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篇“ 知识互补“的相关文章
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实时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初始化数据决策模型、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模型切换控制器、预先搭建的仿真环境;获取历史动作指令和关键安全指标,...
仪忠凯张博涵徐英涂正宏李志民
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实时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初始化数据决策模型、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模型切换控制器、预先搭建的仿真环境;获取历史动作指令和关键安全指标,...
仪忠凯张博涵徐英涂正宏李志民
供应链合作伙伴、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本地与海外知识互补的角度
2023年
文章基于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从本地与海外知识互补的角度,选择61496家内外资科技企业150428个样本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知识禀赋内外资企业如何利用不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知识提升其创新绩效,并探索研发合作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拥有海外知识优势的外资企业来说,具有本地知识优势的本地客户能够有效补充其本地知识的不足,提升其创新绩效,并且来自本地组织的研发合作能够正向调节此过程;对拥有更多本地知识的内资企业来说,具有海外知识优势的海外供应商能够有效补充其海外知识的不足,提升其创新绩效,且此过程也得到企业研发合作的正向调节。文章从本地与海外知识互补的视角,探讨具有不同本地与海外知识禀赋的内外资企业如何差异化利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知识提升其创新绩效,对研究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创新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珺涵张天罗津罗守贵
关键词:知识互补创新绩效
设计对话网络知识异质性、知识边界跨越与创新绩效——知识互补性的调节作用
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促进国内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变得刻不容缓。尽管我国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然而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制造企业...
冯奎
关键词:知识互补性创新绩效
文献传递
产学研合作中差异知识互补机理分析
2020年
在产学研合作中差异知识互补强调的是三方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最终形成的是知识价值升级和高质量经济发展过程的优势。本文基于知识互补的角度、分析产学研合作间差异性知识互补机理,分别构建了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的模型,并分析了各阶段运行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差异知识互补机理应用的对策建议。
杨烨凡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知识差异
基于知识互补性的复杂产品R&D网络形成模型构建与仿真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识别复杂产品R&D网络中研发任务分解程度、成员企业间合作方式及企业间知识互补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复杂产品R&D网络的形成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研发任务分解程度和企业间合作方式对复杂产品R&D网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获取互补知识的行为会推动整体研发网络呈现无标度特征。网络具有"链式"结构,其中倾向于团队合作的R&D网络呈现出"环型-链式"结构,而倾向于技术外包的R&D网络呈现出"星型-链式"结构。研发任务的分解程度越高,网络的"链式"结构规模越大。企业合作方式对任务分解程度和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李芮萌杨乃定张延禄刘慧
关键词:知识互补性网络形成
基于场域交互的产学研知识互补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知识互补的实现效果决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首先从动态视角界定产学研知识互补的内涵,基于场理论和知识的维度划分构建知识互补过程中的场域交互模型,提出场域交互是知识互补的基本实现方式;再将产学研知识互补分为局部互补和整体互补两个递进过程,通过自组织理论和BS模型分别阐述两个阶段的内在运行机理,系统刻画基于场域交互的产学研知识互补动态演化过程。
温平川杨朝琴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
基于场域交互的产学研知识互补过程及驱动因子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家层面上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组织层面,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美国管理学大师彼...
杨朝琴
关键词:产学研知识互补
文献传递
团队成员知识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
创新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在企业内部构建成功的团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有助于活跃管理氛围,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失败的团队,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组建有效的团...
胡正
关键词:团队成员知识互补性创新绩效
文献传递
基于知识互补的科研合作专家推荐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意义]为提高科研合作水平,辅助学者发现符合需求的科研合作专家,提出一种考虑知识互补的专家推荐模型,以此来探究专家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影响力,发现最佳的科研合作团队。[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主题模型对候选专家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获取候选专家的知识结构;然后,根据专家的知识结构特征,结合当前学者的科研需求对候选专家进行聚类;最后,选取每个类簇中学术影响力最高的专家组成知识互补的专家组。[结果/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利用真实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考虑了专家知识互补情况下的推荐模型比传统模型有更好的效果。
蒲姗姗
关键词:主题模型知识结构聚类

相关作者

林陵娜
作品数:18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共享 项目团队 团队成员 知识 建筑施工
李志民
作品数:77被引量:831H指数:1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电网 低频振荡 暂态稳定 机械合金化
唐代中
作品数:23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项目团队 知识共享 项目导向型供应链 团队成员 跨组织
谭金艳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创意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装备制造业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BP神经网络
温平川
作品数:83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OTT 运营商 产学研 演化博弈分析 组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