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2篇“ 石油地质意义“的相关文章
- 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层序地层划分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5年
- 利用三维地震和测录井资料,对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对层序内部体系域组成、结构、沉积特征以及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内部可划分出高位体系域(HST)、下降体系域(FSST)、低位体系域(LST)和湖侵体系域(TST),反映其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基准面变化旋回。受沉积物供给和可容纳空间的侧向变化,供源主体位置沙三中亚段发育完整的层序序列。在沉积主体两侧,各体系域的地层厚度逐渐减薄,岸线迁移特征不明显。②研究区FSST沉积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体,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微相,也可见少量重力流沉积微相,LST在演化序列上继承了FSST的沉积特征,以三角洲—重力流体系为主,但进一步向盆地方向推进。LST的沉积中心相较FSST西移,显示了LST中沉积体系的远距离推进特征。③研究区F1生长断裂的强烈活动控制了砂体分布,断层上、下盘产生的沉降差异使沉积物供给和可容纳空间均产生了变化,导致各体系域几何形态特征和地层叠置关系沿物源方向发生了变化,断层上盘高沉降、高可容纳空间区域的体系域发育完整,砂地比最大;断层下盘高地势、低沉降、低可容纳空间区域,HST和LST的厚度显著减小,砂地比也相对较小。④研究区HST由厚层暗色泥岩和油页岩构成,可作为良好的烃源岩;LST和FSST的三角洲和重力流砂体是主要储集层;TST形成了广泛的暗色泥岩可作为盖层。沙三中亚段各体系域在垂向上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 曲星宇
- 关键词:可容纳空间沙河街组三段古近系东营凹陷
- 页岩油微运移识别、评价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9
- 2024年
-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页岩层系富有机质纹层和贫有机质纹层之间存在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富有机质纹层生烃能力强,生成烃类的重质组分优先与干酪根溶胀或吸附滞留,轻组分以游离态运移到与其互层的长英质或碳酸盐贫有机质纹层富集;玛页1井风城组69%的页岩存在外来运移烃的充注,31%的页岩发生了排烃作用。综合基于地质色层效应的族组分、二维核磁共振以及无机锰元素在烃类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分析,验证了微运移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微运移是连接页岩层系各个油气聚集要素的桥梁,贯穿页岩油从生成、排出到富集的全过程,影响页岩油的含量和组分。页岩油微运移识别与评价结果,将为揭示页岩油动态差异富集机制、建立页岩“多级生油高峰”模式提供新视角。
- 胡涛胡涛庞雄奇姜福杰吴冠昀庞雄奇肖惠译姜振学黎茂稳蒋恕黄立良姜振学黎茂稳
- 关键词:页岩油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
-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多层叠加样式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台盆区古生界发现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断溶体油气藏。受塔里木盆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走滑断裂表现出多层结构,具有多期叠加活动特征。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油气地质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大型走滑断裂的多层叠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在古生界主要发育5个结构层,分别为下寒武统盐下构造层、中寒武统盐构造层、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构造层、上奥陶统—石炭系碎屑岩构造层和二叠系岩浆岩构造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及走滑断裂带活动的影响,5层结构在空间上具有带状分布、垂向叠置、差异叠加的特征;断裂叠加类型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连接型、叠接型、反转叠加型及反转改造型4种;走滑断裂带叠加方式影响了石油地质条件,可形成多层差异聚集油气藏,主要包括Ⅰ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Ⅱ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志留系碎屑岩油气藏及二叠系岩浆岩油气藏)及Ⅲ型油气藏(寒武系盐下层白云岩油气藏)3种类型。
- 杨海军能源邵龙飞谢舟康鹏飞谢舟付永红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多层结构构造样式成藏模式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底面古构造定量化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2024年
- 为定量化明确延长组地层在几个关键沉积期的底面凹凸构造面貌特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大量钻井等资料并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划分4个地层单元,即长10~长8、长7、长6~长4+5和长3~长1,定量化考察延长期湖盆在各层地层单元沉积末期的底面古构造特征。结果表明:长8沉积期末,地层底面构造高程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主湖盆范围的构造等高线在-600 m以下;长7地层沉积期末,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古地貌特征,主湖盆范围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构造高程达-1 150 m以下;长4+5沉积期末,凹陷区分布在盆地西北区域、分布范围和构造高程差变小、约为200 m;长1沉积末期,地层底面构造面貌格局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特征,地层底面凹凸构造高程差为300~400 m。各沉沉积期底面凹凸构造发育,缓坡构造面貌区域是油藏分布的有利区。
- 高胜利高纪杨魏雪珂
- 关键词:油藏分布鄂尔多斯盆地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库车坳陷充填了巨厚的中生界碎屑岩沉积地层(最大残留厚度可达6000 m以上),其中三叠系、侏罗系包含的多个泥岩、含煤泥岩层被认为是库车坳陷的主力烃源岩层。受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变形复杂等因素影响,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的中生界分布一直不甚清楚,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分歧。近几年在库车坳陷实施了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的统层解释。结果表明中生界下部发育有大量控制三叠系、甚至下侏罗统沉积厚度分布的同生正断层。这些正断层的发现,暗示库车坳陷早中生代原型盆地可能具有伸展或走滑伸展断陷盆地性质。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中生代盆地结构及后期构造演化过程,认为早中生代同生正断层在晚中生代、新生代区域挤压及新天山构造隆升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反转),导致形成复杂的冲断构造变形,一些区段的中生界烃源岩成为后期逆冲褶皱变形的局部滑脱层,而另一些区段则被后期逆冲断层掩覆成为断陷正反转构造的“死带”。这一新的构造解释模型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库车坳陷油气聚集的分区、分段差异性,也进一步明确了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需要研究的地质问题。库车坳陷那些位于正反转断层(包括拆离断层)下盘“死带”中的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存在为深层油气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 吴超孙晶章国威赵天天程旺明漆家福
- 关键词:中生界烃源岩分布
- 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储层的分类评价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2024年
- 【目的】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在中生界基岩之上发育了一套新生代早期火山岩,是富生烃洼陷惠州26洼未来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其有利储层特征及受控因素复杂,预测难度较大,需要对其加以研究。【方法】在少井地区开展新生代火山岩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建立了一套火山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流程。【结果】首先基于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联合开展火山岩岩相、机构识别,对火山岩进行初始储层级别的划分;其次通过恢复排烃期火山岩古地貌判断有机酸对火山岩的溶蚀作用强弱,据此升降级火山储层级别;最后通过波阻抗反演及相干-蚂蚁体属性分析孔隙度和裂缝发育条件,进一步对储层级别进行划分。最终获得火山岩储层分类结果。【结论】基于储层分类评价结果指出有利储层发育区及其控制作用,对同类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 何叶
- 关键词: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储层预测
-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走滑断裂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麦盖提斜坡先巴扎地区断裂的精细解析,明确了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期次、成因机制等,结合邻区含油气地质条件,探讨了奥陶系走滑断裂的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富集模式。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东向等4组走滑断裂体系,主要经历了5期构造活动,形成了5个构造层:加里东早期发育北东向、北西向正断裂(基底构造层);加里东中晚期受西昆仑造山运动影响,部分正断裂继承活动,形成左行左阶北东向、右行左阶北西向走滑断裂(下构造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受阿尔金造山运动影响,形成1条左行左阶北东东向走滑断裂(中构造层);海西晚期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裂继承活动,同时新形成色力布亚逆冲断裂的近南北向伴生断裂(上构造层);喜山早期沿古近系膏泥层发育叠瓦状逆冲断裂及在喜山晚期发生整体掀斜(顶构造层)。基于邻区含油气特征,认为该区沿断裂带发育加里东中期Ⅰ—Ⅲ幕岩溶缝洞型储层,与上覆志留系泥岩形成储盖组合,海西晚期来自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的远源油气沿先巴扎断裂带向走滑断裂调整聚集成藏。其中,断穿基底的奥陶系北东向张扭走滑断裂的储集性能优于其他走向断裂,含油气条件最优越,值得探索。
- 马海陇蒋林姜应兵王震王震王明
- 关键词: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塔里木盆地
-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南部渐新统陵水组三段三角洲的发现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琼东南盆地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及测年等分析测试数据,开展宝岛凹陷南部断阶带渐新统陵水组三段(简称陵三段)源-汇体系特征及源-汇耦合定量分析等研究。研究表明:①陵三段沉积期YL10剥蚀区发育东、西2大物源水系,在宝岛凹陷南部形成了2大优势输砂通道及2个三角洲朵叶体,整体具有西大东小的特征,可划分为初始期、昌盛期、间歇期和回春期4个演变阶段;②综合三角洲砂体发育期次、展布面积、碾平厚度及不同类型母岩区面积、成砂系数等参数进行源-汇耦合定量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具备形成规模储集体的物质基础;③钻井揭示陵三段三角洲沉积以细砂岩为主,砂岩总厚度为109~138 m,最大单层厚度为15.5~30.0 m,砂地比为43.7%~73.0%,不同断阶间储层物性差异明显;④断阶带多期隆升背景下小物源区规模三角洲发育模式揭示幕式隆升提供充足的物源供给,物源水系及流域面积控制砂体的规模,多级活动断阶控制砂体的输送通道,局部断槽控制砂体的侧向推进方向。陵三段三角洲砂体与断块耦合形成多类型圈闭,成为凹陷南部重要的勘探突破口和新领域,有望为盆地内其他构造背景相似区域油气勘探及储层研究提供借鉴。
- 裴健翔罗威呙诗阳林璐李科亮
-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断阶带
- 陆相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岩分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23年
- 细粒沉积岩作为地壳表层最多的岩石类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近些年油气工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细粒沉积岩主要由粒径小于0.0625 mm的颗粒或晶体构成,成分多样复杂,导致其岩石类型术语运用混乱,该问题在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岩研究中尤为突出。为了建立科研人员之间清晰、高效的沟通渠道,提出一套三级命名分类方案,由大到小分别为沉积构造、结构与成分、盐组分。首先,按沉积构造分为层状细粒沉积岩和块状细粒沉积岩;然后,根据沉积结构和成分,划分出7种主要岩石类型;最后,根据盐组分再划分陆相湖盆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石类型。该方案基于描述性的属性作为分类的标准,分级逐级描述,具有反映物源、水动力条件、咸化湖盆演化等成因意义。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岩的岩石学分类,不仅有助于理解细粒沉积岩层系中生烃母质类型和丰度的层位归属及演变,而且有助于预测地质“甜点”空间分布等,对细粒沉积岩的油气资源评价、科学优选目标、提升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王小军宋永郭旭光常秋生孔玉华郑孟林秦志军阳孝法
- 关键词:石油地质岩石分类
- 准噶尔盆地早二叠世构造-沉积格局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23年
- 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为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对该时期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海相与湖泊相的争议。根据研究区及邻区露头、地震、钻测井及岩心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的形成时期与盆内地质结构,恢复了盆地早二叠世构造-沉积格局,并分析了风城组的石油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纪末期,东博格达山与伊林黑比尔根山东缘分隔了准噶尔盆地与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由残留海闭塞形成了海迹湖。风城组沉积时期,盆地北部石西凹陷与石钱滩凹陷主要发育冲积扇;西北缘、中央坳陷与博格达地区为海迹湖沉积环境,继承了海洋的咸水环境与生物;受盆内凸起与水下低隆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形成4个沉积中心,半深湖-深湖亚相在咸水环境下发育较好的烃源岩。准噶尔盆地腹部各凹陷与博格达山周缘下二叠统广泛分布,深埋藏条件下可能蕴含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下一步有利的勘探方向。
- 张关龙王越
- 关键词:早二叠世沉积环境博格达山准噶尔盆地
相关作者
- 钟建华

- 作品数:396被引量:3,021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松辽盆地 储层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东营凹陷
- 李广之

- 作品数:33被引量:1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油气化探 轻烃 石油地质意义 分析技术 顶空
- 刘震

- 作品数:402被引量:2,911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度 聚结 烃源岩 柴达木盆地
- 汤良杰

- 作品数:266被引量:3,419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油气成藏 盐构造 柴达木盆地 叠合盆地
- 漆家福

- 作品数:206被引量:3,527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构造样式 新生代 盆地 渤海湾盆地 物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