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篇“ 眼睑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眼睑成形术对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眼睑成形术对患者眼表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6在我院眼科行眼睑成形术的患者70例108眼。其中诊断为上睑下垂的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40例48眼,诊断为眼睑皮肤松弛/单睑的患者行双眼重睑成形术30例60眼。比较各组患者手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平均曲率(Km)、总散光值(C)。结果:提上睑肌缩短组患者手前后OSDI评分、BUT、SⅠt、FL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TMH比较无差异(P>0.05)。后1 mo,OSDI评分、BUT、SⅠt、FL与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重睑成形组患者手前后OSDI评分、BUT、SⅠt、FL、TMH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提上睑肌缩短手组和重睑成形组患者手前后Cyl、SRI、SAI、Km、C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手对于上睑下垂患者早期眼表有所影响,早期应予以保护角膜的措施,而重睑成形术对患者早期眼表无明显影响;眼睑成形术对于所有患者屈光状态均无明显影响。
孔敏王小惠何秀慧许育新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重睑成形术眼表屈光
双平面固定眼睑成形术的上睑整形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双平面固定眼睑成形术在上睑整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单睑美容就医者80例, 男6例、女74例, 年龄18~45岁, 平均31岁。手均用双平面固定技, 手要点是将下唇轮匝肌进行双平面固定(硬固定+软悬挂)。采用问卷调查及收集手前后照片进行统计分析, 评估后效果。后随访6~12个月, 统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8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满意79例, 占98.75%;医师评估满意78例, 占97.50%。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2.31±1.80)分, 水肿及瘀斑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3.58±2.15)分。后睁闭眼活动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后双眼皮宽度存在, 未有脱落, 闭眼切口瘢痕轻微, 未有明显凹陷。结论双平面固定重睑能够形成牢固的双眼皮线条, 不易脱落且瘢痕轻微, 后效果稳定, 值得临床应用。
荣坤杰李平松陈啸侯团结马乐马坤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
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的回顾与进展
2024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亚洲女性的眶周出现特异性的改变,上眼睑-眉毛复合体出现老化的征象。典型的表现为上睑皮肤松弛,上睑皮肤尤其是外侧出现下垂,导致眶外侧松弛和侧向遮盖的外观,影响患者的容貌,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睁眼功能。在临床上,通过手的方式实现眶周年轻化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亚洲群体中,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主要针对具有眼睑松弛和侧向遮盖的衰老女性患者,在具有一定适应证的亚洲中老年女性中得到使用,可以带来良好的美容效果与可以接受的手疤痕。由于传统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存在一些局限性,手医师提出多种多样的改良技,包括对切口形状的改良、对固定方式的尝试、对眼部肌肉的处理、对眶周脂肪的处理等。不同的手创新带来不同的手效果。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手的效果,对手带来的美容结果进行统一标准的客观测量是评估手疗效的重要环节。
钟雪薇王太玲
关键词:上睑皮肤松弛额肌悬吊
眼睑成形术对眼表及屈光状态影响的研究
孔敏
眼睑成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4年
目的探究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受眼睑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15例)与非感染组(45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手方式、手时间、前抗菌药物治疗、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后遵医嘱率,分析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手方式、手时间、前抗菌药物治疗、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后遵医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方式、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后遵医嘱率是引起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眼睑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方式、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后遵医嘱率,需针对性加强其围期护理,以降低患者的后感染风险。
陈婧郑丽梅马丽平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医院感染护理措施
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后眉毛位置变化的量化分析
钟雪薇
改良眶隔脂肪重置法下眼睑成形术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行改良眶隔脂肪重置法下睑成形术的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改良眶隔脂肪重置下睑成形术的患者病例,...
蒋尚轩
关键词:下睑成形术眶隔满意度
双极和单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的效果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双极和单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行眼睑成形术患者200例,根据其采用的电外科手类型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行双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对照组行单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时间、手结果评分、满意度和不便评分及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极电切组的上眼睑形成和下眼睑形成的不便评分及水肿评分均低于单极电切组(P<0.05);双极电切组围期的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单极电切组(P<0.05),双极电切组围期不便总评分低于单极电切组(P<0.05);观察组干眼症、睑收缩、睑外翻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与单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相比,双极电外科眼睑成形术后水肿情况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不便评分更低,且手时间未见延长。
江峰地胡媛媛凌云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电外科微创外科手术
经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治疗肥厚型眼睑松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治疗肥厚型眼睑松弛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的双侧肥厚型眼睑松弛症患者共20例,均接受经眉下切口上睑成形术中同时处理脱垂的眶部泪腺、增生的副泪腺和膨隆的眶脂肪组织,使上睑恢复正常饱满外观和年轻化。随访时间为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观察指标为眼睑膨隆状态、切口瘢痕淡化程度、上睑皮肤松弛矫正和泪腺复位情况。结果:20例肥厚型眼睑松弛症患者在后3个月复查时,上睑膨隆消失17例,3例残留轻度膨隆;切口瘢痕完全淡化16例,部分淡化4例;双侧眼睑皮肤松弛情况完全改善10例,明显改善6例,部分改善4例。后患者均未出现睁眼困难和视物遮挡等症状,均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学效果。结论:眉下切口眼睑成形术眼睑组织损伤小、手简便、后恢复快,是治疗肥厚型眼睑松弛症的理想手方式。
刘兆川史俊虎肖丽刘杉宋丽华白萍
关键词:泪腺脱垂眼部整形
后评分模型和患者满意度在Z-内眦皮成形术联合眼睑成形术的临床价值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采用后评分模型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接受Z-内眦皮成形术联合眼睑成形术的患者,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的120例患者。将标准化患者满意度表(总分40分)和后评分模型(总分10分)发送给患者完成并填写。后评分模型指标评估后瘢痕和疼痛、手对称性、后功能和外观三方面,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观察两者相关性。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有94例患者完成本次后评分模型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轻微或不可见疤痕在双眼皮手比例为94.68%,在内眦角的比例为93.65%。80.3%的患者对后功能和外观问题比较满意;71.23%的患者在分析后观察指标的基础上报告了良好或极好的结果;而77.47%的患者报告了高或非常高的满意度。后评分模型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呈正线性相关(P<0.05)。结论根据后评分模型结果,Z-内眦皮成形术联合眼睑成形术产生了良好的结果,同时评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分数呈正线性关系。
代雪莲张永红李存涛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眼睑成形术

相关作者

宋慧锋
作品数:186被引量:45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瘢痕 整复 脂肪移植 畸形 愈合过程
李高峰
作品数:176被引量:699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瘢痕 点阵 重睑成形术 激光治疗 增生性瘢痕
许明火
作品数:178被引量:61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瘢痕 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成纤维细胞
高全文
作品数:140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畸形 截骨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脂肪移植 髁突骨折
张晨
作品数:417被引量:889H指数:17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脂肪移植 隆乳术 整形外科 美容外科 自体脂肪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