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347 篇“ 白细胞介素-1 “的相关文章
白细胞介素 -1 家族基因多态性在牙周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2024年 白细胞介素 -1 (IL-1 )家族主要包括IL-1 α、IL-1 β、IL-1 8及IL-1 Ra等,参与调控{1 }免疫和炎症反应。牙周炎是一种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IL-1 家族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IL-1 家族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包括IL-1 A-889C/T多态性、IL-1 B-51 1 C/T和+3954/3953C/T多态性、IL-1 8-1 37G/C和-607C/A多态性、IL-1 RN VNTR和IL-1 RN+201 8等。IL-1 A基因-889C/T多态性可通过促进IL-1 α表达,增强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炎的发生。IL-1 B基因-51 1 C/T和+3954/3953C/T多态性可促进骨吸收;IL-1 8基因-1 37G/C和-607C/A多态性则通过破坏调控位点和改变启动子结合,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然而,IL-1 RN+201 8基因多态性表现出对牙周炎的保护效应。此外,IL-33基因多态性通过调节NF-κB通路和上调关键炎症因子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以及IL-37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IL-1 β的表达来影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闫雨娟 吴志杰 张黎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多态性 牙周炎 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 -1 β及白细胞介素 -1 8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 -1 β(IL-1 β)及白细胞介素 -1 8(IL-1 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 年9月—2022年9月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盆腔急性炎症未合并不孕症患者30例为疾病对照组,在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志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PGE2、IL-1 β及IL-1 8水平。分析PGE2、IL-1 β、IL-1 8单项及联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疾病对照组、观察组PGE2、IL-1 β及IL-1 8水平较高(P<0.05);与疾病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GE2、IL-1 β及IL-1 8水平较高(P<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PGE2、IL-1 β及IL-1 8水平较高(P<0.05)。PGE2、IL-1 β、IL-1 8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P<0.05)。PGE2、IL-1 β及IL-1 8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GE2、IL-1 β间正相关(r=0.672,P<0.05);PGE2、IL-1 8之间正相关(r=0.803,P<0.05);IL-1 β、IL-1 8间正相关(r=0.688,P<0.05)。ROC曲线显示,3项联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高于PGE2、IL-1 β及IL-1 8单项检测(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PGE2、IL-1 β及IL-1 8水平较高,随临床分期的增加PGE2、IL-1 β及IL-1 8水平升高加剧,PGE2、IL-1 β、IL-1 8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且三者之间相关,联合检测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较高。 方圆 周红儿 韩华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1 }-1 β、{1 }-1 8通路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关系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1 }-1 β(IL-1 β)、{1 }-1 8(IL-1 8)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预后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SMPP患儿1 1 3例,根据3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 例)与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水平。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对SMM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3 d比例、胸腔积液比例、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预测SMPP患儿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38.62、68.44、269.27 pg/ml,此时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 5、0.806、0.81 7,敏感度分别为87.50%、84.37%、71 .87%,特异度分别为64.20%、71 .60%、77.78%。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高表达是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联合预测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23,敏感度为84.37%,特异度为90.1 2%,三项联合预测价值较单项指标更高(均P<0.05)。结论:外周血NLRP3/IL-1 β、IL-1 8通路与SMPP患儿预后关系密切,NLRP3、IL-1 β、IL-1 8高表达是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联合预测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降低预后不良风险提供帮助。 葛宾 崔慧贤 梁坤 赵静维 邸翔 李淑娟关键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 β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 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 β、IL-6、IL-1 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I住院患者1 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及《201 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CI,84例)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94例),同时VCI组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Ⅴ诊断标准又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64例)和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aD,30例)。分别在脑梗死急性期(1 ~1 4 d)、恢复期(1 5~30 d)及脑梗死6个月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1 β、IL-6、IL-1 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在6个月时再次进行MoCA评分,选出与急性期相比,评分变化≥4分的患者分为认知改善组1 7例,认知恶化组1 1 例。比较和分析各组认知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IL-1 β、IL-6、IL-1 0、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CI、VCIND、VaD组在急性期和6个月时的MoCA评分总分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I组相比,VCI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IL-1 β、IL-6、IL-1 0和TNF-α水平均增加,在急性期均高度表达;在脑梗死6个月时,IL-1 β和TNF-α水平恢复正常,IL-6水平仍上升(P<0.05),而IL-1 0水平则下降(P<0.01 )。与VCIND组相比,VaD组IL-1 β、IL-6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和6个月时均升高(P<0.05);而TNF-α水平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增加(P<0.05),6个月时恢复正常;相反,IL-1 0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无变化,在6个月时下降(P<0.05)。6个月时,与认知改善组相比,认知恶化组IL-1 β、IL-6、TNF-α水平升高,IL-1 0水平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 β、IL-6、IL-1 0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在VCIND转变为VaD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 β、IL-6、IL-1 0和TNF-α可以作为VCI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 李晋娜 许丽娜 孙烨婷 贾龙斌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对患者牙根发育及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1 }-8、{1 }-1 β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对牙根发育及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bFGF)、{1 }-8(IL-8)、{1 }-1 β(IL-1 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44颗牙)和试验组(44例,44颗牙)。对照组使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作为填充材料,试验组选择iRoot BP Plus作为填充材料,两组术后均随访1 年。比较两组随访1 年后的疗效、牙根发育情况,术前、随访1 年后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咬合功能、咀嚼功能、疼痛程度、牙周指数,术前、术后1 周的龈沟液VEGF、bFGF、IL-8、IL-1 β水平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 年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及牙根发育Ⅰ型患儿占比分别为95.45%、4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25.00%(均P<0.05)。与术前比较,随访1 年后,两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增加,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周,两组龈沟液VEGF、bFGF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龈沟液IL-8、IL-1 β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与MTA比较,iRoot BP Plus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中可调节患儿龈沟液VEGF、bFGF、IL-8、IL-1 β水平,减轻炎症,促进牙根生长发育,并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改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及牙周状况,进而有利于提高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王珺 周媛媛 孙中毅 郑艳佳关键词:年轻恒牙 血运重建术 牙根发育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Β 血清白细胞介素 -1 β、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 -1 β(interleukin-1 ,IL-1 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 月~1 2月于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经影像学等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 36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 36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IL-1 β、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与IL-1 β、TNF-α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L-1 β、TNF-α水平明显上升,而观察组患者进入恢复期后,IL-1 β、TNF-α水平回落[(1 .35±0.22)pg ml、(4.03±0.43)pg ml、(3.06±0.43)pg ml;(1 .1 8±0.1 4)pg ml、(4.32±0.34)pg ml、(3.31 ±0.38)pg ml],与急性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患者脑梗死程度与IL-1 β、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L-1 β、TNF-α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IL-1 β、TNF-α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诊断效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8、0.768,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2.43%、65.1 3%,特异性分别为68.59%、94.1 1 %;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2%和94.1 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 β、TNF-α水平升高,二者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及诊断价值,但二者联合的预测诊断效能更好,可在临床应用。 吴延华 郭江涛 赵广珍 李艳 宋清扬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期脑梗死 预后 痛风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 -1 β、转化生长因子-β1 水平检测及其与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伴痛风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 -1 β(IL-1 β)、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 9年1 2月至2022年1 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 20例男性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5例伴痛风患者为观察组,65例未伴痛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PO、IL-1 β、TGF-β1 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UA伴痛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MPO、IL-1 β、TGF-β1 水平的相关性,尿酸与其他指标的交互作用采用似然比检验进行计算。结果观察组血清尿酸、MPO、IL-1 β、TGF-β1 水平高于对照组[(559.63±70.62)μmol/L比(448.24±50.49)μmol/L、(0.37±0.1 0)mmol/L比(0.29±0.07)mmol/L、(49.83±5.03)ng/L比(42.1 5±4.77)ng/L、(34.1 5±6.82)μg/L比(28.97±5.1 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尿酸、MPO、IL-1 β、TGF-β1 水平为HUA伴痛风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检验结果表明,HUA伴痛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MPO、IL-1 β、TGF-β1 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0、0.775、0.759,P<0.05),且在HUA伴痛风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血清尿酸、MPO、IL-1 β、TGF-β1 高水平状态同时存在时可增加HUA伴痛风发生风险。 李廷尉 劳丹华 刘秋菊 莫亚青关键词:尿酸 痛风 髓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介素-1Β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 -1 β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2024年 白细胞介素 (IL)-1 β是IL-1 家族成员,主要为活化的单核巨噬{1 }分泌的多效促炎{1 }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促进机体多种免疫{1 }功能活化。IL-1 β基因多态性与HBV易感性和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此外,IL-1 β的表达与HBV清除、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以及HBV相关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密切相关。 胡小霞 秦波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白细胞介素 -1 β与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VEGFR-1 )、白细胞介素 -1 β(IL-1 β)水平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 年4月至2024年1 月濮阳油田总医院眼科收治的81 例RVO-ME患者作为RVO-ME组,男47例,女34例,年龄(57.49±7.47)岁,年龄范围为42~73岁;另选取24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男1 7名,女7名,年龄(56.71 ±6.81 )岁,年龄范围为43~71 岁。比较RVO-ME组患者入院时与健康组纳入者血清sVEGFR-1 、tPAI-C、IL-1 β的水平;比较RVO-ME组不同黄斑水肿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sVEGFR-1 、tPAI-C、IL-1 β的水平,分析血清sVEGFR-1 、tPAI-C、IL-1 β与黄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比较RVO-ME组经康柏西普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sVEGFR-1 、tPAI-C、IL-1 β的水平,分析血清sVEGFR-1 、tPAI-C、IL-1 β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RVO-ME组sVEGFR-1 [(0.21 ±0.07)pg/ml]、IL-1 β[(77.84±0.33)pg/L]水平高于健康组[(0.1 1 ±0.02)pg/ml、(42.71 ±0.26)pg/L],tPAI-C水平[(5.44±0.1 4)μg/L]低于健康组[(6.1 1 ±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组患者中,轻度黄斑水肿37例,中度黄斑水肿26例,重度黄斑水肿1 8例。轻度黄斑水肿、中度黄斑水肿及重度黄斑水肿患者入院时血清sVEGFR-1 [(0.1 6±0.04)pg/ml、(0.22±0.05)pg/ml、(0.30±0.06)pg/ml]、IL-1 β[(71 .82±1 0.24)pg/L、(77.27±1 1 .01 )pg/L、(91 .04±7.88)pg/L]水平比较,轻度黄斑水肿患者<中度黄斑水肿患者<重度黄斑水肿患者;血清tPAI-C[(5.71 ±0.51 )μg/L、(5.34±0.37)μg/L、(5.03±0.44)μg/L]水平比较,轻度黄斑水肿患者>中度黄斑水肿患者>重度黄斑水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VEGFR-1 、IL-1 β水平(r=0.624、r=0.651 )与患者黄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PAI-C水平(r=-0.637)与患者黄斑水肿程度呈负相关(P<0.05)。RVO-ME组 李杰 侯明佳 赵星星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白细胞介素-1Β 脑缺血再灌注对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 {1 }-1 R1 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 {1 }-1 R1 (IL-1 R1 )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8~1 0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腹部手术组(Surg)、腹部手术+脑缺血再灌注组(Surg+IR)。分别予以只麻醉无手术、麻醉下腹部手术、麻醉下腹部手术同时颈总动脉结扎1 0 min松开这3种处理。术后48 h,大鼠深麻醉下心脏灌流剥离全脑,分离海马,固定切片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拍照,采用Image J计数IL-1 R1 阳性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 个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Sham组、Surg组和Surg+IR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的IL-1 R1 阳性染色数目分别为(37.50±5.63)、(42.62±5.73)、(86.00±6.35)个;与Sham组比较,Surg组阳性染色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5,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显著高于Sham组(F=261 .36,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亦显著高于Surg组(F=205.83,P<0.05)。Sham组、Surg组和Surg+IR组大鼠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 的IL-1 R1 阳性染色数目分别为(24.00±3.55)、(24.87±3.80)、(1 03.37±9.35)个;与Sham组比较,Surg组阳性染色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显著高于Sham组(F=504.1 2,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亦显著高于Surg组(F=484.1 6,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 IL-1 R1 表达水平。 刘坤 曹彬 何龙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