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7篇“ 病情进展“的相关文章
- 血清sFasL、MR-proADM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中区肾上腺髓质素(MR-proADM)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进展将其分为重症组(n=72)和危重症组(n=40);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0天后,根据患儿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89)与死亡组(n=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sFasL、MR-proADM水平与肺炎严重指数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死亡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对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重症组、危重症组患儿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4.738、181.025,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95、7.294,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asL水平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CURB-65、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均为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67、0.482、0.546,P<0.001),MR-proADM水平与SOFA、CURB-65、PSI评分也均为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23、0.541、0.57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酶(PCT)、C反应蛋白(CRP)、sFasL、MR-proADM水平升高均为重症肺炎患儿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22、1.648、1.931、1.873,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患儿预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00、0.935,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Z值分别为2.088、2.066,P<0.05)。结论血清sFasL、MR-proADM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且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转归的价值较高。
- 秦颖超路黎娟张晓英
- 关键词:可溶性FAS配体病情进展预后转归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探讨
- 2025年
-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探讨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依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及潜在类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分别命名为抑郁—体重减轻组、失眠组、高水平抑郁组,概率分别为28%、34%、38%;焦虑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分别命名为焦虑—紧张害怕组、失眠—交流障碍组、高水平焦虑组,概率分别为30%、26%、44%。进展组年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以及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高水平抑郁、高水平焦虑占比高于未进展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服药依从性差、未规律复诊、高水平抑郁、高水平焦虑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分别表现为抑郁—体重减轻、失眠、高水平抑郁以及焦虑—紧张害怕、失眠—交流障碍、高水平焦虑,且高水平抑郁、高水平焦虑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 许倩曹倩李琦肖段段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负性情绪病情进展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salusin-β、sNogo-B与病情进展及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可溶性神经突触生长抑制因子-B(sNogo-B)与病情进展及认知障碍(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124例为PD组,另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PD患者病情进展分为早期亚组(n=56)和中晚期亚组(n=68),再根据PD患者是否伴有CI分为PD-NCI亚组(n=52)和PD-CI亚组(n=7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Hoehn-Yahr分期对PD患者疾病进展进行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PD患者的认知功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与PD患者疾病进展及CI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对PD患者疾病进展和伴随CI的诊断价值。结果PD组患者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8.694/<0.001、7.923/<0.001);中晚期亚组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低于早期亚组(t/P=6.709/<0.001、7.059/<0.001);PD-CI亚组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低于PD-NCI亚组(t/P=6.062/<0.001、8.767/<0.001);PD患者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与病情进展及伴随CI呈负相关(salusin-β:r/P=-0.408/<0.001、-0.412/<0.001;sNogo-B:r/P=-0.403/<0.001、-0.406/<0.001);血清salusin-β、sNogo-B及二者联合诊断PD患者伴随CI的AUC分别为0.796、0.820、0.918,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salusin-β、sNogo-B单独预测的AUC(Z/P=3.702/<0.001、3.044/0.002)。结论PD患者血清salusin-β、sNogo-B水平较低,并随着疾病进展及伴随CI进一步降低,且两者联合诊断PD患者病情进展及伴随CI价值较高。
- 陆丽霞吴卫文王阳陈林赵君
- 关键词:帕金森病心血管调节肽病情进展
- 血清sFlt-1、TRAF6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进展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选取128例子痫前期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列为预后不良组(38例)和预后良好组(90例),归纳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验证血清sFlt-1、TRAF6对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TRAF6与SBP、DBP、UTP、PI、RI、S/D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指数、合并GDM、SBP、DBP、UTP、PI、RI、S/D、sFlt-1、TRAF6为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血清sFlt-1、TRAF6对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AUC=0.863、0.861)。结论动态监测sFlt-1、TRAF6能实现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 何战强董艳郦周琳娜
- 关键词: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 血清GH、8-OHd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激素(GH)、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5例HIE患儿,依据是否发生不良预后将其分别列为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归纳可导致HIE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HIE患儿血清GH、8-OHdG与其病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儿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的胎龄<37周、出生时体质量<3000g、头围<30cm、身高<50cm、脏器损伤数量≥2个、出生后10min的Apgar评分<4分、未在48h内接受治疗、合并氧化应激损伤、生长激素(GH)<10μg/L、Thompson HIE评分(TS)≥7分、核磁共振(MRI)影像评分>3分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脏器损伤数量≥2个、出生后10min的Apgar评分<4分、合并氧化应激损伤、GH<10μg/L、TS评分≥7分、MRI影像评分>3分为导致HIE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经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HIE患儿的血清GH与HIE患儿的TS、MRI影像评分负相关(P<0.05);血清8-OHdG与HIE患儿的TS评分、MRI影像评分正相关(P<0.05)。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血清GH对HIE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51%、80.27%,截断值为29.89μg/L,AUC为0.862;血清8-OHdG对HIE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33%、78.28%,截断值为51.69pg/mL,AUC为0.859。结论:血清GH与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血清8-OHdG与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动态监测血清GH、8-OHdG水平变化能实现对患儿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
- 苏耀迪冯园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羟基脱氧鸟苷病情进展不良预后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UPCR、FDP/D-D、IMA变化对病情进展影响及联合检测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随访中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FDP/D-D)、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变化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及联合检测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05例H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54例,子痫前期组51例,根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不良组33例和良好组72例。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子痫前期组患者的基线和病情进展时的UPCR、FDP/D-D、IMA水平,同时比较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线UPCR、FDP/D-D、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UPCR、FDP/D-D、IMA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线UPCR、FDP/D-D、IMA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基线、病情进展时的UPCR、FDP/D-D、IMA[(53.00±12.83)mg/mmol、4.09±1.3、(126.38±22.79)U/mL,(92.79±21.55)mg/mmol、4.94±1.58、(165.11±28.84)U/mL]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15.25±3.70)mg/mmol、3.15±1.00、(108.67±16.40)U/mL,(80.45±19.26)mg/mmol、4.26±1.13、(131.00±23.25)U/mL],且两组患者病情进展时的UPCR、FDP/D-D、IMA明显高于基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患者的基线UPCR、FDP/D-D、IMA分别为(54.95±18.78)mg/mmol、4.82±1.03、(149.00±22.31)U/mL,明显高于良好组的(23.80±7.55)mg/mmol、3.06±0.79、(102.73±19.5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UPCR(OR=1.129,95%CI:1.066~1.195)、FDP/D-D(OR=1.188,95%CI:1.114~1.267)、IMA(OR=1.082,95%CI:1.009~1.160)均是妊娠结局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基线UPCR、FDP/D-D、IMA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Z=3.414、3.168、3.415,P<0.05)。结论基线UPCR、FDP/D-D、IMA均是HDP病情进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
- 李亚南梁晓娜杜琳才琳琳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缺血修饰白蛋白病情进展
- 入院时NIHSS评分联合血浆Copeptin、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展评估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血浆和肽素(Copeptin)、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病情进展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IS患者90例进行研究,依据入院NIHSS评分分为轻中度组(≤15分,n=67)和重度组(>15分,n=23),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为健康组。比较NIHSS评分、血浆Copeptin、D-二聚体水平差异,分析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AIS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分析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ROC分析Copeptin和D-二聚体对AIS患者病情进展的评估价值。结果AIS组和重度组患者NIHSS评分和Copeptin、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组和轻中度组(P<0.05);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AIS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和D-二聚体水平是AIS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Copeptin和D-二聚体评估AIS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933、0.969,联合诊断的AUC为0.988,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82.09%。结论AIS患者病情进展的血浆Copeptin、D-二聚体水平较高,与入院NIHS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是病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卢克红
- 关键词:NIHSS评分和肽素D-二聚体病情进展
- 肾病综合征患儿EB病毒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EB病毒(EBV)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两者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NS患儿79例纳入NS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9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对照组、NS组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S组EBV-DNA载量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根据激素敏感情况将NS患儿分为敏感组、抵抗组,根据是否复发将患儿分为未复发组、复发组、频繁复发组,比较各组EBV-DNA载量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组EBV-DNA、EBV抗体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M抗体(VCA-IgM)、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G抗体(VCA-IgG)阳性率,以及EBV-DNA载量、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4.674~28.535之间,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显示,NS组EBV-DNA载量与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表现为正相关性(r=0.595,P<0.05),与CD3^(+)、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4^(+)/CD8^(+)比值表现为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2、-0.557、-0.657,P<0.05);与敏感组比较,抵抗组EBV-DNA、抗VCA-IgM、抗VCA-IgG阳性率,以及EBV-DNA载量、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2.194~6.254之间,P<0.05);未复发组、复发组、频繁复发组的EBV-DNA、抗VCA-IgM、抗VCA-IgG阳性率,以及EBV-DNA载量、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依次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4^(+)/CD8^(+)比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F值介于7.595~31.882之间,P<0.05)。结论EBV感染、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肾病综合征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 陈玉婷张诗海张晨宇袁春艳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EB病毒淋巴细胞亚群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未合并器官衰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4例,合并器官衰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PCT、白细胞介素-6(IL-6)、CRP、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MAP组,PA水平低于MA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789、0.757、0.953,灵敏度分别为0.750、0.708、0.708、0.958,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4、0.271、0.912(均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PCT、CRP、PA水平联合检测预测SAP的发生有较高价值。
- 李宗倍安宏超吴畏许臣李华志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急性胰腺炎
- VILIP-1、TSH、UACR与脑小血管病的病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促甲状腺激素(TSH)、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脑小血管病(CSVD)病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144例CSVD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白质高信号Fazekas量表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CSVD患者是否合并CI将观察组分为合并CI组和未合并CI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VILIP-1、TSH水平,采用HEX DEM检测仪检测各组尿清蛋白、肌酐水平,并计算UACR。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生物标志物水平;比较不同病情CSVD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SVD患者VILIP-1、TSH水平及UACR与CSVD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比较合并CI组和未合并CI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LIP-1、TSH、UACR对CSVD患者发生C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VILIP-1、TSH水平及UA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以及VILIP-1、TSH水平及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I组和未合并CI组年龄、发病时间、VILIP-1、TSH水平及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SVD患者VILIP-1、TSH水平及UACR与CSVD病情进展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发病时间过长,以及VILIP-1、TSH水平及UACR升高均为CSV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ILIP-1、TSH、UACR联合检测预测CSV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大于VILIP-1、TSH、UACR单独检测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82、3.274、3.685,P=0.001、0.009、0.004)。结论CSVD患者VILIP-1、TSH水平及UACR与CSVD的病情进展及
- 侯春寒夏红英王建宇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 张化冰

- 作品数:93被引量:40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肾病 病情进展 基因突变
- 张永宏

- 作品数:226被引量:722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人基因组
- 刘卫国

- 作品数:200被引量:80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 非运动症状 初诊 帕金森
- 陈新月

- 作品数:335被引量:1,628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研究主题: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乙型 慢性丙型肝炎
- 罗向霞

- 作品数:171被引量:5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 糖尿病肾病 家猫 多焦视网膜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