘长河 周毅 冯琬清 林怡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 妊娠 疑难病例 2023年山东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 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 山东省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疟疾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202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 信息,对感染类型、感染次数、从入境到发病时间、从发病到确诊时间等开展分析 。结果2023年山东省报告的51例境外输入性疟疾,主要从非洲输入(98.04%),以30~49岁男性劳务(74.51%)、恶性疟(78.43%)为主;从入境到发病平均时间为15.65 d、中位时间为8 d,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96 d、中位时间为4 d,不同感染类型病例 从入境到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1,P=0.006),不同感染次数病例 从入境到发病时间(t=2.690,P=0.078)以及不同感染类型(t=0.510,P=0.604)、不同感染次数(t=0.445,P=0.643)病例 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劳务人员在境外卫生条件最差、防蚊措施最少、感染3次及以上的比例(42.11%)最高。结论山东省2023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的主要来源地区为非洲,重点人群为30~49劳务男性,主要感染类型为恶性疟。 杨慧丽 许艳 李刚 杜辉 魏珊 王玉兰 李磊关键词:疟疾 输入性病例 8例急性虫螨腈中毒的病例 分析 2025年 虫螨腈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一种杀虫剂,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期收治的8例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虫螨腈中毒的认识。 王逸平 陈隆望 赵光举 吴斌 李萌芳 卢中秋关键词:中毒 虫螨腈 病例报告 度伐利尤单抗引起免疫相关性脑炎的文献病例 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度伐利尤单抗引起免疫相关性脑炎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检验检查、治疗与转归,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有关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的病例 报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结果:共检索到8篇病例 报道(8例患者),2例为单纯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患者,6例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依托泊苷+铂类药物)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7例(占87.50%)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或认知障碍,3例(占37.50%)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有脑炎相关性异常,6例(占75.00%)患者脑电图异常,5例(占62.50%)患者血清或脑脊液检查出免疫相关抗体;所有病例 均进行了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占75.00%)患者的脑炎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的死亡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临床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症状,鉴别可能与度伐利尤单抗相关的免疫性脑炎,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龚银华 蒋野 谢诚 杭永付 缪丽燕 钱玉兰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维得利珠单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文献病例 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维得利珠单抗(VDZ)相关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4年3月收录的有关VDZ导致DILI的病例 报道,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涉及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例(占66.67%),女性患者3例(占33.33%);年龄为23~82岁,平均(38.11±17.72)岁;发生DILI的时间为VDZ首次治疗后14~275 d,其中5例(占55.56%)发生于第3次用药后。DILI的临床表现隐匿,仅2例患者初诊时出现了疲劳和皮肤黄染的症状;肝功能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患者肝损伤类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6例,占66.67%)。预后较好,8例(占88.89%)患者在停药或干预后6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使用VDZ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可能导致DILI,特别是胆汁淤积型DILI。通过了解药物治疗史,明确时间关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肝脏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必要时及时停用可疑药物、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用药安全。 郁件康 郁文刘 陈世祺 李芸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 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国内外文献特点,分析 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发生的1例以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导致的包括血小板减少、低凝血酶原血症、凝血障碍、出血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137例患者(其中136例来自文献报道)的平均年龄为(66.09±18.07)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102例,占74.5%),大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13.9%的患者(19例)头孢哌酮舒巴坦日剂量为≥9 g;19.7%的患者(27例)用药疗程>8 d。联合用药以抗血小板药(16例,占11.7%)、抗凝血药(12例,占8.8%)、活血类中成药(7例,占5.1%)、其他抗菌药物(24例,占17.5%)居多。出血症状以皮下瘀斑、血肿或出血(27例,占19.7%),消化道出血(43例,占31.4%)以及血尿(16例,占11.7%)为主;40.1%(5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维生素K治疗。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前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可能涉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日剂量、疗程,患者年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以及联合应用干扰凝血的药物。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 范丽萍 徐慧钰 孔祥文 颜耀东 孙慧媛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
相关作者
林德贵 作品数:567 被引量:701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犬猫 乳腺肿瘤 病理诊断 病例分析 宠物 薛鸿林 作品数:90 被引量:79 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病例分析 药学监护 药师参与 谢诚 作品数:164 被引量:532 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病例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华法林 王卓 作品数:409 被引量:1,389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血药浓度 朱建国 作品数:104 被引量:267 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病例分析 比阿培南 卫生技术评估 药品不良反应 蒙特卡洛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