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8篇“ 病菌侵染“的相关文章
稻曲病菌侵染循环及其分生孢子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稻曲病是一种由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在中国广泛发生。被稻曲病侵染后,水稻产量与品质会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过程及其致病机制,将为稻曲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及其相关基因以及稻曲病菌与水稻分子互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覃茜陆祖正谢振兴黄歆怡於艳萍丁丽琼
关键词:稻曲病菌侵染过程分生孢子致病机理
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024年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蔚亚楠黎志彬龚亚菊鲍锐桂敏杜光辉刘家迅吴丽艳
关键词: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差异表达蛋白
葡萄褐纹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性研究
2024年
为明确褐纹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过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葡萄褐纹病菌在‘无核白’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葡萄褐纹菌分生孢子在‘无核白’‘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接种1 d后均可萌发;后期发育过程,‘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菌丝细长,生长停滞;‘无核白’葡萄叶片表面初生菌丝密布,持续在寄主体表生长扩展;接种3 d,‘无核白’葡萄叶片的表面形成了密集的菌丝网,同时观察到菌丝从气孔或直接入侵方式进入叶片表皮组织内部,随后,菌丝以胞间和胞内生长的方式扩展;接种6 d,菌丝达到上表皮,随菌丝在叶片组织内不断地生长扩展,使得寄主细胞坏死、解体。可见:‘无核白’是亲和葡萄褐纹病菌品种,而‘克瑞森无核’葡萄非亲和褐纹病菌
李杰陈浩宇郝敬喆钟海霞张付春伍新宇范咏梅
关键词:克瑞森无核侵染过程细胞学研究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连作区小麦茎基腐病菌侵染及病害周年发生规律
2024年
在小麦-玉米连作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两个处理,通过采集土壤和小麦样品,分离、鉴定病原菌,计算病情指数,分析小麦茎基腐病菌侵染规律及病害周年发生规律。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菌侵染率和病害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传统耕作处理。病害主要在小麦生长后期发生,且病情随气温升高而加重。保护性耕作通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立军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侵染规律
一种提高月季抗白粉病病菌侵染的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月季抗白粉病病菌侵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调月季中RcCPR5‑1基因的表达。所述RcCPR5‑1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明凤李晓瑞李东世杨淳吴舒瑶
苹果树腐烂病菌Vm-milRNA9通过调控VmPEAMT的表达促进病菌侵染
2023年
植物病原真菌microRNA-like RNA(milRNA)通过调控靶标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以及侵染致病等生命活动。前期在系统鉴定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milRNA的过程中,发现Vm-milR9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高度表达,但在侵染过程中显著下调表达,降解组分析发现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基因VmPEAMT可能是其一个重要靶标基因。然而,Vm-milR9能否通过调控VmPEAMT的表达参与病菌致病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首先创制了Vm-milR9的过表达菌株,发现其菌落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均显著降低。进而分析了过表达菌株中候选靶标基因VmPEAMT的表达水平,发现Vm-milR9的过表达显著抑制了VmPEAMT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烟草共转化技术证实了Vm-milR9在烟草细胞中能够特异性地抑制VmPEAMT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创制了VmPEAMT的敲除突变体,发现突变体的菌落生长速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致病力下降比例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Vm-milR9可以通过特异靶向抑制VmPEAMT的表达调控V.mali的营养生长和致病力。
李光耀许铭包继源张琼冯浩冯浩
关键词:致病力
一种科学评价柑橘对黄龙病菌侵染表现耐病性或感病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科学评价柑橘对黄龙病菌侵染表现耐病性或感病性的方法,利用温室小芽腹接和切接的方式进行黄龙病菌接种,能够科学评价柑橘材料对黄龙病菌侵染表现耐病性或感病性;同时设置健康接种对照,便于后续对耐病或者感病材料进行...
武晓晓邓崇岭娄兵海唐艳李怡杰宋雅琴黄俊源
浙东地区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及稻曲病的绿色防控研究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稻曲病不仅降低水稻的产量,稻曲病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畜有致畸作用。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杂交稻大面积推广、耕作方式的改变等影响,稻曲病的发生...
郑沛沛
关键词:稻曲病生物学特性侵染规律预警技术绿色防控
基因PeFtsH5及其在提高蝴蝶兰抗致病菌侵染中的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基因PeFtsH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PeFtsH5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基因PeFtsH5在提高蝴蝶兰抗致病菌侵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下调蝴蝶兰中PeFt...
明凤张龙娄玉霞毛婵娟
甘蔗ScPR10基因的克隆及其响应赤条病菌侵染的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PR10是一种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在植物生长发育、应激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甘蔗赤条病抗病品种新台糖22号和感病品种闽糖11-610叶片克隆获得ScPR10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研究在接种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Aaa)之后这2个品种ScPR10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模式。序列分析显示,本研究克隆获得2个ScPR10基因,编码187个氨基酸,比其他植物PR10蛋白多了27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结构域P-loop和Bet v 1;与已报道的甘蔗、高粱和斑茅的PR10亲缘关系较近。在Aaa胁迫下,RT-qPCR分析表明抗病、感病品种ScPR10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尤其在接种24 h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7.2倍和39.7倍;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水平在抗病、感病品种上均显著提高,尤其在接种72 h时,表达量最高,log2 FC值为5.3~5.4。蛋白互作预测发现,ScPR10与植物PDR型ABCG转运蛋白(Cluster-13677.282407)、蛋白激酶(Cluster-13677.166559)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显示,在Aaa接种24 h时,抗病、感病品种ScPR10均为上调表达,log2FC值为1.65~1.69;与ScPR10互作的PDR型ABCG转运蛋白成员的表达量在抗病、感病品种上有不同程度提高;蛋白激酶表达量在感病品种上有显著提高,但是,在抗病品种上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ScPR10可能与PDR型ABCG转运蛋白正向协同参与甘蔗寄主应答Aaa病菌侵染的防御响应。
李娟周敬如储娜孙会东黄美婷傅华英高三基
关键词:生物胁迫基因表达甘蔗

相关作者

陈善春
作品数:185被引量:685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柑桔 柑橘溃疡病 抗性 溃疡病
邹修平
作品数:89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抗性 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 转基因植株
谭万忠
作品数:80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甲虫 黄顶菊 真菌除草剂 水葫芦 病菌侵染
何永睿
作品数:150被引量:48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柑橘溃疡病 抗性 溃疡病 柑桔
熊飞
作品数:509被引量:222H指数:6
供职机构:竹山县农业局
研究主题:栽培技术 中药材 莲藕 水稻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