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99篇“ 病理分期“的相关文章
前列腺癌血清SGK2及TK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2(SGK2)、胸苷激酶1(TK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治疗的132例前列腺癌患者(研究组)和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和研究组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SGK2及TK1表达水平,同时比较不同预后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SGK2及TK1表达水平和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GK2及TK1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GK2和TK1表达水平分别为(27.29±4.98)pg/mL、(4.85±1.17)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8±2.10)pg/mL、(1.19±0.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前列腺癌患者TNM分期增加,SGK2和TK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SGK2和TK1表达水平分别为(30.13±4.71)pg/mL、(5.57±1.23)p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4.18±4.28)pg/mL、(4.06±0.91)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SA、SGK2、TK1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分化程度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GK2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699(95%CI=0.609~0.79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22%、77.78%,血清TK1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741(95%CI=0.655~0.82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46%、73.02%,两者联合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844(95%CI=0.775~0.91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6%、71.43%,两者联合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更高(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SGK2和TK1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着前列腺
刘敬涛徐国良闫拥军
关键词:前列腺癌胸苷激酶1病理分期预后
彩超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疗效评估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彩超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转移及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同时观察彩超对患者诊疗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共6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彩超并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情况,观察患者彩超下相关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以分析彩超下相关血流参数与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或病理Ⅲ~Ⅳ期者其相关彩超血流参数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Ⅰ~Ⅱ期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检验,相关血流参数指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分期具有正相关性,P<0.05。经治疗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效果良好者彩超下相关血流参数指标均显著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结论:彩超血流参数对甲状腺癌患者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是甲状腺癌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检查方式。
赵欣然
关键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3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不同分为IA期组(163例)及>IA期组(139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肿瘤发现方式和肿瘤直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60岁、非体检发现及肿瘤直径>2 cm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健康科普教育,提高肺癌早期筛查率,让患者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
陈勇唐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影响因素
宫颈癌MRI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MRI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以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患者437例,回顾性分析MRI检查的影像表现,明确其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结果:在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中,临床分期(297/437)诊断准确率为67.96%。在所有接受手术前核磁共振诊断的宫颈癌患者中,除7名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在ⅠA期无明显提示外,患者在术前MRI分期病理分期的对比中,术前MRI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64%(383/437)。结论:在子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中,术前给予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整个过程安全、可靠、简便、快速,有利于提高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谢开琼方坤华黄小连
关键词:宫颈癌MRI影像表现临床病理
子宫内膜癌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检测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与癌抗原19-9(CA19-9)水平检测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比较、不同病理分期血清CA125、CA19-9水平,比较CA125、CA19-9单独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分析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III~IV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I~II期高;III~IV期患者血清CA19-9水平较I~II期低(P<0.05);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水平联合检测检出率94.19%较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水平单独检测检出率73.26%、69.77%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水平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CA19-9水平和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较高,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血清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显著负相关,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利于临床疾病鉴别、病情评估。
曾莉江立千包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血清糖类抗原125
血清人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微小RNA-210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人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微小RNA-210(miR-210)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TNM)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胃癌患者纳入癌症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比较癌症组与良性组,以及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血清PDCD5、ICAM-1、miR-210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DCD5、ICAM-1、miR-210表达与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0表达与血清PDCD5、ICAM-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组患者血清PDCD5表达低于良性组,血清ICAM-1、miR-210表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Ⅱ期组血清PDCD5表达水平高于Ⅲ期组,血清ICAM-1及miR-210表达水平低于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高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PDCD5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569,P=0.033);ICAM-1低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ICAM-1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826,P=0.016);miR-210低表达患者总存活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miR-210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8.188,P=0.004)。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TNM分期Ⅲ期、PDCD5、ICAM-1及miR-210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10表达与血清PDCD5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5),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DCD5表达水平降低,且TNM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低;胃癌患者血清ICAM-1及miR-210表达水平升高,且TNM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PDCD5、ICAM-1及miR-210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彭强沈祁祁余昌俊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胃癌临床病理分期预后
HE4、CEA和leptin表达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瘦素(leptin)表达水平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共计12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及经检查后为肺部良性疾病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各60例。对比三组患者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对比不同分期以及不同细胞分化程度患者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分析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与肺癌分期以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中HE4、CEA、leptin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Ⅰ~Ⅱ期组患者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组(P<0.05);高分化组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分化组以及低分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HE4、leptin和CEA水平与肺癌分期以及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表明,HE4、CEA、leptin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49、0.879以及0.958。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HE4、CEA和leptin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E4、CEA和leptin指标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
李振宁姗姗郭影叶美红宋源源
关键词:肺癌病理分期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肝胆期MR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纤维化临床病理分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胆期(HBP)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纤维化(HF)临床病理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Gd-EOB-DTPA增强MR检查并经病理/临床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240例患者资料,测量HBP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值(SIR1)及肝脏-脾脏信号强度比值(SIR2);提取并筛选HBP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信号强度比值(SIR)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SIR-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效能。结果 SIR1与SIR2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0.70及0.65~0.71。评估HF、显著HF、进展期HF及早期肝硬化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支持向量机(SVM)、SVM、轻量梯度提升机及K邻近法模型(验证集AUC分别为0.87、0.82、0.81及0.80)。SIR-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验证集上述HF临床病理分期的AUC分别为0.88、0.82、0.82及0.81。结论 基于GdEOB-DTPA增强HBP 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联合HBP SIR可提高评估其效能。
任毓凡胡根文钟淑媛吕嘉淇卢浩钧邹锦森李欣明全显跃
关键词:对比剂
基于炎症及糖类抗原125建立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及分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对术前子宫内膜癌(EC)病理分期及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2023年收治的214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集(134例)与验证集(80例),测定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CA125水平,评估训练集EC患者病理分期及分级,比较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患者炎症指标、CA125水平差异,利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由验证集验证,分析炎症指标、CA125对术前EC病理分期及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训练集中TNM病理分期Ⅰ期120例、Ⅱ期4例、Ⅲ期10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级1级16例、2级79例、3级39例。TNM病理分期Ⅱ、Ⅲ期的EC患者NLR、PLR、CA125均高于TNM病理分期Ⅰ期的患者(P<0.05),FIGO分级2、3级的EC患者NLR、PLR、CA125均高于FIGO分级1级的患者(P<0.05)。基于NLR、PLR、SII、CA125建立训练集EC患者TNM病理分期及FIGO分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校准曲线Y与X直线相近,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好;绘制ROC曲线发现,训练集与验证集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前EC高分期、高病理分级风险的AUC>0.90,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基于炎症及CA125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前EC的病理分期及分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荆芳芳李明军吕欣欣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炎症糖类抗原125病理分期列线图
白细胞介素6与核因子κB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同期于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IL-6、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NF-κB表达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患者血清IL-6、NF-κB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IL-6和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16.33(8.41,67.41)ng/L比6.15(5.55,7.33)ng/L,Z=6.109,P<0.001;NF-κB:449.52(230.37,568.28)ng/L比150.35(126.48,167.30)ng/L,Z=5.463,P<0.001]。IL-6、NF-κB诊断胰腺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041、0.920±0.024,联合检测的AUC为0.923±0.024。T_(3)、T_(4)期胰腺癌患者血清IL-6、NF-κB水平与T_(1)、T_(2)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6、NF-κB水平随着淋巴结转移程度(N_(0)~N_(2))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N_(1)、N_(2)期胰腺癌患者血清IL-6、NF-κB水平与N_(0)期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处转移胰腺癌患者(M_(1))的血清IL-6、NF-κB水平高于未远处转移的患者(M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血清IL-6、NF-κB可以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临床病理分期的血清学标志物,其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崔彦杰宋金萍徐辉
关键词:胰腺癌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ΚB

相关作者

王锡山
作品数:424被引量:2,33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大肠癌 直肠肿瘤
崔恒
作品数:473被引量:2,340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癌 抗独特型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
周阿高
作品数:111被引量:57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长皮膏 随机对照试验 肝癌 免疫调节
祝淑钗
作品数:481被引量:2,411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食管鳞癌
陈茂盛
作品数:51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终末期肾脏病 水蛭素 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