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1篇“ 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文章
- 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24年
- 丙型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95%以上的患者可根除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受到年龄、性别、肝纤维化、糖尿病、肝脂肪变、饮酒和遗传因素等影响,成为肝癌高危人群。因此,如何识别和预测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本文通过系统综述丙型肝炎患者SVR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肝癌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识别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风险人群提供依据。
- 许姗姗仇丽霞柳雅立张晶
- 关键词: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肝肿瘤
- 恩替卡韦片与艾米替诺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艾米替诺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病毒学应答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于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就诊的6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30例。治疗A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治疗B组接受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生物化学应答情况及病毒学应答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治疗A组的70.00%(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B组低于治疗A组(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且治疗B组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响应率分别为83.33%、86.67%,高于治疗A组的60.00%、63.33%(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恩替卡韦治疗相比,艾米替诺福韦治疗在提高CHB患者疗效、改善病毒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提高生物化学应答与病毒学应答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 谢建清黄映郭惠惠王培榛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分散片疗效
- 基于肝活检比较肝硬度值和血清学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人群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基于肝病理Scheuer评分比较肝硬度值(LSM)和血清学模型对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MVR)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86例符合MVR且丙氨酸转氨酶正常、Scheuer评分G<2的CHB患者,收集并计算患者LSM及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S指数、AGAP评分、King's指数、Forns指数等。根据肝活检Scheuer评分分组:轻微纤维化组35例(1≤S<2)、显著纤维化组41例(2≤S≤3)、进展期纤维化组10例(3
学模型之间Spearman相关性研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LSM与各血清学模型对S≥2及S≥3的诊断效能,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LSM和血清学模型对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者无创纤维化指标基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外,LSM和血清学模型与Scheuer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LSM相关性最大(rs=0.615,P<0.001)。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AUC分别为0.818、0.887,均高于血清学模型,尤其S≥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AP评分+Forns指数+LSM-AUC(0.905)较LSM-AUC(0.88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在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组AUC均高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组。结论 LSM诊断CHB-MVR患者纤维化效能高于各血清模型,尤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CHB-MVR患者评估作用更强。但LSM用于肝纤维化动态进展评估效能的稳定性需做更长期的队列研究验证。 - 张春霞王亮刘天府李娟刘元元裴志燕张岭漪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三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肝纤维化逆转将193例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分为肝纤维化逆转组(n=86)与无肝纤维化逆转组(n=107)。记录患者治疗后78周的病毒学应答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硬化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ALT、血小板计数(P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肝硬度值、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N端肽(PC-Ⅲ)水平。比较肝纤维化逆转组与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78周,219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为88.13%(193/219),ALT复常率为89.95%(197/219)。治疗后78周,患者血清HBV-DNA、ALT、PLT、AST、TbiL、APRI、FIB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8周,患者肝硬度值、血清Ⅳ-C、LN、HA、PC-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V-DNA、APRI水平及肝硬度值均高于肝纤维化逆转组,治疗前血清PLT水平低于肝纤维化逆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PLT水平低、肝硬度值高均为影响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苗亮贾春辉陈寒冬刁青谷志勇李旭丽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肝纤维化逆转
- 核苷(酸)类似物经治达病毒学应答的HBsAg小于1500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 陈冲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与临床终点事件被引量:4
- 2023年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终末期肝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地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结局。HBV DN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国内外指南将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作为CHB的基本治疗终点。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是服用强效的一线核苷(酸)类似物,仍有20%~30%的CHB患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长期维持CVR。研究表明,血清HBV DNA的持续或间断存在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CHB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发生风险高低密切相关,因此了解CHB患者不同病毒学应答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李兰清周静陈恩强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学应答肝硬化肝细胞癌
- 丙肝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与持续病毒学应答关系的研究
- 背景和目的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全球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估计全球约有1.8亿名慢性HCV感染者,如不加以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hepatocellularca...
- 黄硕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分析扶正化瘀胶囊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的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配,其中30例患者采取使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4周(治疗组);另30例患者不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血清学指标、肝脏硬度值、脂肪衰减值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1),脂肪衰减数值2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在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梁国才唐艳芳甘龙禹
- 关键词:持续病毒学应答丙型肝炎肝硬化扶正化瘀
-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持续病毒学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诊并接受入院规范化治疗的CHC患者104例,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45.6±11.2)岁。CHC诊断符合要求,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较DAAs治疗前后CHC患者各项指标变化,依据肝病状态分为慢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比较各CHC肝病状态治疗前后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值差异。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DAAs治疗前CHC患者WBC、PLT、ALT、AST及TBil分别为(5.0±1.2)×10^(9)/L、(142.6±36.6)×10^(9)/L、(62.0±13.7)U/L、(52.8±11.3)U/L及(21.5±5.2)μmol/L,与治疗后相比[(5.3±1.5)×10^(9)/L、(171.4±41.3)×10^(9)/L、(18.2±3.8)U/L、(21.6±4.1)U/L及(16.1±4.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s治疗前CHC患者APRI、FIB-4及LSM分别为(1.2±0.4)、(3.0±1.0)及(11.6±3.7)kPa,均显著高于治疗后[(0.4±0.1)、(1.7±0.7)及(7.3±2.0)kPa,P<0.05]。依据病史、检验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将CHC患者分为慢性肝炎(n=67)、代偿期肝硬化(n=22)及失代偿期肝硬化(n=15)等肝病状态。各CHC肝病状态APRI、FIB-4治疗前后变化值分别为(-0.4±0.1)、(-1.4±0.5)及(-1.9±0.9);(-0.4±0.2)、(-2.2±0.8)及(-4.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者LSM治疗前后变化值为(-2.3±1.0)、(-4.6±1.5)及(-9.5±3.8)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既往文献信息,与治疗前比较,慢性肝病患者治疗后LSM检测值降低>30%定义为LSM改善。以CHC患者DAAs治疗后LSM是否改善作为应变量(赋值0=未改善,1=改善),单因素分析得出治疗前ALT、AST、APRI与LSM改善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ALT、AST是DAAs治疗CHC患者LSM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应用DAAs治疗CHC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一旦HCV感染确诊,应尽早开展抗HCV治疗,阻止
- 严景全刘娟卢雪兰蓝云翠林占洲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肝纤维化
- 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奥比帕利与达塞布韦联合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以及病毒学应答情况,以期为临床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每日1次奥比帕利(奥比他韦/帕立瑞韦/利托那韦)25/150/100mg联合每日2次达塞布韦250mg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2周治疗,并随访至治疗结束后24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和治疗结束后24周评估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纳入的136例患者中,男性75例(55.15%),女性61例(44.85%),其中初治患者127例(93.38%),奥比帕利或达塞布韦经治患者5例(3.68%),干扰素经治患者4例(2.94%);肝硬化患者10例(7.35%)。随访至治疗结束后24周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失联情况,治疗第4周时、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均为100%(136/136)。共发现108次轻度不良事件。未出现导致停用研究药物的不良事件和死亡事件,且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异常情况判定与本研究药物无关。结论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率为100%,且安全性较高。
- 蔡晓娟汪美华毛莉萍薛红缪幼菡姚超朱晓红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
相关作者
- 魏来

- 作品数:584被引量:8,438H指数:3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型
- 陈新月

- 作品数:333被引量:1,615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研究主题: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乙型 慢性丙型肝炎
- 徐小元

- 作品数:382被引量:6,758H指数:4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硬化 SARS 丙型肝炎 诊疗指南 抗病毒治疗
- 成军

- 作品数:1,430被引量:5,878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基因 肝炎病毒 克隆
- 温晓玉

- 作品数:147被引量:1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病例报告 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 肝细胞癌 持续病毒学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