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11 篇“ 病例-对照研究 “的相关文章
血清铁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巢式病例 -对照 研究 目的: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过量的活性氧簇(ROS),诱导机体的氧化应激,损害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糖耐量异常。血清铁蛋白(SF)可反应体内铁负荷水平,因此本文探究SF在妊娠期间的变化及其与妊娠糖尿病(GDM)和血糖... 覃珍华关键词:铁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氧化应激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专家共识法制定中医药领域病例 -对照 研究 技术规范的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专家共识方法形成中医药领域病例 -对照 研究 技术规范的基本条目,以便制定该技术规范详细文本。方法参考国际认可的方法学指南或技术规范的制定流程,采用Delphi法,以问卷形式对全国范围内44位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咨询调查。结果三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3.3%、86.4%和86.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5和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56、0.349和0.422。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性和协调程度均较高。关于如何测量中医证候、体质、时点以及选择新发病例 方面是专家共识意见较多的条目。结论中医药领域的病例 -对照 研究 应注意涉及到中医特色方面。初步形成的技术规范草稿涉及研究 设计和报告阶段,将有助于此类研究 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的提高。 刘澳林 欧阳文伟 温泽淮 温泽淮关键词:中医药 病例-对照研究 德尔菲法 植物性饮食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病例 -对照 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植物性饮食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基于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基线数据,该队列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青铜峡市和平罗县进行招募。采用性别、年龄、居住地1∶1成组匹配的病例 -对照 研究 ,选择病例 组和对照 组各585人。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和膳食调查,使用膳食频率调查数据计算植物性饮食指数反映植物性饮食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植物性饮食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植物性饮食指数进行百分位数分组。结果 调整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民族、身体活动水平、总能量摄入、个人习惯、疾病史因素后,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总植物性饮食指数中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了71%(OR=1.71,95%CI 1.12~2.62),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指数中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糖尿病风险降低了43%(OR=0.57,95%CI 0.40~0.80),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指数高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了42%(OR=1.42,95%CI 1.03~1.97)。结论 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杨舒舒 张亚娣 薛艺璇 李晴晴 李小霞 赵燚关键词: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 -对照 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病例 -对照 研究 探索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PABC)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烟台市毓璜顶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8月57例PABC患者作为PABC组,根据年龄按1∶1频数匹配同期来我院查体的5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 组,对比两组的月经生育史、二手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AB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妊娠年龄、初潮年龄与首次妊娠年龄的间隔、流产史、二手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与PABC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潮年龄与首次妊娠年龄的间隔(OR=1.461,95%CI:1.006~2.122)、流产史(OR=2.775,95%CI:1.109~6.942)、二手烟史(OR=2.857,95%CI:1.111~7.351)、恶性肿瘤家族史(OR=5.424,95%CI:1.215~24.212)是PAB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潮年龄与首次妊娠年龄的间隔、流产史、二手烟史及恶性肿瘤家族史是PAB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识别PABC高危人群,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和诊疗措施。 谢岩桀 曲妮娜 刘核秀 毕梦露 曹小丽颅脑损伤继发革兰阴性菌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经验性抗菌治疗药物的选择:回顾性病例 -病例 -对照 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MDRGNB)肺炎的危险因素,考察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的菌种构成和耐药性,为经验性抗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呼吸道GNB阳性情况,将继发GNB肺炎的患者纳入病例 组,将无肺部临床感染指征或非GNB所致肺炎的患者纳入对照 组。对于继发GNB肺炎的患者,依据病原菌耐药性将病例 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即MDRGNB感染组和非MDRGNB感染组,形成病例 -病例 -对照 的分组模式。对比病例 组与对照 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显著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MDRGNB感染和非MDRGN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分别考察两个病例 组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共纳入188例研究 对象,其中对照 组113例,MDRGNB感染组48例,非MDRGNB感染组27例。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亚低温治疗(OR=6.380,95%CI=1.838~22.146,P=0.004)是非MDRGN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亚低温治疗(OR=5.419,95%CI=2.030~14.465,P=0.001)、机械通气时长(OR=1.095,95%CI=1.003~41.196,P=0.043)和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OR=2.900,95%CI=1.137~7.397,P=0.026)是MDRGN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非MDRGNB组共检出31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5.16%)。MDRGNB组共检出55株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32.7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非MDRGNB组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替卡西林/棒酸的敏感率低于80.00%,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大于80.00%。MDRGNB组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5.45%和10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30.00%。结论亚低温治疗与非MDRGNB感染和MDRGNB感染相关,机械通气时长和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MDRGNB感染相关。非MDRGNB感染组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对于MDRGNB感染 王升 杨金兰 胡伟 刘如品 芦乙滨关键词:颅脑损伤 革兰阴性菌 多重耐药菌 加味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痰热蕴肺证)的系列单病例 随机对照 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价加味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系列单病例 随机对照 试验(N-of-1试验)的方法,选取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辨证属于痰热蕴肺证的患者,在一个治疗周期内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试验期治疗用加味苇茎汤,对照 期治疗用西药氨溴索片,期间设置洗脱期,试验期和对照 期的用药先后顺序按随机化方式决定,以目测模拟尺测量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记录24 h痰量和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并观察研究 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 25.0、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入组前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试验期和对照 期治疗前后的症状得分、24 h痰量和CAT评分对比,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临床差异和统计学差异。结果共有9例患者入组,最终纳入分析的治疗轮次为16次。试验期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咳嗽、咳痰、痰液颜色、胸闷胸痛、口苦口干、乏力疲倦等症状,24 h痰量和CAT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和对照 期中医证候总积分、痰液颜色评分、胸闷胸痛评分和24 h痰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试验组较对照 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未出现与试验方法或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加味苇茎汤能综合改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总体疗效优于西药氨溴索,且安全性良好。 刘城鑫 赵泽铤 梁慧秋 刘晓芳 黄秀芳 刘小虹 詹少锋 黄慧婷 江勇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加味苇茎汤 上海2~6岁肥胖/超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病例 -对照 研究 2024年 [背景]多项研究 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上的变化与肥胖关系密切,但儿童研究 较少,且研究 结果受到种族、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目的]在上海市2~6岁儿童人群中进行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观察肥胖/超重与正常体重儿童之间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特点及物种差异,探讨肥胖/超重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关联。[方法]采集上海市74例2~6岁儿童粪便样本,其中肥胖/超重18人,男性6人,女性12人(男女比例为1∶2);正常体重56人,男性18人,女性38人(男女比例约为1∶2)。提取粪便样品中细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采用Naive Bayes算法对扩增子序列变异(ASV)的代表序列及丰度信息进行物种分类学分析(门、纲、目、科、属、种)、群落多样性(Sobs指数、Shannon指数、Shannoneven指数、Coverage指数、PD指数、主坐标分析)分析等。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P值多重检验校正、相似性分析检验等对两组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儿童肠道菌群组成分布特点及物种差异信息。[结果]共计完成74个粪便样本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质控和过滤,获得优化序列4905306条,得到1860个ASVs。对ASVs进行多样性数据分析,得到8个分类学水平的物种注释结果889个。α多样性分析表明肥胖/超重儿童群落丰富度(Sob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Shannoneven指数)、谱系多样性(PD指数)均比正常体重儿童有所上升,但是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微生物物种组成组间差异不大,未见明显聚类。从门、目、科、属四种分类学水平上对74例样本进行物种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肠道菌群都存在一致的核心菌群结构,但是菌群组成有差异。两组间菌群组成差异表现在目、科、属这三个分类学水平上,其中厚壁菌门下的丹毒丝菌目丹毒荚膜菌科的丹毒丝菌属UCG003、链型杆菌属在OB_OW� 廖萍 严沁 张奕 何欣 朱佩云 齐健 刘茶珍 刘桐 施燕 王文静关键词:微生物菌群 儿童 超重肥胖 足月胎膜早破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巢式病例 -对照 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FPROM)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初次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其配偶作为研究 对象,将明确诊断为FPROM的孕妇纳入病例 组,按1∶3随机抽取同时期无FPROM的孕妇纳入对照 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可能与FPROM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医院的病历系统核对并记录妊娠结局。开展前瞻性巢式病例 -对照 研究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和探讨F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 FPROM发生率为24.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孕妇肥胖、吸烟、饮酒、不均衡饮食、进食槟榔、孕期未补充叶酸、孕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进行强体力活动、首次妊娠年龄大、不良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史、糖尿病史或瘢痕子宫史、多次进行宫腔操作、多胎、羊水过多、横位、胎儿头盆不称以及配偶肥胖、吸烟和饮酒均为FPROM的危险因素(P<0.05);而孕妇孕次少和产次少均为FPROM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FPROM的危险因素较多,为了有效减少FPROM的发生率,尤其需重视孕妇的孕期生活行为习惯,加强对孕妇及其配偶的卫生宣教和指导,促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伍高红 纪庆阳 史源 马飞 姜春明 朱雪萍关键词:足月胎膜早破 孕妇 孕早期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胆汁酸代谢及妊娠期糖尿病关联的巢式病例 -对照 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联,及胆汁酸代谢变化在其中的介导效应。方法 基于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采用巢式病例 -对照 研究 设计,于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间在南宁市共招募248名孕妇(病例 组=124,对照 组=124),测定其孕早期血清中8种微量元素浓度和31种胆汁酸水平。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和BKMR模型分析微量元素浓度与GDM风险之间的关联及联合效应;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与GDM相关的潜在胆汁酸生物标志物,再进一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特定胆汁酸水平与GDM风险之间的关联;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评估血清微量元素浓度与差异胆汁酸代谢物的关联;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评估胆汁酸在微量元素暴露与GDM的中介作用。结果 经混杂因素校正后血清钒(V)浓度与GDM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铬(Cr)、锰(Mn)、锌(Zn)、硒(Se)和钼(Mo)与GDM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均P<0.05)。通过OPLS-DA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牛磺胆酸(TCA)、甘氨鹅去氧胆酸硫酸(GCDCA-3S)、甘氨鹅脱氧胆酸-3-O-β-葡糖醛酸(GCDCA-3Gln)、甘氨熊去氧胆酸-3-硫酸(GUDCA-3S)、牛磺脱氧胆酸-3-硫酸(TDCA-3S)以及鹅脱氧胆酸(CDCA)可能是GDM的潜在胆汁酸代谢标志物(均P<0.05);多种微量元素浓度也与特定胆汁酸水平存在显著性关联(均P<0.05)。中介分析表明GCDCA-3Gln、TCA分别介导了血清Zn、Se与GDM风险的关联(均P<0.05)。结论 孕妇孕早期血清V、Cr等多种微量元素与其孕期GDM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且胆汁酸代谢变化可能先于GDM的发生,提示微量元素对孕妇胆汁酸特别是结合型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可能是影响GDM发生风险的机制之一。 李洁梅 伍莉 李娟华 覃宁 冯宝莹 彭阳 李涵关键词:出生队列 妊娠期糖尿病 胆汁酸 清热中药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项50例单病例 随机对照 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个体化方、个体化减清热方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评价清热中药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单病例 随机对照 试验方法,对5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进行3轮试验,每轮试验期和对照 期各4周。患者在试验期服用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方,对照 期服用个体化减清热方(在个体化方中去除清热中药),每一期服药3周,停药1周进行指标采集。主要结局指标为总体症状(Likert量表)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24 h痰量。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Meta分析评估不同方剂的个体及群体疗效差异。结果个体水平上,6例Likert量表评分、1例24 h痰量个体化方优于个体化减清热方(P<0.05)。群体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症状评分[MD=-0.10,95%CI(-0.13,-0.06)(P<0.01)]、CAT评分[MD=-0.48,95%CI(-0.86,-0.11)(P=0.01)]、24 h痰量[MD=-0.48,95%CI(-1.29,0.04)(P=0.07)]上个体化方均优于个体化减清热方。两种方剂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中药可减轻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但较不使用清热中药疗效提高程度有限。 王明莉 毛灵 訾素娜 张谊 张恩丝 王振伟 沈丽华 葛飞 杨佩兰 黄海茵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个体化治疗 清热中药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曾宪涛 作品数:315 被引量:4,665 H指数:3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循证医学 R软件 程序包 随机对照试验 徐新毅 作品数:5 被引量:62 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非特异性下腰痛 病例-对照研究 下腰痛 LOGISTIC回归 流行病学调查 王军 作品数:82 被引量:259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体外 N-三甲基壳聚糖 醇质体 酮洛芬 宋昕 作品数:133 被引量:539 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鳞癌 贲门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赵振宏 作品数:13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肺癌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多态性 人类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