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380篇“ 白细胞介素-1Α“的相关文章
重建人类表皮模型医疗器械体外皮肤刺激试验中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变化
2022年
目的探讨以体外皮肤刺激试验作为家兔皮肤刺激的替代试验,检测皮肤刺激性,分析试验模型相关分子标记物。方法选取2种医疗器械产品,通过重建人类表皮模型(RhE模型)体外皮肤刺激试验检测皮肤刺激性。收集皮肤组织培养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8含量。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使用4%乳酸处理,上皮{1}萎缩,角质层脱落;采用其他方式处理的上皮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的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极性阳性对照和芝麻油制备1%的SDS非极性阳性对照中,上皮{1}变性坏死。ELISA结果显示,培养基中IL-1α表达与皮肤刺激指数呈正相关,IL-8与皮肤刺激指数呈负相关。结论IL-1α可作为RhE模型体外皮肤刺激试验的分子标记物,以分析医疗器械产品的皮肤刺激性。
刘佳范春光孙立魁赵增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8皮肤刺激医疗器械
白细胞介素-1α抗体及使用方法
本申请涉及白细胞介素1α抗体及其使用方法。特别地,本申请涉及完全人单克隆抗体,其包含(i)抗原结合可变区,所述抗原结合可变区表现出对IL‑1α的非常高的结合亲和力;和(ii)恒定区,所述恒定区对于通过C1q结合而活化补...
J·西马德
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多发性硬化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病患者130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外周血和脑脊液的IL-1α、IL-1Ra水平检测,同时对病例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7 d、14 d、28 d后分别采集外周血、脑脊液检测IL-1α、IL-1Ra水平。对比病例组中两个亚组治疗前、治疗28 d后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IL-1α、IL-1Ra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外周血、脑脊液中的IL-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L-1R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治疗7 d、14 d、28 d后的外周血、脑脊液中的IL-1α水平逐渐降低,IL-1Ra水平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根据病例组的治疗效果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治疗前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预后良好组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外周血、脑脊液IL-1α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且IL-1R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1受体拮抗剂与多发性硬化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外周血和脑脊液中IL-1α、IL-1Ra表达异常可能与MS发病及病情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孙薇
关键词:IL-1Α多发性硬化病预后转归
白细胞介素-1α在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中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喉乳头状瘤作为成人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常伴易恶变的特点,而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被证实在炎症及肿瘤发生中均起着调节作用,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成人喉乳头状瘤进行分析,探究其疾病进展与IL-1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82例成人喉乳头瘤患者瘤体标本及外周血,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1}IL-1αmRNA和蛋水平。并收集患者病历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多因素分析,吸烟史和IL-1α表达水平为喉乳头状瘤恶变的独立因素,IL-1α转录水平及蛋表达水平在恶变患者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14、23.090,P=0.000),IL-1α表达与IL-1R存在显著相关性(r=0.945,P=0.000)。结论IL-1α的表达可助于恶变可能高危患者亚群的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郭伟尹高菲黄志刚张洋许洪波杨征黄俊伟丁硕刘宏飞段翰源
关键词:乳头状瘤白细胞介素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多发性硬化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多发性硬化病(MS)中的潜在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急性发病期MS患者42例作为MS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4~63岁;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22~61岁。两组受试者均采集外周血和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照组和MS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和IL-1Ra水平变化,分析IL-1α和IL-1Ra在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R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均逐渐降低(均P<0.05),而IL-1Ra水平逐渐上升(均P<0.05)。结论IL-1α和IL-1Ra水平的异常与MS的发病及病情的转归有关,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可能在MS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S病情评估以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董帅张超王广生杨立军高向东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病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四川地区汉族寻常痤疮患者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汉族寻常痤疮患者白细胞介素(IL)-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选取467例研究对象,其中寻常痤疮组263例及正常对照组204例。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1}DNA,采用SNaPshot分型技术检测IL-1α rs1800587位点基因SNP。结果:寻常痤疮组IL-1α rs1800587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40%、14.80%和0.8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2.60%、7.40%和0%,2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痤疮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80%和8.20%;正常对照组为96.30%和3.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α rs1800587位点T等位基因会增加寻常痤疮的患病风险。
刘颖林新瑜程石邓秋熊梦媛罗霞
关键词:寻常痤疮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牙萌出是发育中的牙齿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复杂生理过程,其间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该过程。白细胞介素(IL)-1α是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双重功能细胞因子。本文就IL-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蒙明梅郭维华周学东邹静
关键词:牙萌出白细胞介素-1Α牙囊
白细胞介素-1α的成熟与分泌机制被引量:1
2018年
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是IL-1家族中重要的一员。IL-1α是广泛存在于机体中的多功能信号分子,在胞内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1}生长分化;同时可分泌至胞外参与机体炎症应答,在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α前体和成熟形式都具有生物活性,但成熟形式的IL-1α生物活性大大增强。IL-1α是许多疾病预防治疗的靶标,其成熟与分泌的机制也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病原体感染宿主诱导IL-1α的成熟与分泌受{1}内钙离子浓度及钙蛋酶活性的调控,部分情况下还有炎症小体信号途径及其他信号途径等。本文将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对IL-1α的成熟与分泌机制及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张婷娟巫芮方仁东
关键词:IL-1Α钙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α抗体及使用方法
本申请涉及白细胞介素1α抗体及其使用方法。特别地,本申请涉及完全人单克隆抗体,其包含(i)抗原结合可变区,所述抗原结合可变区表现出对IL‑1α的非常高的结合亲和力;和(ii)恒定区,所述恒定区对于通过C1q结合而活化补...
J·西马德
文献传递
腰椎静脉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α水平与椎管狭窄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腰椎狭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与腰椎狭窄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腰椎狭窄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腰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α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腰椎狭窄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关系。结果 TNF-α高水平、IL-1α高水平患者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高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TNF-α高水平、IL-1α高水平患者双节段、多节段的病变数均高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TNF-α高水平、IL-1α高水平患者ODI指数均高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而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静脉内血清中TNF-α、IL-1α水平与患者下肢程度及腰椎功能密切相关。
吴俊毛伟欢吕一
关键词: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