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3篇“ 皮瓣设计“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层CT血管成像的穿支皮瓣设计和切取的三维导航流程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建立基于多层CT血管成像(MDCTA)的穿支皮瓣设计和切取的三维导航流程,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1月-2023年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7例、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1~68岁.创面位于手部者9例、足部者4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0 cm×6.0 cm~18.0 cm×17.0 cm.通过基于MDCTA的三维导航流程,设计并切取14块穿支皮瓣,包括11块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3块含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的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皮瓣面积9.0 cm×6.0cm~20.0 cm×15.0 cm.6块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8块皮瓣供区创面行皮片移植.比较术前导航显示的穿支位置、类型及其来源动脉同术中实际探查的一致性.术后即刻,按照自定义标准评价皮瓣覆盖创面情况.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皮瓣血运和9例手部创伤者手部功能,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4例足部创伤者足部功能.结果 术前导航显示的穿支位置、类型及其来源动脉与术中实际探查结果一致.术后即刻,11块皮瓣覆盖创面情况为优、3块为中.术后,13块皮瓣完全成活;1块皮瓣部分坏死,经移植大腿全厚皮后愈合.患者术后获得4~24个月随访,1例患者发生皮瓣下血肿、1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皮瓣色泽、质地均良好,5例术后皮瓣臃肿者行修薄手术后外观良好;12块皮瓣血运为优、2块皮瓣血运为良;手部创伤者中手部功能为优者2例、良者4例、差者3例,足部创伤者中足部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1例.结论 基于MDCTA的穿支皮瓣设计和切取的三维导航流程,实现了对皮瓣供区穿支血管及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
尹其翔糜菁熠蔡华忠周峰姚群华雍
关键词:穿支皮瓣血管造影术创面修复
高选择性动脉吲哚菁绿造影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介绍高选择性动脉吲哚菁绿造影(以下简称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3年11月—2024年4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和创面修复科共收治2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辅助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16~71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0 cm×4.5 cm~27.0 cm×16.0 cm。术中,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辅助设计皮瓣,观察皮瓣源动脉或穿支的荧光显影范围,根据皮肤的荧光显影情况判断皮瓣源动脉或穿支的供血范围,调整皮瓣的切取位置。皮瓣切取面积为9.0 cm×6.0 cm~29.0 cm×16.0 cm。术中观察并记录行高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次数、行穿刺的穿支源动脉类型、皮瓣切取位置变化。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和皮片成活情况、造影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29例患者32个皮瓣均顺利切取,共行高选择性动脉造影37次,其中行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刺者13例、降支穿刺者6例、斜支与降支双穿刺者8例、其他来源的源动脉穿刺者2例。术中28个皮瓣切取位置未改变,3个皮瓣切取位置向肢体近端移动,1个皮瓣切取位置向肢体远端移动。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未出现皮瓣远近端部分坏死的情况;皮瓣供区创面愈合,皮片均成活;未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在术中判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源动脉及穿支供血范围,更加直观、客观地评价皮瓣的血供,用于辅助皮瓣设计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术前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皮瓣部分坏死,且安全可靠。
王石董帅曹阳王桂洋杨成鹏孙丰文黄永涛郭礼平杨亮周荣巨积辉
关键词:穿支皮瓣吲哚菁绿动脉造影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
四肢缺损创面的测量与皮瓣设计的临床研究
背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创伤修复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类损伤,常合并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或外露,故临床上创面常需要通过各种皮瓣进行覆盖。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和形状各异,临床上要精准切取修复所需要的皮瓣有一定...
叶学浪
关键词:组织缺损穿支皮瓣
一种皮瓣设计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瓣设计辅助工具,属于皮瓣设计技术领域。该皮瓣设计辅助工具包括收纳结构和辅助设计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卷筒和挤压件,所述收卷筒的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挤压件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
李小露 黎洪棉 凌裕 许光远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自体皮瓣设计与术后管理被引量:1
2024年
乳房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征之一,保持其完整性及美观对女性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体皮瓣在提供足够组织量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皮肤覆盖。自体组织重建的乳房形状、质地和柔软度都接近自然的乳房,远期效果和满意度高^([1]),但其缺点是技术要求高、供区存在创伤。术前遵循皮瓣设计的原则和流程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设计并加强术后管理,在乳房重建效果和供区损伤之间寻求平衡,最大程度降低乳房缺失带来的影响,帮助乳腺癌病人恢复身心健康。
饶南燕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
自主设计的创面测量膜在分叶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将自主设计的创面测量膜应用于分叶穿支皮瓣设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对收治的9例四肢软组织缺损伤的患者采用分叶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术中应用自主设计的创面测量膜进行测量,指导分叶穿支皮瓣设计和切取。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5岁,平均40.3岁。修复上肢创面6例,下肢创面3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5例,骨间背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0 cm×1.5 cm~26.0 cm×8.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1.8 cm~22.0 cm×10.0 cm。术后观察皮瓣血运、皮瓣成活与伤口愈合情况,门诊随访观察皮瓣成活质量、供区恢复情况及肢体功能,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及临床下肢评分(LEM)标准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18叶皮瓣成活17叶,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处理后1叶皮瓣出现坏死,再次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全部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6个月,全部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观满意,皮瓣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无疼痛感及瘢痕挛缩,修复的上肢创面病例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4例,良2例。修复的下肢创面病例依据LEM标准评定,结果优2例,良1例。结论自主设计的创面测量膜应用于分叶穿支皮瓣设计,可准确地对创面进行测量,快速提取创面模型,更方便和直观地指导皮瓣设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周望高叶学浪张振伟庄加川李东扬余少校李征柯于海林慧鑫熊懿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
改良二纵五横新算法在儿童股前外侧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二纵五横新算法在儿童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设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们对12例儿童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所有患者均根据改良二纵五横新算法实施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探查,术前在股前外侧区域形成Ⅰ、Ⅱ、Ⅲ、Ⅳ区,使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分别在4区内探测穿支,根据穿支分布情况设计皮瓣,皮瓣切取范围为3.5 cm×5.0 cm~18.0 cm×5.5 cm。结果术前探查12例患侧股前外侧供区穿支共计32支,Ⅰ、Ⅱ、Ⅲ、Ⅳ区穿支分布分别为8、9、10、5支。术中证实共30支,假阳性率为6.67%。穿支分布类型主要为降支24支,斜支6支。术后所有皮瓣顺利存活,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2~32个月,平均(8.2±0.4)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可,供区残留少许瘢痕。结论改良二纵五横新算法在儿童ALTP穿支定位、皮瓣设计及切取中安全可行,提供了可靠的皮瓣设计基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海张程莫小金邓呈亮肖顺娥吴祥奎吴必华常树森魏在荣
关键词:外科皮瓣儿童显微外科手术皮瓣设计
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在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索分析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在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手外科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手部微型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患者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13例,在数字医学技术的辅助下行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存活率,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的外观、感觉、功能及对供区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得知,观察组13例患者的创面均达到甲级愈合,供区瘢痕轻度增生,功能良好;对照组中12例患者的创面达到甲级愈合,7例患者皮瓣稍臃肿,该组全部患者的供区瘢痕增生明显且伸腕功能稍欠充分,1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需再次手术,1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脱痂后瘢痕形成。结论:将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应用于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通过术前精确的评估与设计,指导皮瓣的切取,不仅能有效减轻供区损伤,还能显著提高皮瓣存活率,使手部微型创面修复效果更好、患手功能恢复更理想。
李日绍李日绍邓晓清关术黄文华
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
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法与切取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自报道以来已有40年的应用历史,因其优点众多,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由于ALTF解剖的复杂性和血管的变异性,学者们对于ALTF的解剖学研究、术前设计方法、术中切取方法以及切取理念和形式也在不断探索。现就ALTF的解剖、设计与切取方法,及近年来在临床的进展作一综述。
孙丰文杨林程俊楠黄永涛杨成鹏高钦锋张韬柳志锦刘胜哲巨积辉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解剖学术前设计切取方法
基于髌骨精确测量的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案的临床解剖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髌骨精确测量的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患者,均采用右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术前精确测量髌骨外下缘与外上缘。髂髌连线为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最外侧突出点的连线,作为预测穿支体表定位的解剖标志。同时使用便携式多普勒仪探测穿支的出肌点。术中观察穿支出肌点与髂髌连线的关系,测量穿支血管入阔筋膜点至髂髌连线的垂直距离。结果 :本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穿支血管出肌点均出现在髂髌连线附近,髂髌连线为股直肌与股外侧肌肌间隙的体表投影,穿支血管入阔筋膜点均位于以髂髌连线为中心线的内、外侧3.0 cm内。结论 :基于髌骨精确测量的术前设计方案有利于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出肌点与入阔筋膜点。
赵佳佳喻建军蔡旭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髌骨术前设计

相关作者

唐茂林
作品数:181被引量:1,844H指数:2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穿支 皮瓣 显微外科
李学渊
作品数:339被引量:1,009H指数:1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穿支 皮瓣
唐举玉
作品数:295被引量:2,02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徐象党
作品数:16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皮瓣设计 穿支皮瓣 穿支 小腿 针刺方向
徐永清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7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