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篇“ 矮花叶病“的相关文章
玉米花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23年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玉米花叶病开始在我国大规模传播,由于当时农民尚未掌握花叶病的发规律与防控方式,因此导致玉米花叶病株数量和发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花叶病是目前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害,花叶病将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地分布于全国各个农业种植区域,且粮食质量又直接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饮食安全。因此,需要做好玉米花叶病的防控工作,掌握其发规律和防控技术,降低花叶病对玉米造成的威胁。
张建锋
关键词: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防控技术
ZmPDRP蛋白在防治玉米花叶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PDRP蛋白在防治玉米花叶病中的应用。ZmPDRP蛋白为ZmPDRP1蛋白和ZmPDRP2蛋白;ZmPDRP1蛋白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质;ZmPDRP2蛋白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费小红谢吉鹏周涛王黎锦范在丰
ZmPDRP蛋白在防治玉米花叶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PDRP蛋白在防治玉米花叶病中的应用。ZmPDRP蛋白为ZmPDRP1蛋白和ZmPDRP2蛋白;ZmPDRP1蛋白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质;ZmPDRP2蛋白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费小红谢吉鹏周涛王黎锦范在丰
抗玉米花叶病非传统肽NCP38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及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玉米害的发生呈现不断加重趋势,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中,由毒引发的玉米害流行成灾,是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
吕亚静
关键词:玉米玉米矮花叶病防御反应绿色防控
山西省玉米品种抗花叶病鉴定及蚜虫传播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花叶病发生趋势又有所上升,为强化对玉米花叶病的预防措施,寻找高效防治花叶病毒的手段,研究基于抗性鉴定设计盆栽与田间试验,利用RT-PCR与dot-ELISA技术检测毒侵染情况,并分析蚜虫在不同条件下对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传播能力。结果表明,370份玉米品种中未发现高抗资源,仅有3份玉米品种鉴定为抗玉米花叶病;蚜虫及其取食叶片RT-PCR检测结果显示,冬前蚜虫口针中检测到较高含量毒RNA,越冬前有助于毒在环境中储存,春季蚜虫口针可以检测到微量毒,且其取食的叶片可以检测到较多毒,表明春季蚜虫已从环境中重新获毒,并具备传播该毒的能力;盆栽试验表明,花叶病的传播效率由4月起随时间推移递增,直至8月增量达到显著水平;田间株基数未显著影响传毒效率。研究证明,SCMV可以极低含量贮藏在玉米种子内越冬,种子萌发后随幼苗发育进行复制增殖;初侵染源形成后,SCMV借助蚜虫取食在田间大面积传播发;除带毒种子萌发成为春季蚜虫获取毒的源头外,可能存在非作物以外的其他寄主,并且蚜虫从田间传播SCMV的效率略高于从非作物生境传播的效率。
杨帆谢咸升张作刚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蚜虫传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山西省玉米花叶病传播途径研究及3种药剂对毒抑制作用
玉米花叶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害之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害因大面积流行而受广泛关注。随着抗性品种的选育,玉米花叶病的发生在九十年代得到控制,但近年单一抗性品种大面积种植,品种抗性逐渐趋于丧失,玉米花叶病...
杨帆
关键词:甘蔗花叶病毒
96份玉米杂交种抗花叶病鉴定与评价
2021年
为明确96份玉米杂交种对甘蔗花叶病毒(SCMV)引起的玉米花叶病的抗性差异,于2011-2015年间通过苗期人工摩擦接毒和成株期自然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未发现高抗材料(HR);‘兴达糯1号’‘五谷2010’‘2011’‘正德306’‘豫丰96-68’‘818’‘临早杂1号’‘正德305’‘甘农963’和‘金穗51216’等10份材料表现抗(R),占供试材料的10.4%;‘CN8706’‘甘农821’‘东单339’‘NF09’‘玉源209’等22份材料表现中抗(MR),占供试材料的22.9%;‘宁玉524’‘潞玉36’‘陇单026’‘9909’‘龙生1号’等22份材料表现感(S),占供试材料的22.9%;‘龙单1号’‘平玉8号’‘金518’‘登海605’‘超甜603’等42份材料表现高感(HS),占供试材料的43.8%。
周天旺王春明闫筱苗郭成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抗性评价病株率病情指数
山东省不同地区玉米小斑原鉴定及与花叶病复合侵染对玉米抗性的影响
玉米小斑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真菌性害之一。由于气候变暖、栽培制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玉米小斑菌种群已发生变化,常与其他害复合侵染,导致玉米产量急剧下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本研究通过生物学和分子...
王世麟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甘蔗花叶病毒复合侵染
文献传递
山西玉米栽培品种对花叶病抗性评价
2020年
于2016-2017年对山西地区358个玉米栽培品种开展了玉米花叶病抗性鉴定。综合2年的结果发现,在鉴定的358个玉米栽培品种中,表现为高抗(HR)、抗(R)、中抗(MR)、感(S)和高感(HS)玉米花叶病的玉米栽培品种分别有213、31、17、59和38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59.50%、8.66%、4.75%、16.48%、10.61%。参试品种中主栽品种83个,全部表现出对花叶病具较好的抗性。其中,60个品种表现高抗,且已在山西大面积推广。275个拟推广的新品种中,有35.27%的品种表现为感或高感玉米花叶病,在综合评价及品种选择时应引起注意。
张治家刘红艳房雅丽阎世江张殿斌
关键词:玉米玉米矮花叶病抗性鉴定
ZmPDIL基因在玉米花叶病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ZmPDIL基因在玉米花叶病防治中的应用,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抑制ZmPDIL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从而提高作物对玉米花叶病的抗性。本发明首次发现沉默ZmPDIL基因可导致SCMV复制和增殖水平显著降低...
周涛陈晖谢吉鹏袁雯范在丰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占鸿
作品数:278被引量:1,22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菌 玉米 小麦
范在丰
作品数:128被引量:47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甘蔗花叶病毒 病毒 玉米矮花叶病 病毒侵染
李怀方
作品数:98被引量:92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玉米矮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抗血清 侵染 烟草
吴建宇
作品数:104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矮花叶病 分子标记 玉米穗粒腐病 抗性
汪清民
作品数:390被引量:28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杀虫活性 衍生物 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