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篇“ 监察官“的相关文章
- 当代中国特色监察官制度构建初探
- 2024年
- 建立监察官制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监察体系的重要举措,《监察官法》的颁布为监察官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规范基础和方向指针。然而,监察官作为一种兼具全局性和特殊性的法律职业,在制度设计与运行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完善空间。应从提高监察官政治站位、细化监察官选拔标准、完善监察官等级制度和职业保障等方面构建完备的监察官制度,推动监察体制改革迈向新台阶。
- 张兰新陈岱琳
- 关键词:监察权
- 论宪法政治与监察官的政治伦理被引量:3
- 2024年
- 监察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的经验已表明,虽然宪法和监察法以完全一致的表述规定了监察机关应当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制约,但由于现有监察程序结构存在的缺陷和监察队伍人员的观念偏差,实践中依旧面临监察机关优位和监察官专权化的现实难题。解决现实难题需从完善制度与优化观念两个层面齐头并进。制度层面应遵循均衡共和政体原理,反思改革经验、改进监察法中的权力配置构造,给监察法置入内在道德要素,即在监察法中落实宪法要求的平等保护与正当程序原则,构建对监察程序尤其是调查程序实现有效外部监督所需的具体程序机制。观念层面应依据共和制宪法政治原理对监察人员进行政治与理论培训,既要明确监察人员对宪法中的普遍政治道德原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认知责任与实践责任、又要防范监察人员基于部门特殊意识将监察权“道德权力化”。
- 黎敏
- 论监察官职业伦理的渊源、性质与特征
- 2024年
- “监察官”相比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者而言是新近才出现的“法律人”群体,原则上应当受到“法律人共同体”的伦理约束。就其历史发展来看,监察官制度由来已久,无论是在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优秀的“监察官”都呈现出铁骨铮铮、富有智慧的鲜明形象,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之中,特别是在《监察法》出台后,“监察官伦理”也获得了现代法治的支持。同时,由于“监察委”与党的纪检部门的长期并列关系,“党的纪律”也是监察官伦理要求的渊源之一。因此,监察官既是以“法律人”的身份为底色,从事专门的法律分工的群体,也是以党的纪律监督人员的身份出现,对党的干部进行直接监督的群体。正因为这两种身份寓于一身,监察官反而能够成为党的纪律监督工作与国家司法工作的黏合剂。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我们既要强调监察官的纪律性与法律性,也要强调其在处理专门事务特别是在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的专业性,以此为框架进一步丰富监察官职业伦理的内涵。
- 廖怡成
- 关键词:渊源
- 监察官职业保障建设的基本逻辑与优化路径
- 2024年
- 推进监察官职业保障建设,事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监察权的良好运作。《监察官法》增加了监察官职业保障内容,但其存在立法内容简单化、宽泛化、抽象化特征,难以产生职业保障的实际效果。为加强对监察官职业保障的体系建构,应遵循注重监察官的职业特色、依托党政合署办公模式以及合理借鉴域外职业保障经验的逻辑原则。同时,应为监察官提供良好的职业保障场域,构建职业保障法律法规群、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完善考核指标机制,并加快落实保障监察官职业权利,以适度拓展监察官职业保障的力度与范围,实现对监察官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与精英化建设。
- 王延延
- 关键词:监察官监察权监察机关
- 监察官任职条件适用中政治身份偏好问题及其疏解
- 2024年
- 监察官选用时的任职条件和《监察官法》中规定的监察官任职条件有所区别。监察官选用时的任职条件是从一般性要求到特殊性要求逐步拔高的结果,而《监察官法》中规定的任职条件则是一种基本的资格性条件。《监察官法》规定中与监察官选用实践中任职条件的差异,体现了规范与实践的张力。这实际上是通过立法赋予了监察机关有限的用人自主权。监察官选用实践是将“书本上的法”转化为“行动中的法”的过程,在法定资格条件之上选拔更具优势和竞争力的合适人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官的选用倾向于政治条件较好的中共党员,这一考量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也面临着合法性质疑,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根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监察官选任需正确把握任职条件的开放性,兼顾合法性、合理性和适当性要求,选拔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人才担任监察官,进而实现监察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规范化。
- 陈敦坤
- 关键词:监察官监察法任职条件
- 中世纪英国的市场治理——以王室市场监察官为例
- 2024年
- 12世纪英国商业化加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管理人员的正规化,王室市场监察官应运而生。该官职在13世纪下半叶出现,隶属于王室衣储,负责监管王国的经济活动。度量衡是经贸往来的重要媒介,王室市场监察官负责检查度量衡标准,确保其规范使用,并有权通过法庭惩处违法者。王室市场监察官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其权力也受监督,地方各级政权也参与其中。该官职展现了中世纪英国在市场治理中依法治理、规范治理和合作治理的特点。由此促进了市场的高效管理,保障了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为中世纪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法理基础和政治框架。
- 王静
- 关键词:度量衡
- 法治现代化视域下的监察官办案质量责任制:制度内涵与规则塑造
- 2024年
- 构建完备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监察监督作为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关系到法治现代化的进程。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监察立法文件中业已明确提出建立监察官办案质量责任制。该制度区别于其他责任追责机制,对于督促监察官依法办案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立法对于监察官办案质量责任制的规定较为模糊,与其他责任没有明确界分,在追责主体、理由以及追责程序、救济机制等方面均有所缺失,影响了制度的可操作性。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构建独立的监察官办案质量责任制,基本思路上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明确追责主体,优化追责事由,规范追责程序,确保监察官依法履职,在高效反腐的同时做到法治反腐。
- 何静
-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监察官
- 监察官职业化研究
-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迫切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反腐败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监察官...
- 余健明
- 关键词:监察官职业准入权力制约监察工作法律职业资格
- 监察官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 “有权必有责,用权必受监督”。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监察权力时如何受到监督与制约,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监察官法》的出台是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规范了监察官规范行使监察权力,也促进了监察队伍的法治...
- 曹颖
- 清朝监察官管理制度研究
- 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推动着清朝监察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之相伴而生的监察官管理制度也不断发挥着澄清吏治、纠勘违法、维护统治等重要作用。作为统治者实现官僚治理的重要工具,监察官管理制度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生态,更呈现出鲜明的...
- 柴亚琪
- 关键词:清朝监察官选任
相关作者
- 张先昌

- 作品数:52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隋朝 监察制度 隋文帝 中国传统社会 监察官员
- 褚宸舸

- 作品数:118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枫桥经验 宪政 禁毒 民主 权利保障
- 王尔春

- 作品数:18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汉代 司隶校尉 宗室 监察官 权力
- 薛彤彤

- 作品数:8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监察官 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国家监察 全国人大 中共中央
- 任建明

- 作品数:269被引量:90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反腐败 腐败 反腐 反腐倡廉 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