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7篇“ 病机演变“的相关文章
- 基于络病理论与“主客交”学说探讨黑棘皮症病机演变与治疗方法
- 2025年
- 络病理论与“主客交”学说相互贯通,二者均与血脉密切相关。黑棘皮症的皮损症状是由血络与气络瘀阻不通导致,也是“主客交”的一种持续状态。文章基于络病理论与“主客交”学说,阐述黑棘皮症“因虚感邪、邪入于络、络脉瘀阻、络瘀成毒”的病机演变过程,并据这一过程提出黑棘皮症的治疗方法,即补虚以通络、化瘀以畅络、解毒以活络,以期为中医辨治黑棘皮症提供新思路。
- 何吉甜王上熊斌
- 关键词:黑棘皮症络病络脉瘀阻
- 从气津血探讨胃“炎-癌”转化全周期病机演变
- 2025年
- [目的]从《黄帝内经》气、津、血三者关系出发,探讨胃“炎-癌”转化全周期病机演变过程,为干预胃“炎-癌”转化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医籍进行文献梳理,对胃“炎-癌”转化全周期病机演变进行探析;针对胃“炎-癌”转化不同阶段,总结现代医家中医治疗方案。[结果]肝郁气滞、津液不足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气不足、津亏血瘀、瘀久蕴毒、瘀毒互结是胃“炎-癌”转化的关键病机。干预胃“炎-癌”转化过程早期需强调疏肝理气,中期以益气健脾为主,中晚期强调养阴活血,末期以益气化瘀解毒为重。[结论]气津血互累的病机要素在胃“炎-癌”转化全周期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基本方法,且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
- 傅宇斐胥刘一胡雪琴梁玮钰姜涛张光霁
- 关键词:化瘀解毒
- 从“络损-络滞-络毒”病机演变探讨肺结节辨治思路
- 2024年
- 从络病理论总结肺结节辨治思路。认为肺结节的发生、发展到恶变的病机演变主要经历正损(络损)、结形(络滞)、恶变(络毒)三个阶段,核心病机分别为气阳不足,肺虚络损;痰瘀凝聚,络滞郁痹;阴结蕴热,络毒亢变;辨治原则主要有益气扶正,温阳通络;化痰祛瘀,散结通络;养阴润肺,解毒通络。并分别从虫类药、藤类药、辛味药、通补药进一步探讨通络药在肺结节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为肺结节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 郁文越朱佳
- 关键词:络病理论肺结节病机演变辨治思路
- 运用伏邪理论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演变
- 2024年
-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发生慢性胃炎最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幽门螺杆菌隐匿致病的特点与中医伏邪理论有相通之处。文章通过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将传统望闻问切与现代科学诊疗技术相结合,整体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演变及预后转归。最终将其归纳为:以邪伏不发、湿阻气机为始,发而显微、湿郁化热为渐,痰瘀入络、邪显成巢为著;并探讨疾病各阶段诊断可能存在漏诊误判的情况发生。以期为提高中医临证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 张杨毅林振文李灿东陈凌琦
- 关键词:伏邪理论慢性胃炎病机演变
- 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病机演变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下,基于中医古籍挖掘与整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进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AS性疾病病机演变全过程,即预病状态→已病状态→病复状态。系统阐释在AS性疾病中“心”与“肝”状态失衡是导致疾病进展或骤变的主要因素,“郁-痰-瘀-毒-虚”的病理特点,并逐一对病理特点进行中西医的发病机制诠释,五者在疾病中不仅可以单一存在,而且可以相互兼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是“郁”是“痰-瘀-毒-虚”进一步病变的基础。以肝郁心虚、心脉遏滞;肝心失司、心脉瘀阻;肝心失和、瘀毒虚互结等中医内涵揭示AS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张颖王华文于游张欢段盈竹郭鹤梁健左欣蕾于睿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 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风动”病机演变规律探讨
- 目的:比较并分析以震颤为主型(Tremor Dominant,TD)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探究“风动”病机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
- 费楠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脏腑辨证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伏毒病机演变及辨治
- 2024年
- 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机演变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邪伏初期,病机潜伏;伏毒积聚,病情渐显;邪毒致损,病势凶猛;因损致虚,病程迁延。根据伏毒病机演变过程对SLE进行辨治:邪伏阶段表现为伏湿郁热,方用三仁汤加减;毒发阶段表现为热毒炽盛,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毒损阶段表现为毒损脏腑,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正虚阶段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方用燮理十全膏加减。
- 张祎谢志军黄琳王俏李海昌温成平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阴阳毒伏毒病机演变
- 基于“方证相应”思路辨析克雷伯杆菌肺炎的病机演变被引量:1
- 2024年
- 克雷伯杆菌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初期、进展期和恢复期,所用基本方分别为银翘散、清金化痰汤、麦门冬汤。从“方证相应”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发现克雷伯杆菌肺炎初期属于外感风热袭肺证,以风邪为主;若失治或误治,则转为内陷痰热壅肺证,以热邪为主;后期则以正气亏虚为主,出现气阴两虚等虚证。因此邪实正虚是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基本特点,其主要涉及的中医因素有风、热、痰、毒、瘀、虚等。临床治疗方面,要根据方证的变化而选用相应的方剂,适时调整,综合施治。“方证相应”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而选用与之相符的方剂,不受病名或病因的限制,重视抓住主证,是中医药治疗耐药克雷伯杆菌肺炎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 李露岳广欣李东影任星张继丹刘爽王毅
- 关键词:方证相应克雷伯杆菌肺炎病机演变
-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合并症的病机演变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其并发症的病机演变规律。COPD的主病之脏为肺,同时与脾、肾、心、肝等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可致他脏之病。COPD患者反复外感后,可导致肺气亏虚,痰湿内生。痰留肺间致本脏传变而出现支气管扩张、肺癌;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血瘀阻则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肺气亏虚,子病犯母,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则致胃食管反流病;肺气郁滞,肝失疏泄则致焦虑、抑郁等情志病;肺虚及肾,肾精亏虚,骨软无力则致骨质疏松;肺脾肾虚,呼吸不利,气道肌肉失养则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胀病久,肺脾肾阴津亏损,燥热内盛则为消渴。临床治疗COPD应首先注意筛查其合并症,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综合调理全身脏腑以防治COPD合并症,提高临床疗效。
- 徐运升黄楚栓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五脏相关病机演变
- 基于“气-血-神”病机演变探讨中医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
- 2024年
-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asthenia,CN)是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征。其发病多是由过度焦虑、紧张、惊吓或者精神创伤等因素对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影响所引起。CN患者不仅因为心血管症状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不良情绪并存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而且长期CN还能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于CN的病因众多,机制复杂,目前现代医学对CN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对CN的治疗还未形成较系统的诊疗体系。中医的“气-血-神”的病机演变理论与CN的病理过程不谋而合,启示在临床上辨证论治,调气、行血、安神均不可偏废。据此,该文从“气-血-神”病机演变切入,将CN的病机分为气郁化邪则神扰、气血不行则神乱、气血无源则神散以探讨CN的病机演变规律,引申和梳理了气血失和影响心神而诱发CN的病理过程。文中根据气、血、神三者之间的联系,从理气解郁以安神、调气化瘀以宁神、益气养血以养神3个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CN的诊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CN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支持,亦为其丰富了的诊疗方向,同时还归纳并总结了调气、治血、安神之类中医方药治疗CN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的科学性并挖掘其优势,拓宽用药思路,为CN诊疗提供进一步的启示和指导,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
- 姜雷朱翠玲吕贵英岳朝冲宋淼豫
- 关键词:气郁血瘀病机演变
相关作者
- 张伟

- 作品数:4,977被引量:16,531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 香菇
- 刘清泉

- 作品数:681被引量:5,555H指数:3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中医 中医药 流行性感冒 中医证候
- 李灿东

- 作品数:722被引量:3,805H指数:30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证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证素
- 黄岩杰

- 作品数:134被引量:62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儿童 茜草炭 中药
- 孙轶秋

- 作品数:146被引量:7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治疗小儿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丹芍颗粒 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