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2篇“ 病理对照分析“的相关文章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MRI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对照病理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肝脏PEComa的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形态及其内部影像学特征及强化特点,与病理对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100%)肝脏PEComa均为单发,7例(87.5%)边缘清晰,大小平均为4.5cm,4例(50.0%)病变内部不均匀;影像学检查4例(50.0%)见脂肪成分,其中2例(25.0%)含有大量脂肪成分,5例(62.5%)可见血管畸形,8例(100%)均未见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4例(50.0%)为“快进快出”,2例(25.0%)为“快进慢出”,2例(25.0%)为“持续强化”。结论肝脏PEComa女性多见,多数单发,CT、MRI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病变内部不均匀,可含有脂肪及畸形血管,强化方式多样。
- 申美玲郭学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MB)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展开分析。方法:经回顾性分析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B患儿,均给予磁共振成像扫描,对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展开分析。结果:肿瘤的具体位置为后颅窝(8例)、小脑蚓部(4例),平扫MRI结果显示T1呈等或稍低、T2信号略高,增强扫描中呈现为中等或明显强化,肿瘤实性部分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结果分别呈现为略高信号、略低信号、胆碱峰增高明显。结论:诊断儿童MB时,利用磁共振DWI方式进行诊断,有助于获得准确性较高的检查结果,便于了解疾病的实际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治疗手段更具针对性,促进疾病的缓解以及恢复。
- 武林顾维吴继志方林
- 关键词:MR影像表现儿童髓母细胞瘤病理对照
- 胰腺腺泡囊性转化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胰腺腺泡囊性转化(AC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26~73岁,平均52.5岁。1例合并导管腺癌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合并慢性胰腺炎。3例病灶位于胰体尾,1例病灶累及整个胰腺。3例为多发性囊肿,1例为单发囊肿。1例囊壁可见壁结节。4例病灶与胰管均未见相通。3例可见散在点状钙化。CT和MRI增强后均未见强化。胰腺ACT影像学特征为胰腺局限或弥漫分布的多发性囊肿、囊内点状钙化、不与胰管相通。
- 李琪方旭边云蒋慧任彦玲王莉陆建平邵成伟
-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腺泡
- 囊腔型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本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早期发现并提高囊腔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为囊腔型肺癌的MSCT和病理表现,并具体分析3组患者MS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结果 (1)所有原发病灶均位于胸膜下2cm范围内,所有病灶直径范围具有差异。(2)60例囊腔性肺癌MSCT表现中病灶有呈类圆形、磨玻璃征、蜂窝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形态学呈Ⅳ型。MSCT表现在3组微浸润腺癌、原位癌、浸润性腺癌病理类型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囊腔型肺癌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腺癌最多见。由于囊腔型肺癌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气肿等,分析囊腔型肺癌的MSCT具体形态及特点并进行动态MSCT复查,有利于提高囊腔型肺癌疾病诊断准确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
- 何应梅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气肿
- 脊索样胶质瘤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旨在分析脊索样胶质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7例脊索样胶质瘤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1±9.2)岁,7例病灶均位于第三脑室前部至鞍上区,5例为完全实性,2例病灶主体呈实性伴病灶内多发小囊变区,增强扫描病灶囊变区不强化,实性部分显著强化并呈全瘤样强化改变,PWI病灶均呈高灌注,MRS病灶实性区Cho峰升高,NAA峰显著下降。结论脊索样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PWI及MRS表现,综合分析病灶的部位、信号及强化特征,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 张鹏皮厚山许尚文
- 关键词:第三脑室磁共振成像
- 15例子宫癌肉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15例子宫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结果,提高影像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子宫癌肉瘤患者在我院手术确诊的CT、MRI检查和病理、检验检查结果。结果:病理分期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灶平均最大径(5.83±2.39) cm,大部分有坏死,CT有1例、MRI有8例出血。5例CA125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病理分期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癌肉瘤体积大,出血坏死机率较高,而出血征象在MRI中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术前鉴别诊断的参考资料,它沿子宫内壁呈环状或条状,病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
- 张逸杨维柘丁少华
- 关键词:子宫肿瘤癌肉瘤磁共振成像
- 纵隔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的CT影像特征,比较该肿瘤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29例纵隔原发NENs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29例患者中典型类癌1例,不典型类癌12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16例。24例病灶位于前纵隔或前中纵隔,5例位于中纵隔。18例病灶形态不规则,11例呈椭圆形。病灶最大径范围1.9~17.5 cm,平均(7.9±3.4)cm。所有病灶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8例病灶内部出现囊变区,19例病灶伴坏死灶,3例病灶伴钙化。18例病灶伴周围淋巴结肿大。18例病灶侵犯周围组织,10例病灶侵犯血管,8例病灶出现远处转移。结论:纵隔原发NENs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前纵隔或前中纵隔多见,病灶体积一般较大,肿瘤内部多见囊变坏死。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更易侵犯周围结构,更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冷小园薛丽敏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CT影像特征纵隔
- 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特点,其中9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在11例患者中,囊腺瘤8例,囊腺癌3例:11例均为单发,肝左叶7例,右叶3例,肝多叶受累1例;1例囊腺瘤为单囊性病灶,囊壁光整,CT见囊内主要表现为水样密度;1例囊腺癌以实性成为主,其余9例囊腺瘤及囊腺癌呈多发囊状,5例囊腺瘤囊壁光整,厚薄一致,部分分隔均匀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囊腺瘤有囊壁钙化;2例囊腺癌囊壁及其内分隔厚薄不一,增强扫描可见实性结节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退,呈“结节”状或“菜花状”,部分断面锯齿状改变。结论 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MRI表现,充分反映其病理学特点,注意病变的一些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如分隔不均匀增厚,囊壁“结节”或“菜花样”突起及伴有粗大钙化,在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 陈天忠刘艳萍黄宝晗
- 关键词:胆管肿瘤囊腺瘤囊腺癌X线计算机
- 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MR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尝试
- 2024年
- 本次研究尝试分析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MR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方法 在2021年3月-2023年8月入院诊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中任意选择50例进行观察,分别为患者实施MR动态增强扫描与临床病理检查,对下列指标进行评析:(1)两种方法在良性、恶性息肉检出率;(2)不同病变MR征象;(3)MR诊断效能;(4)MR检查结果征象;(5)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比,MR诊断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肌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中的检出率无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从MR征象上看,子宫内膜息肉主要表现为结合带完整与纤维核,少数患者会出现囊变区;子宫黏膜下肌瘤大多数表现出结合带完整,少数患者出现囊变区,无纤维核征象;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征象在结合带完整、囊变区以及纤维核上呈现均较少,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诊断技术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误诊率、漏诊率较低,二者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临床病理检查相比,在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中应用MR诊断技术所取得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准确率较高,通过影像结果可明显观察到不同病变的表征,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判断依据,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 王璐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恶性息肉样病变MR
- MR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照病理结果分析MR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特点,总结关键性征象,提高初级医师尤其是区县级医院影像科医师对乳腺癌影像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腺癌病例MR动态增强图像,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信号及强化特点,总结乳腺癌病变相对特异性表现。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女性39例,占97.5%,男性1例,占2.5%。其中发生在左乳病例26例,占65%,右乳病例14例,占35%,40例病例中,肿块型38例,非肿块型2例,所有病例T2W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时间-信号曲线21例呈平台型,13例呈流出型,1例呈流入型。结论:乳腺癌临床以肿块型较多见,MR动态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坏死,部分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提示周围脂肪间隙侵犯。MR动态增强检查辅助术前诊断价值很高。
- 李召侠
- 关键词:乳腺癌MR动态增强病理对照研究
相关作者
- 陈自谦

- 作品数:800被引量:2,75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PET/CT CT 体层摄影术
- 毛新峰

- 作品数:56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病理对照分析 CT表现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 杨小红

- 作品数:244被引量:8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 产前超声 超声检查 超声
- 梁长虹

- 作品数:602被引量:3,893H指数:2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 王小燕

- 作品数:224被引量:1,08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直肠超声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