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篇“ 痞满证“的相关文章
基于文献的痞满候特征及用药规律研究
2024年
目的:收集与整理2001—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有关治疗痞满的文献,并对型、中药处方中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痞满提供新的思路与科学依据。方法:以“痞满”为主题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1—2022年。通过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7篇,提取文献中的候及药物组成,统计不同候类型及中草药的出现频次,选取出现频次≥5次的候类型为高频型,出现频次≥20次的中药为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67篇文献共包含19个型,其中高频型有湿热蕴脾、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虚、脾虚气滞和肝郁脾虚。67篇文献共包含中药处方116首,处方中包含的中药种类共159种,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茯苓(46.55%)、陈皮(43.97%)、黄连(41.38%)、党参(40.5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3味高频药物聚为7类最佳。结论:痞满以湿热蕴脾为主,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佐以清热祛湿、理气消滞、健脾益气。
蒋婳影韦维甘秀凤卜磊
关键词:痞满用药规律证候
从痰饮探析痞满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从痰饮角度阐述痞满的发病机制,以“温药和之”为治则,采用温补上焦、温脾化饮、温肾利水之法辨治痞满,为痞满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董洪克李小燕卢雨蓓
关键词:痰饮温药和之痞满证诊疗思路
黄连温胆汤加减对脾胃湿热型痞满患者的治疗作用
2023年
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减对脾胃湿热型痞满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接诊脾胃湿热型痞满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接诊时间:2020年4月~2022年9月),选择区组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n=49)、研究组(n=49)后,分别予以西药治疗,西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治疗。比较患者中医候积分,中医症候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血清学指标组间差异。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纳差、嗳气、泛酸、脘腹胀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后,研究组纳差、嗳气、泛、脘腹胀痛缓解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3)研究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治疗后,研究组IL-17、IL-10、NO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予以脾胃湿热型痞满患者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可经积极调理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实现对患者症候的综合缓解,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改善机体炎症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蔡巍巍夏伟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脾胃湿热痞满证炎症介质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的有效性及实施意义探讨
2023年
研究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的效果。方法:入组时间: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纳入病人:脾胃湿热型痞满45例,随机分作研究组(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23)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2),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症状积分低,P<0.05;研究组疗效、胃排空效果高,P<0.05。结论: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方式对脾胃湿热型痞满病人治疗,有效性高,可改善其症状评分,值得运用。
闫江苏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有效性疗效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市武侯区禄洪诊所收治的脾胃虚弱型痞满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观察组胃痛、腹胀、排便无力、大便稀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安全性高。
钟禄洪
关键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生活质量满意度
痞满治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痞满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总结其病机治规律。对纳入的205例痞满(胃痞)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开展统计与分析,总结其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型分布规律和遣方用药特点,以期彰显中医学...
刘雪娇
关键词:痞满三因制宜证治规律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之痞满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分析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于肝胃不和之痞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6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辨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配合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48/68),中医治疗组为95.59%(65/6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7%(18/68),中医治疗组为10.29%(7/6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痞满患者总有效率,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
林腾龙陈金海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辨证痞满证肝胃不和中医药疗法
“容器—管道”隐喻视域下中医痞满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文章试图从隐喻认知的立场探究古人是如何认知痞满的形成原因。“容器-管道”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隐喻。痞满是中医临床常见病,主因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指。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之受纳犹如以容器盛物,而脾之运化必赖管道或道路。因而本文从“容器-管道”隐喻的视角,分析古人如何认识痞满形成的原因,即古人如何知道痞满的成因源于胃失受纳、脾失健运及脾胃升降失司的。形成这种认知的原型很可能是“容器-管道”,因痞满的成因可以从“容器-管道”隐喻获得较为圆满的解释。容器所以能够盛物,取决于容器本身质量与所纳之物的数量;管道能保持通畅依赖于管道本身与管道的内容物。这与痞满成因的脾胃虚弱及表邪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胃阴虚具有相似性。
朱小琴贾春华
关键词:隐喻认知脾胃
基于古今医案探讨痞满治方剂组方配伍用药特点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古代及现代医家对痞满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痞满治法、方药的演变。搜集整理古代及现代痞满医案,构建古今痞满专题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古代、现代医案痞满治方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诊治痞满开阔思路。方...
刘海旭
关键词:痞满古代医案
基于古代医案探讨痞满治的用药规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总结古代医家治疗痞满医案中的治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医案类聚》中的古代痞满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数据进行规范,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方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获得痞满医案163则,212诊次,中药处方212首,涉及中药196味;高频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集中于脾、胃、肺;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归为6类,因子分析中提取9个公因子。结论 古代医家治疗痞满以补虚祛实为要点,其中补虚以补脾气、温脾阳为主;祛实以化痰湿、疏肝气、消食滞为主。
刘海旭周洪伟杨勇
关键词:古代医案痞满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相关作者

贾英杰
作品数:717被引量:3,662H指数:2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贾英杰教授 消岩汤 中医药 前列腺癌
孙一予
作品数:136被引量:625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化疗 消岩汤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疗法 肺癌
陈军
作品数:151被引量:750H指数:16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消岩汤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后 中医药疗法
黄敏娜
作品数:55被引量:30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化疗 化疗后 消岩汤 肺癌 中医药
贾秋颖
作品数:61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中医 国医大师 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