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痤疮颗粒“的相关文章
痤疮颗粒联合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研究痤疮颗粒联合ALA-PDT(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皮肤科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样本例数为80例),以随机分组方法为基本原则,分为对照、试验两个小组,40例/组,其中试验组口服自制痤疮颗粒10g,每日3次,同时应用ALA-PDT,每1周治疗1次,治疗3次,对照组单用ALA-PDT。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周进行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评分,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 ①相比于第2周,对照组、试验组第8周显效率均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第2周、第8周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②治疗期间对照组、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脱屑,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红斑、色沉、肿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但对照组、试验组两者肿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痤疮颗粒、ALA-PDT联合疗法应用于中重度痤疮临床治疗中,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视为治疗疾病较为理想的方式,值得推荐。
毛秋霞高以红刘可师逢王子溪
关键词:痤疮颗粒ALA-PDT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
痤疮颗粒辅助治疗对感染性痤疮患者外周血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研究痤疮颗粒联合水氧疗法+红光治疗对感染性痤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0例感染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苯扎氯氨稀释液水氧疗法+红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痤疮颗粒治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F-κB p50、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皮损个数,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含量、pH值以及角质层含水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项皮肤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F-κB p50、p65 mRNA相对表达量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丘疹、粉刺、脓包)个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痤疮颗粒辅助水氧疗法+红光治疗对感染性痤疮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皮肤生理指标,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释放或许为其可能机制。
侯文利温杰黄晓赵旭明高晓莉李亚维
关键词:痤疮颗粒
痤疮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痤疮颗粒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小,常规法验证对五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以达到检测目的。
熊雯程龙郑萍
关键词:痤疮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
痤疮颗粒联合高能红光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痤疮颗粒联合高能红光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痤疮颗粒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罗红霉素,两组均联合高能红光照射。疗程共8w。用痤疮皮损计数法观察治疗前后皮损改善状况以及疗程结束后随访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6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粉刺及深在性皮损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后期的随访中,其复发率较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颗粒联合高能红光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安全且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朱红柳
关键词:痤疮中医
E光联合痤疮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自制痤疮颗粒内服配合E光照射,对照组单独口服痤疮颗粒,进行随机对照开放性痤疮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根据皮肤的反应调整治疗参数,...
苏明瑛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痤疮颗粒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E光联合痤疮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自制痤疮颗粒内服配合E光照射,进行随机对照开放性痤疮临床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取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苏明瑛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皮脂腺痤疮颗粒
文献传递
痤疮颗粒治疗痤疮机理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痤疮颗粒体外抑菌和痤疮患者体内前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来探讨其治疗痤疮机理。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并应用放免方法进行检测26例痤疮患者用药前后体内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以13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体外抑菌实验可见痤疮颗粒痤疮主要致病菌的MIC为15.63~31.25,丹参酮对照组为31.25~62.5。服用痤疮颗粒后患者体内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且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痤疮颗粒具有降低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抑菌的作用。
王慧
关键词:痤疮痤疮颗粒前炎症细胞因子最小抑菌浓度
痤疮颗粒痤疮患者体液免疫中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痤疮颗粒痤疮患者体液免疫中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痤疮患者用药前后体液免疫中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以15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痤疮颗粒治疗痤疮患者后,其体液免疫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且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痤疮颗粒治疗痤疮的机制有降低机体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的水平,从而改善体液免疫的一个方面。
王慧
关键词:痤疮体液免疫细胞因子痤疮颗粒
枇连痤疮颗粒治疗湿热型粉刺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项研究重点观察枇连痤疮颗粒治疗湿热型粉刺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粉刺的病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枇连痤疮颗粒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粉刺病例60...
张广飞
关键词:湿热型粉刺
文献传递
痤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痤疮颗粒(葛根、枇杷叶、桑白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枇杷叶、桑白皮、夏枯草进行鉴别;采用Zorbax Ec lipse XDB C18色谱柱,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黄芩苷)、280 nm(葛根素),测定葛根素和黄芩苷含量。结果: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葛根素、黄芩苷分别在0.062 4-0.312 0μg;0.052 3-0.261 5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葛根素回收率96.8%-101.0%,RSD为1.60%;黄芩苷回收率97.9%-101.3%之间,RSD为1.43%。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痤疮颗粒的质量标准。
李瑞海高慧
关键词:痤疮颗粒葛根素黄芩苷TLCHPLC

相关作者

王慧
作品数:80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研究主题: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痤疮 痤疮颗粒 壳寡糖
张友堂
作品数:70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痤疮 中医药疗法 痤疮颗粒
苏明瑛
作品数:32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研究主题:铒激光 疗效观察 E光 寻常性痤疮 痤疮瘢痕
李月玺
作品数:16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中药 中医药疗法 痤疮 痤疮颗粒 胆结石
王亚贤
作品数:114被引量:459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红花多糖 桂枝茯苓丸 荷瘤鼠 细胞增殖 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