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19篇“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文章
- 祛风化痰法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所致急性眩晕疗效观察
- 2024年
- 研究探讨祛风化痰法应用在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导致急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80例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导致急性眩晕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通过电脑随机数字编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将电脑随机编号是1-40的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致急性眩晕患者设为试验1组,常规西药是该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案,将电脑随机编号是41-80的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致急性眩晕患者设为试验2组,祛风化痰法是该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搜集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从临床疗效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效果高于试验1组,且疗效评估总有效率高于试验1组;从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来看,试验2组患者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效果均高于试验1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优于试验1组;所有指标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导致急性眩晕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祛风化痰法进行治疗可以发挥出较高的优势,可减轻症状,改善椎动脉指标。
- 李海林
- 关键词:祛风化痰法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眩晕临床疗效
- 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2023年8月神经内科治疗的67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3例)和参照组(34例)。参照组运用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氯吡格雷(75mg/次,1次/d)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蛭蛇通络胶囊(4粒/次,3次/d)治疗,总疗程8周,观察ABCD3-Ⅰ评分、血脂及血凝指标改善情况,并随访观察至少3个月,统计两组TIA再发情况。结果:67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ABCD3-Ⅰ评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相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ABCD3-Ⅰ评分、TG、TC、LDL-C、FIB均低于参照组(P<0.05),HDL-C、TT及APTT则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TIA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TIA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TIA患者脂代谢与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恢复其神经功能,并降低TIA再发率。
- 邓永杰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脂代谢
- 自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评估自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结合自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修复情况[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症相关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析神经修复情况、炎症相关指标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GF、BDNF、IGF-1水平、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SE、MCP-1、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NGF、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SE、TNF-α、IL-6、hs-CRP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自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可显著改善TIA患者血清神经修复因子水平,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王学凯王中超晏海红白晓辉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阿托伐他汀钙
- 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祛风化痰法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祛风化痰法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外加祛风化痰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reactive protein)、血脂水平以及颅内血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DL-C、TG、TC、hs-CRP、BA、RVA以及L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0.244/0.404、0.363/0.359、0.280/0.390、0.313/0.377、0.209/0.418、0.851/0.199、0.511/0.306、0.257/0.359),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DL-C、TG、TC、hs-CRP、RVA以及LVA值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t/P=2.845/0.003、3.964/<0.001、2.994/0.002、7.300/<0.001、5.872/<0.001、7.368/<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BA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法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TIA血管,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
- 李振华
- 关键词:短暂脑缺血发作中医辨证分型祛风化痰法疗效
- 通窍活血汤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抽选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更高,NIHSS评分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黄广鹏
- 关键词:通窍活血汤短暂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
- 一种适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食用的糕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食用的糕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地龙、红花、赤芍、桃仁、当归、黄芪、川芎、小麦胚芽、面粉、白糖、酵母粉。制备方法为:地龙酒浸去腥,烘干研粉;取红花等得混合药材,水煎两次,取药...
- 徐为杰
- 文献传递
- 毛冬青皂酮胶囊对大鼠短暂脑缺血发作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TIA模型来研究毛冬青皂酮胶囊对大鼠TIA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过氧化叔丁醇的方法来建立大鼠TIA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颗粒组(1g/kg)、尼莫地平组(0.03g/kg)与毛冬青皂酮胶囊0.2g/kg、0.1g/kg、0.05g/kg组,各组连续给药7d。在给药第3、6d分别尾静脉注射过氧化叔丁醇,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于末次造模的第二天灌胃1h后,测定血液流变学、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及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皮质区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剂量毛冬青皂酮胶囊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显著降低死亡率,毛冬青皂酮胶囊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LPA水平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减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病理变化。结论:毛冬青皂酮胶囊对大鼠短暂脑缺血发作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炎症发生有关。
- 康乐苗明三白明高渐联田硕项丽玲
- 关键词:短暂脑缺血发作超敏C-反应蛋白
- 某三甲医院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路径实施前)和临床路径组(路径实施后),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模式,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医疗工作质量(临床预后)、医疗工作效率(平均住院天数)、经济效果(次均总费用、次均药费所占比、次均检查费所占比)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次均总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的分配结构更合理,药费比例显著降低,检查费比例有所上升(P<0.01)。结论我院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工作质量及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林文萍卢晔芬孙丽娜任雨
- 关键词:短暂脑缺血发作
- 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取频发TIA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TIA停止时间;2组均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液流变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聚集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优于对照组的37.8%(P<0.05),3d内TIA发作控制率为55.2%,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3%(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可在短期内清除或减少发作,阻止病情进展,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 田丽环郭华梅安宇坤
- 关键词:奥扎格雷卒中
- 丹参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优势。方法 100例TIA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应用丹参川芎嗪+尼莫地平,对照组50例单用丹参川芎嗪,两组同服拜阿司匹林,监测患者治疗前、后(3周)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与脑供有关动脉(包括颈总、颈内动脉及椎内、外段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两患病组治疗前血压、PAG、Hcy及各PI、R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3周)血压、PAG及各PI、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在改善TIA患者脑供有关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同时,具有一定降压作用,且降低血浆Hcy水平是单用丹参川芎嗪所不及,药物安全度高,可能在防止H型高血压发生及脑梗死的一级预防中发挥较好作用。
- 王晓君曹学兵
- 关键词:川芎嗪尼莫地平
相关作者
- 袁志敏

- 作品数:298被引量:3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风险间关系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 吴秋枫

- 作品数:31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 短暂脑缺血发作 阿霉素肾病大鼠
- 高天理

- 作品数:41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缺血性 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梗塞 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 张茁

- 作品数:237被引量:1,820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脑卒中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意外
- 张庆元

- 作品数:18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理状态 脑卒中患者 急性期 人格特征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