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盆腔动脉造影“的相关文章
盆腔动脉造影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造影解剖及其最佳投照体位,指导超选择盆腔血管插管,提高介入插管准确率及成功率。方法测量51例正常成人双侧髂总动脉间的夹角、双侧髂内动脉开口的高度和髂总动脉长度;观察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正位、对侧斜位、同侧斜位造影片上显示程度。结果①正常成年男性双侧髂总动脉夹角均数为(57.22±8.39)°,正常成年女性双侧髂总动脉夹角均数为(66.41±7.99)°,女性髂总动脉夹角大于男性;右侧髂内动脉开口高于左侧,左侧髂总动脉干长于右侧;②对侧斜位造影投照较正位和同侧斜位投照能更好地显示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开口和行程;③依据正常成人髂内动脉造影表现及其主要分支走行及分布情况,正常成人髂内动脉可分为四种解剖类型。结论①女性患者因双侧髂总动脉间夹角较大,提示经皮股动脉穿刺对侧髂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时宜采用直接插管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缩短插管时间;男性患者可采取成袢技术;②选用对侧斜位有助于超选插管至髂内动脉及其分支;③对盆腔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人应根据其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造影解剖类型、髂总动脉主干长度类型实行个体化介入手术操作。
李彩霞李春海
关键词:髂内动脉动脉造影术解剖学
盆腔动脉造影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造影解剖及其最佳投照体位,指导超选择盆腔血管插管,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正常成人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造影资料51例,测量其双侧髂总动脉间的夹角、双侧髂内动脉开口的高度和髂总动脉长度;观察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正位、对侧斜位、同侧斜位造影片上显示程度;分析髂内动脉及分支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造影解剖类型。结果:①正常成年男性双侧髂总动脉夹角均数为57.22°±8.39°,正常成年女性双侧髂总动脉夹角均数为66.41°±7.99°,女性髂总动脉夹角大于男性(P<0.01);右侧髂内动脉开口高于左侧,左侧髂总动脉长于右侧;②对侧斜位是显示髂内动脉及分支的最佳体位;③本组正常成人髂内动脉造影可分为四种解剖类型。结论:对盆腔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性别及其髂内动脉血管造影解剖类型、髂总动脉的主干长度,选择最佳投照体位,实行个体化介入手术操作和治疗。
李春海李彩霞
关键词:髂动脉解剖学
盆腔动脉造影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造影解剖及其最佳投照体位,指导超选择盆腔血管插管,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结论:1.女性患者因其双侧髂总动脉夹角较大,提示经皮股动脉穿刺对侧髂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时宜采用直接插管技术,选用腹腔导管(Cobr...
李春海
关键词:髂内动脉动脉造影解剖学子宫肌瘤子宫动脉
文献传递
盆腔动脉造影对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盆腔动脉造影对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10例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与盆腔动脉造影结果 ,对比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7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诊断与盆腔动脉造影结合完全一致 ;2例阴道分娩患者临床诊断为宫缩乏力性出血 ,而造影结果显示为子宫下段不完全裂伤 ;1例中孕引产后患者出血原因不清 ,造影显示可能存在子宫血管畸形。结论 盆腔动脉造影可以为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提供更为直观、更为确切的依据 。
刘志杰辛晓玲赵汝珠郭元星
关键词:产后出血介入性
盆腔动脉造影正位与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比较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最佳位置 ,指导医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髂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 ,采用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血管造影 ,以及采用不同角度的同侧斜位造影 (将斜位造影分为 16°~ 30°,31°~ 4 5° ,4 6°~ 6 0°三组 ) ,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结果进行对比 ,选择出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与角度。结果  (1)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6 %、6 5 .4 %和 12 .5 %(χ2 =2 8.12 ,P <0 .0 1)。 (2 )同侧斜位 16°~ 30°、31°~ 4 5°和 4 6°~ 6 0°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2 5 %、85 .7%和75 %。结论 髂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为同侧斜位 ;最佳倾斜角度为 31°~ 4 5°。
杨建国贺能树张长林吕提文张国欣管桐伟
关键词:盆腔动脉造影斜位动脉血管造影
选择性盆腔动脉造影诊断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提出操作简便,省时,省材的一侧经皮股动脉穿刺采用cook公司研制的RS管或RH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黄种文刘希平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动脉造影
阴道超声与盆腔动脉造影诊断滋养细胞肿瘤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1997年
阴道超声与盆腔动脉造影诊断滋养细胞肿瘤的对比观察向阳杨秀玉杨宁宋鸿钊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向阳、杨秀玉、宋鸿钊),放射科(杨宁)盆腔动脉造影技术用于诊断滋养细胞肿瘤时是否有子宫肌层的侵蚀已有几十年历史...
向阳杨秀玉杨宁宋鸿钊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阴道盆腔动脉造影
盆腔动脉造影诊断滋养细胞肿瘤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告40例潜养细胞肿瘤,其中葡萄胎15例,恶性葡萄胎23例,绒癌2例。均进行了盆腔动脉造影,25例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无误;在排胎后即造影的15例中,发现8例恶变.因此,本法在鉴别良恶性,特别在早期确定有否恶变方面有重要价值.
吴良浩雷松年苏金亮
关键词:盆腔动脉造影滋养细胞肿瘤X线
盆腔动脉造影与B超诊断滋养细胞肿瘤的对比分析
1992年
本文36例滋养细胞肿瘤,包括葡萄胎12例,恶葡22例。绒癌2例,均经盆腔动脉造影(PAG)和B超检查。PAG12例诊为葡萄胎,24例诊为恶葡,良恶性鉴别无误。B超11例诊为恶葡,1例误为其它肿瘤,另24例未发现恶性征象,其中12例恶性者误为良性。
吴良浩雷松年苏金亮姚一萍刘佩林
关键词:B超滋养细胞肿瘤
盆腔动脉造影诊断妇产科肿瘤
1992年
盆腔动脉造影从50年代就应用诊断妇产科肿瘤,我国60年代也开始应用。但由于B超。
曾行德
关键词:卵巢动脉恶性葡萄胎良性葡萄胎绒癌恶性畸胎瘤

相关作者

李彩霞
作品数:81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肿瘤 颅内动脉瘤 原发性肝癌 VX2肝癌
李春海
作品数:39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介入治疗 VX2肝癌 肝肿瘤 活组织检查
辛晓玲
作品数:50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产后出血 放疗 产后大出血 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术
陈军
作品数:15被引量:28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宫腔镜 宫腔镜检查 监护作用 足月分娩
贺能树
作品数:156被引量:5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介入治疗 再狭窄 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