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篇“ 病株率“的相关文章
一种植物病株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植物病株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植物遥感数据和拔节期植被覆盖度;根据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植物遥感数据,确定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初始预测时间;获取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每日气...
肖颖欣董莹莹黄文江刘林毅
增施固体土壤改良剂对烤烟经济性状和黑胫病病株的影响
2024年
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控制烤烟黑胫病,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研究了高效剂型(固体+液体)及剂量(0、1500、2250和3000 kg/hm^(2))对烤烟(Y87和K326)经济性状和黑胫病病株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并确定最佳施用量。盆栽试验发现,相较于液体剂型改良剂,固体改良剂可显著降低烟株黑胫病发生,增加干物质累积及烟叶农艺性状,实现增产增收,最佳处理为对Y87品种施加3000 kg/hm^(2)固体改良剂。田间试验显示,不同施用量的固体改良剂均可降低2个烤烟品种的病害,提高干物质积累和烟叶经济性状,且在3000 kg/hm^(2)处理下最为显著。2个品种的烤烟黑胫病的病株随着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可分别降低病株12.8%~52.0%(Y87)、11.9%~51.9%(K326)。此外,增施土壤改良剂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烟叶产量12.20%~19.76%(Y87)、9.93%~18.24%(K326),产值分别增加29.17%~37.79%(Y87)、12.83%~36.51%(K326),提高优质烟叶比例,最终提高经济效应。综上,建议种植烤烟Y87品种并施加3000 kg/hm^(2)的固体土壤改良剂,能够获得最佳效益。
柴云霞方亮李园园耿少武布云虹刘羿男周贵贤段雯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烤烟黑胫病
一种植物病株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植物病株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植物遥感数据和拔节期植被覆盖度;根据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目标植物遥感数据,确定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初始预测时间;获取多个像元区域分别对应的每日气...
肖颖欣 董莹莹 黄文江 刘林毅
一种基于病害流行机理的水稻纹枯病病株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病害流行机理的水稻纹枯病气象预测方法。目前水稻纹枯病预测的其它方法大多基于统计分析,仅能对病害年际发生情况进行整体预测,普遍无法给出关于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预测结果。本发明如下:一、建立病株预测模...
张竞成张雪雪田洋洋张静文王斌陈冬梅黄然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病害流行机理的水稻纹枯病病株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病害流行机理的水稻纹枯病气象预测方法。目前水稻纹枯病预测的其它方法大多基于统计分析,仅能对病害年际发生情况进行整体预测,普遍无法给出关于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预测结果。本发明如下:一、建立病株预测模...
张竞成张雪雪田洋洋张静文王斌陈冬梅黄然
文献传递
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和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玉米自交系桂39722是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配、多抗玉米自交系.是2012年通过广西审定的玉米单交种桂单0810的母本:研究和探讨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可为桂39722优质高产繁殖及桂单0810优质高产制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在广西农科院明阳基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7个种植密度处理(57000株/hm^2、63000株/hm^2、69000株/hm^2、75000株/hm^2、81000株/hm^2、87000株/hm^2、93000株/hm^2),4次重复对桂39722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桂39722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密度达75000株/hm^2(5000株/亩)时,产量最高5662.95kg/hm^2(377.53kg/亩).以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空秆、感病株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产量、株高、穗位高、秃尖长、空秆、青枯病和纹枯病呈显著正相关效应,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效应:产量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效应,但不显著。【结论】综合产量及千粒重、感病株等因素,桂单0810制种时母本的最佳制种种植密度为72000~78000株/hm^2(4800-5200株/亩);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不仅可确保桂单0810的制种产量,而且可确保其种子生产质量。实践表明:当桂单0810制种时母本的种植密度为70695~80535株/hm^2(4713~5369株/亩)时,平均产量达6141.45kg/hm^2(409.41kg/亩)。
苏义成文仁来田树云何静丹苏月贵何雪银黄开健程伟东张述宽滕辉升何懿谢太理谢尚宏季娟
关键词:种植密度性状
应用病株划分水稻纹枯病病级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首先阐述了应用病株划分水稻纹枯病病级的方案:1级〈40%;2级40.1%-60%;3级60.1%-70%;4级70.1%-80%;5级80.1%~90%;6级〉90%。然后根据其病级划分的依据、适用范围以及各病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等3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病级间对水稻结实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该分级方案是科学的。比较使用病情指数、病丛病株3种病情分级方案的优缺点,可知应用病株划分法能及时、快速、准确地对病情作出判断,更适用于防控实践,而病丛不宜再作为病级的划分依据。文章根据6a60组调查数据,建立起水稻纹枯病病株(X)对水稻结实(Y1)和千粒重(Y2)的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102.5328—0.3422X;Y2=28.1856—0.0327X。
邱玉秀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病级病株率
田阳县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病株关系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2013年
依据田阳县2002-2012年水稻纹枯病观测田的病情系统调查记载表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00对数据,构建了病情指数y与病株x数学预测模型y=0.2919x-0.1478(%,0率。
方玉荣谭海文黄永山李春丽廖有战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病株率数学模型
玉米自交系Sn-8-1-1的产量、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玉米自交系Sn-8-1-1是广西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苏湾种质基础的优质、高产、抗病、高配玉米自交系,研究Sn-8-1-1的产量、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可为高产优质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在广西玉米研究所进行7个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Sn-8-1-1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密度达78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5725.65kg/hm2),以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空杆、感病株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种植密度为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空秆、感病株均为不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长、穗粗为显著负相关;与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为不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P1→y=0.8949)>穗行数(P4→y=0.6073)>行粒数(P5→y=0.4610)>千粒重(P6→y=0.3222)>空秆(P7→y=0.2760)>穗粗(P3→y=-0.3469)>感病株(P8→y=-0.4117)>穗长(P2→y=-0.9712)。综合产量及千粒重、感病株等因素,南泥湾18的最佳制种种植密度为78 000株/hm2;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可确保南泥湾18的制种产量及质量。
田树云苏月贵何雪银文仁来
关键词:果穗性状种植密度通径分析
线辣椒、小麦间套对线辣椒受光和病毒病感病株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定点、定时观测,对线辣椒、小麦共生期间线辣椒冠层所接受的直射光时间、直射光和散射光强度进行了观测,同时对间套和单作下线辣椒病毒病感病株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西走向带型线辣椒所接受的直射光时间几乎为南北走向带型线辣椒接受直射光时间的2倍;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共生期间的线辣椒接受的散射光强度虽然明显低于直射光强度,但在晴天或多云情况下,散射光的强度基本可以满足线辣椒光合需要;线辣椒、小麦间套可以明显降低线辣椒病毒病感病株
赵尊练史联联许蒙阎玉让郭建伟
关键词:线辣椒间套光照强度病毒病

相关作者

黄丽丽
作品数:548被引量:2,571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树腐烂病菌 小麦 条锈菌 小麦条锈菌 苹果树腐烂病
崔一平
作品数:97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柑橘 柑橘木虱 柑橘黄龙病 吡唑醚菌酯 农药
康振生
作品数:708被引量:3,457H指数:3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条锈菌 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
张竞成
作品数:104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纹枯病 植被指数 病害 光谱 酸度
郭延虎
作品数:18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蚕桑园艺工作站
研究主题:葡萄 猕猴桃 发病株率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