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篇“ 病理亚型“的相关文章
- 肺腺癌病理亚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肺腺癌病理亚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215例肺腺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病理亚型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胸膜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肿瘤TNM分期的增加,贴壁亚型逐渐减少,而微乳头/实体亚型逐渐增多。I期肺腺癌中,男性比例、吸烟比例、胸膜侵犯率、脉管侵犯率、年龄、肿瘤直径等随病理亚型进展而增高(P<0.05);在II期及以上肺腺癌中,男性比例、吸烟比例随着病理亚型进展而增高(P<0.05),但在胸膜侵犯率、脉管侵犯率、年龄、肿瘤直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直径(>3 cm)、含微乳头/实体成分、胸膜侵犯、脉管侵犯是浸润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而微乳头/实体亚型不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腺癌病理亚型与肿瘤大小、分期显著相关,含微乳头/实体成分是浸润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叶长琦熊延路刘姣孙茜齐晓迪许建荃韩勇辛少伟
- 关键词: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亚型
- CT联合AI定量参数评估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CT影像学与人工智能(AI)量化指标在高级别高阶肺浸润性腺癌(IA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第IA阶段的IAC患者,根据疾病级别将患者分成恶性程度较低组(80例)和恶性程度较高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征、AI定量参数以及联合模型,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两组肺小结节最大直径、肺窗实性成分最大直径、实性成分占比、分叶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程度较高组患者病灶的CT值和峰度高于恶性程度较低组患者,而标准差、偏度和熵低于恶性程度较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学特点与AI量化指标的结合可为临床ⅠA高级别IAC的无创性评价提供帮助。
- 白俊翔韩丹
- 关键词:CT特征病理亚型
- 不同病理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
- 2024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通常认为其预后较好、长期生存率高,但部分亚型相较于经典型PTC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更不理想的预后。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和鞋钉亚型为高侵袭性PTC亚型。实性/小梁细胞亚型和弥漫硬化亚型预后较差。滤泡亚型、包膜亚型、筛状-桑椹胚亚型和Warthin瘤样亚型预后较好。本文就不同病理亚型的PTC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雨欣郑笑娟黄昭铭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超声
- 153例肾细胞癌病理亚型形态学编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病理亚型形态学编码,提高形态学编码准确率。方法通过医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出院的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C64,且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变、嫌色肾细胞癌、髓质样肾细胞癌的病案共计153份。结果在153份病案中,编码员形态学编码错误的有86份,错误率为56.2%。错误占比分别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66.28%、乳头状肾细胞癌17.44%、嫌色肾细胞癌8.14%、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变5.82%、髓质样肾细胞癌2.32%。结论肾细胞癌病理亚型较多,形态学编码较为复杂,编码人员应主动学习最新的WHO肿瘤分类,掌握ICD肿瘤编码规则,提高临床知识储备,与临床医师和病理科的医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完善编码质控环节等方法提高编码准确率。
- 苏丽红林家荣郭孟玲蔡雪玉郑娟娟孙允宗王莹莹
- 关键词:肾细胞癌病理亚型
- 基于Nomogram模型鉴别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病理亚型明确的肺腺癌患者,将AIS和MIA归为第1组,IAC为第2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长径、短径及免疫组化Ki-67等临床医学特征差异,采用3D Slicer软件进行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通过LASSO算法对特征进行降维,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再采用R软件的rms工具包构建Nomogram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Nomogram模型鉴别肺磨玻璃结节病理亚型的效能。结果 1)性别、吸烟史、长径、短径及免疫组化Ki-67等临床医学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筛选7个CT影像组学特征:平面度、大依赖低灰度强调、小波变换LHL第十百分位、小波变换HLL第十百分位、小波变换最小值、小波变换均值及小依赖低灰度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肺磨玻璃结节病理亚型的Nomogram模型,训练集中AUC为0.863,准确率为87.9%,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91.1%;验证集中AUC为0.792,准确率为75.0%,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0.5%,可见此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对于预测肺腺癌浸润程度,Nomogram模型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一种鉴别手段。
- 王朝晖岳军艳
- 关键词:病理亚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癌且治疗前均接受过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各病理亚型肾癌患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肾癌病理亚型中的鉴别价值。结果pRCC和cRCC患者ADC值低于ccRCC患者(P<0.05);cRCC患者T1WI和T2WI平扫低、等信号占比高于ccRCC和pRCC患者(P<0.05),混杂信号占比低于ccRCC和pRCC患者(P<0.05)。pRCC和cRCC患者不均匀强化占比低于ccRCC患者(P<0.05),且cRCC患者不均匀强化占比低于pRCC患者(P<0.05);不同病理亚型强化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CC以重度强化为主,pRCC以轻中度强化为主,cRCC均为轻度强化患者;pRCC和cRCC患者皮质期、实质期、延迟期信号强度变化均低于ccRCC患者(P<0.05),且pRCC患者以上各期信号强度变化均低于cRCC患者(P<0.05)。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鉴别ccRCC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鉴别(P<0.05);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鉴别pRCC的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鉴别(P<0.05),灵敏度高于MRI平扫单项鉴别(P<0.05);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鉴别cRCC准确度高于单项鉴别(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存在差异,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鉴别肾癌病理亚型的价值较高。
- 张尧张彬
- 关键词:肾癌磁共振成像平扫病理亚型
- 薄层CT对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薄层CT对I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206例,根据组织病理学筛选结果将患者分为贴壁为主型组94例,非贴壁为主型组112例。两组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在肿瘤最大横截面处测量短径、长径、CT值;记录病灶位置、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果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在贴壁为主型组与非贴壁为主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贴壁为主型患者中分叶征比例和短径、长径均偏高,贴壁为主型患者中空泡征比例更高。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灶位置、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贴壁为主型组与非贴壁为主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对I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亚型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均P<0.05);上述指标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73)。结论分叶征、空泡征、短径、长径、CT值在不同病理亚型的I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间有明显差异,上述指标联合在病理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最高。
- 菅超
- 关键词:薄层CT病理亚型
- 超声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及病理亚型的相关性
- 2024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与其预后密切相关。PTC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RAF V600E突变、RET/PTC重排和RAS突变,既往研究证明,PTC的基因突变与其复发风险增加、术后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变差、生存期降低等有关。PTC病理亚型包括经典型、滤泡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靴钉型、弥漫硬化型、固体/小梁型、嗜酸细胞型、沃辛瘤样型、透明细胞型、梭形细胞型等,其侵袭性和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检测PTC基因突变和鉴别病理亚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超声具有无创、便捷和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是甲状腺癌诊疗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本文回顾了PTC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与超声表现的相关研究,以期在术前运用超声影像预测PTC基因突变和病理亚型,为PTC术前精准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 李惠霖张波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基因突变病理亚型
- 不同病理亚型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不同病理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07-01-2017-10-31在山东省肿瘤医院(192例)和淄博市第一医院(18例)接受靶向治疗(TKI)的210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91例,女119例;年龄<60岁86例,≥60岁124例.所有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均为19-Del或L858R敏感突变,病理类型为肺腺癌.根据病理亚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附壁型(19例)、腺泡型(150例)、乳头型(16例)、实体型(13例)和微乳头型(12例)5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体生存时间(OS).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估患者的PFS和OS,并制作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来探讨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10例患者中53例患者生存,157例患者死亡.中位PFS:附壁型组36.6个月,腺泡型组20.0个月,乳头型组16.0个月,实体型组5.0个月,微乳头型组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OS:附壁型组60.0个月,腺泡型组39.5个月,乳头型组58.0个月,实体型组12.0个月,微乳头型组41.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影响PFS多因素回归分析:与附壁型组相比,腺泡型组、实体型组和微乳头型组进展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腺泡型组:HR=1.72,95%CI为1.04~2.84,P=0.035;实体型组:HR=16.49,95%CI为7.50~36.24,P<0.001;微乳头型组:HR=2.27,95%CI为1.04~4.95,P=0.039).影响OS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与附壁型组相比,实体型组死亡风险是其的3.38倍,HR=3.38,95%CI为1.41~8.12,P=0.006.结论EGRF敏感突变患者TKI治疗后,腺泡型、实体型和微乳头型是无进展生存期预后不良的病理亚型,实体型是总生存期预后不良的病理亚型,可用于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
- 高强袁双虎
- 关键词:肺癌靶向治疗病理亚型
- 基于AI评估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性及病理亚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基于AI(人工智能)评估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上表现为磨玻璃样肺腺癌的浸润性及病理亚型。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GGN共205例,其中男79例,女126例,平均年龄59.87±11.49岁。根据病理浸润性可分为微浸润性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IA又根据病理亚型分为低危组(含有乳头、贴壁或腺泡型为主且没有微乳头亚型和实体亚型的成分)和高危组(含有微乳头或实体亚型)。AI自动提取结节CT形态学特征并采用密度直方图自动计算结节CT定量指标以综合评估危险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 经统计分析显示,GGN形态、垂直径、CT平均值是浸润性病变组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GGN垂直径预测浸润性的诊断效能最大;GGN的CT最小值、实性占比、毛刺征是IA中高危组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实性占比预测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 基于AI提取GGN的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指标有助于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及病理亚型的预测。
- 汪琼朱建国李海歌曹波唐继来
- 关键词:人工智能病理亚型
相关作者
- 赵绍宏

- 作品数:173被引量:2,047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 体层摄影术
- 武江

- 作品数:90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颞叶 手术治疗 颞叶癫痫 伽玛刀
- 李文玲

- 作品数:186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脑电图 伽玛刀 难治性癫痫 伽玛刀照射
- 金鑫

- 作品数:98被引量:5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肺腺癌 磨玻璃密度 视网膜色素变性 腺癌 CT表现
- 张伟华

- 作品数:15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胃癌 多态性 病理亚型 P53 Y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