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篇“ 病情动态“的相关文章
- 家庭协同干预与病情动态观察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影响
- 2025年
-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儿童较为多发,该病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可破坏患儿心肌结构,导致心功能衰退,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1]。临床多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动态观察,但患儿耐受情况较差,加上心智尚未完全发育,导致患儿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干预效果。家庭协同式干预是一种新型的照护模式,即对患儿家长行健康教育,允许家长参与患儿的生活干预(包括患儿整个住院期间),能够减少患儿负面心理状态,增加治疗依从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VMC患儿,观察其应用效果。
- 闫宗霜
- 关键词:情绪障碍
- 一种便于病情动态观察的痰液吸取计量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便于病情动态观察的痰液吸取计量器,包括支撑块、第一连接管和玻璃计量管,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支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拆装结构,支撑...
- 陈仪梅
- 一种病情动态观察手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情动态观察手环,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壳体的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上方设有保护机构,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带,环带的内侧壁上均设有若...
- 马大勇李景杨保林常静玲高颖谢颖桢
- 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正五聚蛋白3及肝素结合蛋白对肺结核患者病情动态演变的监测价值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正五聚蛋白3(PTX3)及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肺结核患者病情动态演变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组)、潜伏感染患者50例(潜伏感染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痰涂片培养法和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法诊断肺结核的准确性。比较3组对象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含量。将肺结核患者分为有空洞组和无空洞组,比较2组间血清PTX3和HBP含量及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的表达水平。所有初治肺结核患者均接受规范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含量,以及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法准确率为97.8%,高于痰涂片培养法的检测准确率(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中抗结核抗体显著高于潜伏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及蛋白含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空洞组肺结核患者血清中PTX3、HBP的含量显著高于无空洞组(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6个月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治疗3个月。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高,有助于初治肺结核的病情诊断,但对患者病情动态演变的监测价值不大。PTX3和HBP的表达是初治肺结核诊断和病情动态演变监测的敏感指标。
- 王玉婷张娟群玛吉
- 关键词:初治肺结核
- 危重症患者病情动态评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构建并初步应用危重症患者病情动态评分信息化系统,以优化危重症患者管理体系。 方法 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危急值、专家共识为基础筛选出3组55项风险因素植入信息化平台中,与医院信息数据系统对接,自主设计开发形成动态评分系统。该系统含有预警提示、临床决策2个模块,并由护理部制定操作规范纳入护理管理制度中,保障系统有效运作。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比较动态评分系统与MEWS预警评分系统对病情的识别度,以及动态评分系统实施前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结果 动态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95%CI为0.930-0.964),对于危重症患者病情有较高的识别度,与MEWS预警评分系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动态评分系统后,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8.61%,与应用前相比抢救成功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6,P=0.002)。 结论 动态评分系统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为护士提供信息化数据及临床决策一览表,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增强护士临床决策能力。
- 束嘉俊王金琪段霞陈光远刘贤亮陈蓓敏
- 关键词:危重症评分系统信息化预警
- 1991-2012年中国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被引量:34
- 2016年
- 为了明确1991-2012年中国地氟病病情动态变化,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991-2000年全国地氟病病情数据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2-2012年全国各省份地氟病病情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1)1991-2012年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有所下降(氟斑牙患病率下降11.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26%);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亦有下降(下降16.5%),但燃煤型氟骨症患病率却有明显增加(增加9.49%)。2)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最好地区是西北地区(氟斑牙患病率下降8.4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1%),东北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改善不显著。3)西部地区燃煤型氟中毒患病人数占全国80%以上,但西部地区的贵州和云南燃煤型氟中毒患病率有增加趋势(氟斑牙患病率分别增加5.71%和8.56%,氟骨症患病率分别增加3.54%和5.67%)。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氟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东北的饮水型地氟病和贵州、云南的燃煤型地氟病病情依然严重。
- 刘永林马培雒昆利李玲
-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
- 2005-2012年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病病情动态分析
- 2015年
- 目的了解实施《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后,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病病情的变化。方法利用2005-2012年《湖南省血防工作统计资料》年报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病人群病情、家畜病情资料。结果 2012年日本血吸虫病患病率与2005年比较下降了47.57%,2012年水牛日本血吸虫病阳性率与2005年比较下降了65.64%,均呈逐步下降趋势(P<0.001);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病率2012年与2005年比较呈现高年龄组患者增加趋势(P<0.001)。结论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病病情从2005年到2012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 来如意刘爱忠何永康郑茂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病情
- 阿坝州大骨节病区病情动态仿真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启动“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州政府于2007年在大骨节病区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入户详查,收集到占全州人口半数的44.3万余人的病情相关基本信息数据,囊括大骨节病患者38322人,占全州总数的93%。
- 杜川
- 关键词:大骨节病区动态仿真病情信息数据扶贫开发
-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分析及防治设想
- 目的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大骨节病的监测工作。方法2003年至2005年对贵德、兴海、班玛三县大骨节病区7~12岁的儿童进行X线拍片,分析病情。结果大骨节X线检出率贵德为21.52;,兴海为28.4...
- 关键词:大骨节病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陕西省淳化县大骨节病病情动态观察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掌握淳化县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县15个乡镇7~16岁在校学生及16岁以上人群进行临床普查,结合历史资料对病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05年临床普查16岁以上人群156772人,Ⅰ度及以上患者6449人,患病率为4.1%;普查7~16岁学生37314人,未检出新发病例,人群病情处于下降态势。结论:淳化县大骨节病已达到国家控制标准。继续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病情监测,积极探索病因是大骨节病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 王建荣张瑾祁文娟
- 关键词:大骨节病硒盐
相关作者
- 崔永光

- 作品数:41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病情监测报告 监测点 病情
- 王永强

- 作品数:43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监测点 病情监测报告 病情
- 王娇

-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病情调查 病情 成人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 张雪英

- 作品数:71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病情监测报告 监测点 儿童
- 万晓艳

- 作品数:81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克山病 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病情调查 病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