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7 篇“ 短程化疗 “的相关文章
含左氧氟沙星超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采用含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超短程 化疗 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川县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73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短程 初始菌阳肺结核化疗 方案(2H-R-Z-E/4H-R),以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H)+利福平((rifampicin,R)+乙胺丁醇(ethambutol,E)+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化疗 ,疗程共6个月,包括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观察组采用含Lfx超短程 化疗 方案(4Lfx-H-R-Z-E),以Lfx+H+R+Z+E化疗 ,疗程共4个月。比较分析2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胸部X射线病灶有效吸收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与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与胸部X射线病灶有效吸收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含Lfx超短程 化疗 方案可改善痰菌转阴水平、胸部X射线病灶有效吸收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郭小桃 彭海群 肖利华关键词:初治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 化疗 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 化疗 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WHO长疗程方案)50例和观察组(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 方案)50例。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阴转率、治愈率,并行胸部CT检查,观察病灶及空洞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4周阴转率为84.00%(41/50)高于对照组74.00%(27/50),观察组36周时病灶吸收及空洞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终点治愈率76.00%(38/5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2.00%(26/50)(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共出现不良反应84例次,观察组共出现不良反应69例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性良好。 李静虹 刘红莲 宗凯仁 周燕红 钟诚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 短程化疗 左氧氟沙星联合短程 化疗 用于肺结核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疗效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 在治疗肺结核与2型糖尿病共病(PTB-T2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PTB-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3HRZE/9HRE方案,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3HRZE/6HRE方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胸部平扫,根据肺部病变范围评估病变吸收情况;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免疫指标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痰结核菌阴转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vs.67.5%),治疗后2、5、6个月痰结核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2.5%vs.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 治疗PTB-T2DM安全有效。 杨洪 马翠芳 彭春仙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化疗 肺结核 糖尿病 脊柱结核术前短程 化疗 的预后对比 目的: 通过对患有脊柱结核病的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长短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沉、CRP及ASIA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的变化,评估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短程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何时行手... 彭锦宜关键词:脊柱结核 短程化疗 抗结核治疗 手术时机 临床预后 改良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结核病实验室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给予改良的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即:6 Lfx(Mfx)-... 金龙 王利华 张晓磊 蒋怀龙 李晓南 刘玉琴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的超短程 化疗 方案与标准化疗 方案疗效的Meta分析 研究背景:在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脊柱结核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因医疗资源匮乏及医疗观念薄弱,发病率仍居高不下;青海省是脊柱结核高发区,患者也主要集中在藏区,因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等的影响下,存在严重的院外... 李洪安关键词:超短程化疗 标准化疗 西部某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直接面视下短程 化疗 患者随访复诊延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直接面视下的短程 化疗 患者复诊延迟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防控策略建议。方法 纳入对象选自少数民族地区某结核定点医疗机构收治年龄范围7-80岁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日常工作记录的相关资料,调查了解患者随访复诊延迟的相关情况,分析复诊延迟具体影响因素。结果 按收集资料2004年4月到2021年12月间登记在册的516例结核病患者统计分析,复诊延迟419例,复诊延迟率为81.2%。其中复诊延迟时间超过预约时间小于7天患者为276例,大于7天小于一个月患者94例,复诊延迟时间大于一个月患者49例。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复诊延迟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患者对结核病治疗知识认识不足,对治疗管理属地化不认可认知错误、服用抗结核病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产生复诊抗拒心理等。客观因素包括:居住地距离定点医疗机构远、交通不便、医疗资源软件或硬件不足、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等。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结核病治疗知识认识不足、地广人稀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结核病患者复诊延迟率较高,通过分析主观、客观影响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方式,减小结核患者复诊延迟率,为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提供专业性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石君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结核病患者 改良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改良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确诊为MDR-PTB的22例患者,给予改良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6Lfx(Mfx)-Bdq-Lzd-Cfz-Cs/3Lfx(Mfx)-Lzd-Cfz-Cs;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Bdq:贝达喹啉,Lzd:利奈唑胺,Cfz:氯法齐明,Cs:环丝氨酸]治疗。观察痰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以及影像学变化和不良事件。以痰培养阴转率及治疗成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痰培养阴转时间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男性15例(68.2%),平均年龄为(40±11)岁。所有患者均完成了9个月的治疗,总体治疗成功率为100.0%,无治疗失败、失访及死亡患者。治疗期间,痰抗酸杆菌涂片和痰分枝杆菌培养累计阴转率及胸部病灶累计吸收有效率和空洞改善率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治疗12周时,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和空洞改善率即达到100.0%(分别为22/22和10/10);治疗16周时,痰抗酸杆菌涂片阴转率达到100.0%(22/22);治疗20周时,痰培养阴转率达到100.0%(22/22)。在21例(95.5%)患者中观察到61例次不良事件,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且均未影响治疗结局。前三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周围神经病变[18例(81.8%)]、胃肠道反应[15例(68.2%)]和QTc延长[14例(63.6%)]。结论:改良的全口服短程 化疗 方案疗程短、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金龙 王利华 张晓磊 蒋怀龙 李晓南 刘玉琴关键词:药物疗法 术前短程 化疗 在单节段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 化疗 在单节段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病变节段: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28例、腰骶椎5例。术前均给予短程 化疗 方案,常规给予H-R-Z-E抗结核治疗方案,用药时间1~10 d,平均(6.90±1.35)d,待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有所改善,全身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时实施手术治疗,动态观察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神经恢复情况、骨融合情况、脊柱结核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早期伤口不愈合1例,经伤口常规换药后愈合;窦道形成1例,行窦道搔刮术后,伤口愈合,其余54例伤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3周ESR[(20.96±7.97)mm/1 h]较术前[(40.74±14.35)mm/1 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8,P=0.000);术后3周CRP[(27.57±8.98)mg/L]较术前[(45.83±9.57)m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7,P=0.000);术后3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2,4)分]较术前[6(6,8)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3,P=0.000);并发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29例,至末次随访时2例B级患者1例改善为D级,1例改善为E级;10例C级患者改善为E级8例,D级2例;17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术中结核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4.6%(25/56),其中单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耐多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3.6%(2/56),多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术后4~11个月56例患者椎体间植骨按照Bridwell标准达到Ⅰ级率为91.1%(51/56),Ⅱ级率为8.9%(5/56)。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采取术前短程 化疗 后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可行的。 董昭良 姚黎明 王连波 贾晨光 姚晓伟 刘树仁 刘丰胜 王帅关键词:术前用药法 外科手术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 化疗 方案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短程 化疗 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程方案组(73例,采用6个月莫西沙星、利福布汀、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标准方案组(28例,强化期3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巩固期6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转归情况、影像学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短疗程方案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9.0%(29/42),高于标准方案组[41.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47)。短疗程方案组治疗成功率为78.1%(57/73),高于标准方案组[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短疗程方案组病灶吸收情况[5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4例(7.0%),显吸24例(42.1%),吸收29例(50.9%),不变0例(0.0%),恶化0例(0.0%)]明显好于标准方案组[1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0例(0.0%),显吸3例(17.6%),吸收13例(76.5%),不变1例(5.9%),恶化0例(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短疗程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8/73),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5)。结论在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短疗程方案组患者相较于标准方案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且短疗程方案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疗效。 陈双双 沙巍 刘晓宁 马荣 程洁 李晔 王新强 阚晓红关键词:结核
相关作者
屠德华 作品数:77 被引量:1,394 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 研究主题:结核病 肺结核 结核 结核病控制 短程化疗 端木宏谨 作品数:195 被引量:1,708 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病 肺结核 流行病学 结核病控制 结核分枝杆菌 宋文虎 作品数:60 被引量:305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结核病 结核病控制 肺结核 卡介苗接种 短程化疗 杨年忠 作品数:43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台州市椒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肺结核 碘盐 流行病学 短程化疗 儿童 郑丽君 作品数:15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肺结核 短程化疗 间歇疗法 结核 药物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