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7篇“ 眼肌麻痹“的相关文章
Tolosa-Hunt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科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标准确诊THS患者和其他类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记录和比较两类患者的首发症状、部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THS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共收集35例符合标准的痛性眼肌麻痹患者临床资料。18例患者诊断为THS,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为(59.9±13.2)岁,年龄范围为28~80岁;其中17例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7例患者合并上睑下垂,10例患者受累侧MRI眶及海绵窦区域异常信号病灶;9例患者合并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异常(3例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例抗核抗体阳性,1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17例其他类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2例(包含梅毒抗体阳性1例、活动性肺结核1例),颅内动脉瘤2例,缺血性动神经麻痹、颅内感染、颅底脑膜炎各1例。5例THS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3 d症状缓解,13例治疗1~6周症状缓解。随访7~47个月,3例THS患者复发。结论多数THS痛性眼肌麻痹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MRI检查可见海绵窦阳性体征,并合并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异常;其他类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合并糖尿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助于鉴别诊断。
曾峥魏志梅曾钰淞丁然然胡晶晶姜志昕于金国张本恕由彩云颜华
关键词:TOLOSA-HUNT综合征眼睑下垂眼肌麻痹疼痛
一种眼肌麻痹康复训练系统
一种眼肌麻痹康复训练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训练方案单一、训练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损伤类型判断模块、状态评分模块、右外直或左内直训练模块、左外直或右内直训练模块、左上直或右上直...
周凌云崔天祥李蕊彤李元金晓璐栗雪梅刘铁镌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性偏头痛验案举隅
2024年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属于偏头痛的特殊类型,临床不多见,鲜有病例报道。该病以偏头痛和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而减少偏头痛的复发是预防球运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金晓飞副教授通过针刺肝胆经头部腧穴以疏通肝胆经气血,配合周腧穴以通达目窍,再结合辨证取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改善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的症状,疗效显著。该文介绍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性偏头痛验案1则。
张灵琪金晓飞
关键词:针刺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头风脑风风痰阻络
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干预眼肌麻痹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眼肌麻痹作为神经科疑难疾病,其复视等症状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药物治疗本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功能修复依靠神经营养药物。本文对近年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认为眼肌麻痹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辨证论治主要以针刺为主,结合电针、推拿、灸法等;西医在明确眼肌麻痹的病因后,主要采取佩戴棱镜、知觉学习、超短波、经皮神经电刺激等非药物疗法。中、西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性高、疗效好及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可为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李蕊彤周凌云
关键词:眼肌麻痹非药物疗法病因病机针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THS的病因、临床特点、MRI表现。方法收集11例THS患者,对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表现与其受累脑神经相关;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复发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显著。结论THS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MRI检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排除性做出诊断。
张建兵王程阳袁鱼鱼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MRI糖皮质激素
接传红基于“同病异治”论治眼肌麻痹
2024年
眼肌麻痹是以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名为“风牵偏视”,其发病病因多纠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多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对症予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治疗。中医药在治疗该病并改善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该病与阴阳不足、气血失调、肝脾不和、肝肾阴虚、痰湿凝滞、瘀血阻络等多种因素有关,主张治病求本,辨病辨证,四诊合参,相同的症状通过患者不同的体质,疾病不同的性质分别选方用药。接传红临床上应用“同病异治”治疗眼肌麻痹,“微著并重、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四诊合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总结接传红治疗的3个经典眼肌麻痹案例阐释同病异治的实质,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特色,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提供思路。
曹晋宏接传红
关键词:同病异治眼肌麻痹验案举隅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2024年
分析讨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科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分析讨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效果理想,可以应用在此类患者。
张雪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生活质量评分
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RPON)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RPON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儿反复3次病程,均以头痛及左侧动神经麻痹为主诉入院,通过相关检查,排除眶、鞍旁及后颅窝的病变,确诊为RPON,予以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文献检索共收集19篇文献,共计26例患儿,其中96.15%患儿有头痛症状,73.08%有伴随症状,所有患儿均表现出眼肌麻痹症状,且均有动神经受累,所有病例均接受了增强MRI检查,其中73.08%患儿存在动神经增厚、强化。19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RPON是一种以复发性单侧头痛伴同侧眼肌麻痹为特征的罕见病,本病病因未明,典型者幼年开始起病,动神经最常受累,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吴亦湄郭虎卢孝鹏高修成李杨
关键词:头痛眼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
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眼肌麻痹的护理
2024年
分析在眼肌麻痹患者的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 抽取80例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科接受医治的眼肌麻痹病患,均实施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针对性护理(观察组),评测对上述研究方案对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的护理影响。结果 选择针对性护理的眼肌麻痹病患,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更理想(95.00%:80.00%),并且注射后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自护能力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让因眼肌麻痹而受损的异常生活得到改善,调节生活方面的综合质量,并且对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更高(97.50%:82.50%),P<0.05。结论 为提高眼肌麻痹患者的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实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提升治疗效果,形成良好的自护能力,帮助调节生活方面的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魏亚男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眼肌麻痹临床护理
高维滨教授基于“筋、经、脑共治”理论运用电针治疗眼肌麻痹的经验撷菁被引量:2
2024年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球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为临床特征,属中医“目偏视”的范畴,临证观察此病多与“脑神经核—周围神经—”视觉环路病变有关,而这分属于中医“筋、经、脑”的范畴。高维滨教授认为“脑窍受邪”为病机之本,“经筋病变”为病机之标,故此创新性的提出“筋、经、脑同治”的治疗观点,对于“筋”的治疗提出“电针法”,对于“经”的治疗提出“电针太阳组穴法”,对于“脑”的治疗提出“电项针法”,三法合用共同治疗“筋—经—脑”视觉环路,临床疗效满意。
曹馨元刘少鹏梁吉韩名媛崔杨周新宇徐晓萱尹洪娜
关键词:眼肌麻痹电项针

相关作者

张晓君
作品数:199被引量:1,160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视神经炎 视神经脊髓炎 病因分析 痴呆 眼肌麻痹
景筠
作品数:89被引量:276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眼肌麻痹 预后
江汉秋
作品数:84被引量:337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视神经炎 眼肌麻痹 视神经脊髓炎 病因分析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田国红
作品数:78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研究主题:眼肌麻痹 神经眼科 视力下降 首发症状 视神经炎
王佳伟
作品数:332被引量:1,12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脑炎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炎 谱系 抗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