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608篇“ 皮动脉“的相关文章
- 经皮动脉港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经皮动脉港HAIC不仅技术安全,并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肝动脉置管方法,使多种化疗方案得以实现。本文就HAIC原理、经皮动脉港技术及其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和进展作一综述。
- 王子卓(综述)梁斌(审校)
-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化疗肝脏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 DSA引导下经皮动脉栓塞治疗腹壁下动脉出血一例
- 2023年
-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于2022年2月13日因"乏力、纳差4天,黑便1天"入院。入院后患者乏力、纳差进一步加重,精神较差,查体胸腹部皮肤可见大片淤斑,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包块,明显压痛,包块质韧,边界尚清,拒按。血常规提示HGB 37 g/L,凝血功能提示PT 21.7 s、APTT 46.9 s、INR 1.88。床旁彩超检查提示腹壁及腹腔内多发不均质包块,考虑血肿可能。追问病史,患者曾于当地医院腹部皮下注射肝素。
- 张正宇谢兴武周雪惠陈光斌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出血
- 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 观察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进行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分析治疗及随访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标志物、临床疗效、近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平均介入手术时间为(118±45)min。化疗栓塞血管中胃左动脉6例,胃左+胃网膜右动脉2例,胃左+胃网膜右动脉+肝动脉1例,胃左+胃网膜左动脉+肝动脉2例,胃左+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胃左+胃右+胃网膜右动脉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9±0.96)d。随访结束后,15例患者中死亡5例,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其中1例患者最长存活13个月;现存活患者10例,平均生存期已超过15.6个月。12例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患者中8例得到改善,2例黑便患者均得到改善,1例便潜血阳性患者转阴,2例反酸烧心患者改善,1例吞咽困难患者得到明显改善,4例恶心、纳差患者中1例得到改善。多数患者治疗后食欲增加,腹痛减轻。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者5例,其中4例术后下降;术前糖类抗原724(CA-724)升高者5例,其中4例术后下降;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者3例,术后均下降;术前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者1例,最高达930 IU/ml(0~6.05 IU/ml),术后最低降至7.73 IU/ml。1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53.3%,其中贲门胃底癌总有效率为50.0%,胃窦癌总有效率为25.0%,胃体癌总有效率为80.0%。其中有2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15例患者术后发生近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5例(33.3%),纳差6例(40.0%),腹痛腹胀4例(26.7%),低热2例(13.3%),白细胞减少1例(6.7%),均为轻度(1~2级),未发生重度(3~4级)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
- 夏媛媛梅丁莲祁亚龙陈力强
- 关键词:胃癌介入治疗
- 肝癌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肝癌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具体防治措施。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术治疗,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术后发生PES的40例患者列为病例组,未发生PES的6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具体防治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Child-Pugh分级B~C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PS)≥2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B~C期、微球栓塞、谷草转氨酶(AST)≥60U/L、谷丙转氨酶(ALT)≥60 U/L、血清白蛋白(ALB)<40 g/L、WBC≥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60%、K^(+)≤4.0 mmol/L、Na^(+)≤135 mmol/L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术前ECOG-PS≥2分、术前BCLC分期B~C期、微球栓塞、ALT≥60 U/L、ALB<40 g/L、WBC≥5.0×10^(9)/L、NE≥60%、Na^(+)≤135 mmol/L是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术前ECOG-PS≥2分、肝功能损伤、微球栓塞、ALT≥60 U/L、ALB<40 g/L、WBC≥5.0×10^(9)/L、NE≥60%、Na^(+)≤135 mmol/L是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完善术前检查、改善肝功能、合理控制术中载药微球应用数量、密切监测术后血液指标,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为防治TACE术后发生PES的重要举措。
- 宋凌梓范小斌
-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综合征
- 腹壁下动脉出血经皮动脉栓塞2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随着临床对于腹部诊疗的相关操作越来越多,而其腹壁下动脉位置浅表,容易受到损伤,造成相应血管产生后续并发症。本院于2023年2月前后接诊了2名因其腹壁下动脉出血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经皮动脉栓塞成功止血,现报道如下。1患者资料病例1,患者,女,65岁,因胸痛不适入院就诊,在院期间因治疗用药行经皮注射低分子肝素,半天前突发腹痛不适。
- 郭燕陈光斌刘书铭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1例双侧臀部皮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分析
- 2023年
- 总结1例双侧臀部皮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体会。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特殊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包括体位、饮食、皮瓣术后护理等,以确保患者皮瓣的存活,确保伤口的治愈,通过以上措施,患者臀部肿瘤切除,伤口愈合,在治疗第22天愈合后出院。本文中的患者经过体位、饮食、换药、皮瓣手术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该患者骶尾部鳞状细胞癌切除,伤口治愈,现报告如下。
- 甘伟明谢肖霞
- 关键词:皮瓣术后鳞癌
-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左心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观察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介入封堵术前后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预测因子,为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价值性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
- 郭子淳
- 关键词:介入封堵术心脏结构左向右分流
- 全病程管理在肝癌经皮动脉药盒系统灌注化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联合微信平台的全病程管理服务在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灌注化疗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受经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灌注化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出院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病程管理,即通过医院“智医在线”公众号平台,为患者提供专业资讯、在线指导、药盒管理、预约维护等服务,于第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并记录两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共推送信息共56条,线上服务共158次。首次治疗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动脉灌注相关知识知晓率(86.0%)和自我护理能力(ASAS-R-C)评分(58.07±9.14)均高于对照组的60.1%和(53.14±8.75),生命质量(QLICP-L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动脉灌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结论 全病程管理的建立及应用有利于提高肝癌患者对经动脉药盒灌注化疗的认识,减少化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 刘燕芳杨迎春陈丹李瀚峰伍雅琴罗春香
- 关键词:肝癌导管药盒系统全病程管理延续护理
- 经皮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直肠下段动脉性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皮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治疗直肠下段动脉性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3例直肠下段动脉性出血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记录术中栓塞方式、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造影结果阳性率等,对术后复发出血率等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给予13例直肠下段出血患者经皮动脉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造影结果阳性率85.7%;本组13例患者因其中1例出血复发共行14次经皮动脉栓塞术,临床成功率92.9%,出血复发率7.7%;无直肠肠壁坏死、穿孔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动脉造影栓塞术对治疗直肠下段动脉性出血效果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赵宝魁
- 关键词:直肠出血直肠上动脉
-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患儿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患儿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经皮PDA封堵术治疗的45例PD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PDA患儿行封堵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情况,对可能影响患儿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5例PDA患儿行封堵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发生率为1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闭动脉导管直径、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为患儿行经皮PDA封堵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儿行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风险较高,未闭动脉导管直径、平均肺动脉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为患儿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小瑞刘文会马琳
- 关键词:封堵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相关作者
- 路来金

- 作品数:450被引量:2,18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周围神经 手术治疗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 宫旭

- 作品数:131被引量:45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皮动脉 外科皮瓣 岛状皮瓣 带血管蒂
- 唐茂林

- 作品数:179被引量:1,799H指数:2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穿支 皮瓣 显微外科
- 徐达传

- 作品数:650被引量:6,478H指数:4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解剖学 穿支皮瓣 皮瓣 解剖学基础 生物力学
- 梅劲

- 作品数:135被引量:1,235H指数:2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去细胞 显微外科 穿支 生物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