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82篇“ 病理生理作用“的相关文章
- RNA解旋酶DDX5在病理生理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RNA解旋酶DDX5(DEAD-box helicase 5)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核蛋白,对多种转录因子有激活作用,且在mRNA、rRNA、miRNA加工,核糖体合成,细胞增殖及分化,细胞骨架重塑,细胞凋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血管疾病中,DDX5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及抑制血管重构。研究表明DDX5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调控的解除及关键致癌因子基因的表达有关。此外DDX5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肾病及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深入探讨DDX5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与病理生理作用能够为众多临床相关疾病提供治疗参考。
- 郑婉秋李烁吴金峰蒋弼瀛(综述)陈文佳
- 关键词:RNA解旋酶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肿瘤
- 酮体代谢在心脏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相关治疗进展
- 2023年
- 酮体在人体器官的能量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心脏具有快速改变底物利用的代谢灵活性,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心脏可适应性地增加酮体的摄取和利用以持续供能。此外,酮体还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改善心脏重构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适度升高血循环酮体水平可能具备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尤其是慢性、长期的升酮方式,可能为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临床获益。
- 王晓群张瑞岩
- 关键词:酮体代谢心脏
- 中性粒细胞“异质性”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 2023年
- 缺血性卒中发生后,中性粒细胞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参与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及出血转化等病理过程,因此抗中性粒细胞治疗,如抑制其激活、粘附以及抑制蛋白酶、细胞因子释放等都曾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靶点和热点。基础研究虽然前景良好,但是在向临床应用转化时却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循环血中中性粒细胞自身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特征,即其功能和作用机制都是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并充分了解中性粒细胞“异质性”不仅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缺血性卒中发生后中性粒细胞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还可以为解决缺血性卒中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瓶颈难题提供理论依据,为缺血性卒中治疗另辟蹊径。目前研究表明,在缺血性卒中病程进展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在发育阶段、功能、表型蛋白、患者年龄和分布等方面都存在异质性,本综述拟从以上各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韩子萍唐雨琦李灵芝罗玉敏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中性粒细胞
- 肠道菌群紊乱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肠-脑轴紊乱是NP病理机制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肠道菌群紊乱与宿主的免疫调控、神经递质的生成与释放、神经胶质细胞的稳定以及情绪的调节等均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道菌群紊乱在NP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侯千暠钱淑雯师浩兵方洪伟张金源王祥瑞廖丽君
- 关键词:神经痛肠道菌群免疫系统神经递质
- AMH在PCOS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目前血清AMH的测量已应用于临床妇科生殖内分泌的各个领域,现有研究表明,AMH是卵巢储备的可靠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更年期的预测,而且在评估卵巢疾病手术或化学治疗后的卵巢损害方面也有一定价值。除此之外,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AMH可有效预测受控卵巢对刺激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为获得预后信息及个体化的卵巢刺激方案提供依据。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AMH是代替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工具,并发现血清AMH水平升高可能是PCOS主要病理生理学的一个促成因素。本综述主要探讨AMH与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雄激素(androgen,A)的相关性,为PCO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及诊断标准提供新的思路。
- 周慧李洋张子琪王璐杜伯涛
-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雄激素
- 神经生长因子在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被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在疼痛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NGF的临床止痛药物研发中发现,抑制NGF可以有效地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但部分患者出现了迅速的关节损害,提示阻断NGF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损伤。目前研究发现NGF及其受体在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中表达增高,但其对软骨的影响尚未定论,尚需进一步研究。
- 王孟玲安丙辰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软骨骨关节炎
- 中性粒细胞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再认识被引量:5
- 2022年
- 中性粒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系统中一种短寿命的、同质的细胞类型,具有有限的促/抗炎作用。然而最近1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性粒细胞的了解正在经历着某种复兴。对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促进了研究者对中性粒细胞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的再认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及多组学联合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认识得更为透彻。本文对近年来中性粒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
- 孙炳伟黄佳敏
- 关键词:细胞死亡趋化作用中性粒细胞
- 抗Bim自身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病理生理作用研究
- 背景和目的: 新近的一项研究筛选出一系列在AD患者体内发生改变的自身抗体,这表明自身的体液免疫异常可能参与到AD的发病机制当中,其中就包括抗Bim自身抗体(Naturally occurring antibodies ...
- 简杰铭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通透性
- 长链非编码RNA在脊髓损伤中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损伤部位神经元功能的永久丧失及胶质瘢痕形成,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SCI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另外,由于失去了神经的营养作用,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也是其常见的并发症。SCI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而其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SCI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在骨折、压迫等原发性损伤发生后,炎症反应、组织缺氧、神经元坏死和凋亡、局部微环境抑制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进一步加重了脊髓损伤,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临床上,即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SCI患者终生忍受着瘫痪的折磨。因此,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的新的分子靶标至关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 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转录本亚群,它能通过与基因组DNA、miRNA、m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SCI发生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神经元活性的调节。目前关于lncRNA在SCI病理生理作用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总结目前关于SCI中lncRNA的研究成果,并对lncRNAs作为SCI治疗靶点的潜在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 赵世新杨宁宁辛超飞王朕刘鸣潘军伟王丹
- 关键词:继发性损伤肢体瘫痪神经元坏死脊髓损伤病理生理作用组织缺氧
- 胎儿葡萄糖窃取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规范治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新生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选择2017年收治的5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施以规范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70%与0.00%,低于对照组的23.91%与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治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
- 郭燕
-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
相关作者
- 张红杰

- 作品数:264被引量:1,794H指数:2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功能性便秘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 克罗恩病
- 凌亦凌

- 作品数:260被引量:1,237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八肽胆囊收缩素 一氧化氮 内毒素休克 肺损伤 CCK-8
- 贾俊亚

- 作品数:139被引量:3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血管钙化 糖尿病肾病患者 蛋白尿
- 刘健楠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病理生理作用 免疫调节 T细胞 免疫 特权
- 尹文清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病理生理作用 组织特异性 KIM-1 尿激酶 导管相关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