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篇“ 矽肺合并肺结核“的相关文章
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惠安县医院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95例,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转归情况,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195例患者依据治疗转归情况分组,包括治疗成功组160例和不良结局组35例,治疗成功组中治愈病例51例、完成治疗109例,不良结局组中死亡16例、治疗失败2例、转入耐多药治疗17例。治疗成功组年龄≥55岁、BMI≥25 kg/m^(2)、接尘工作时间>30年、矽肺分期Ⅲ期、结核病灶数≥3个、病原学检查阴性及无结果比例低于不良结局组(P<0.05)。矽肺分期高和结核病灶数多是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不良与矽肺分期和结核病灶数密切相关,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治疗转归。
王伟彬张传艺王静文
关键词:矽肺肺结核临床转归影响因素
赋能教育结合自我管理在矽肺合并肺结核牧民中的应用
2024年
青海藏族自治州是以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地处高原,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缓慢,牧民生活条件落后,群体预防保健意识较差;同时由于高原环境干燥、风力大,利于气溶胶飞沫在空气中传播,极易感染结核杆菌[1]。青海地区牧民肺结核发病率相比其他地区更高,且症状重,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肺结核患者存在对疾病认知不足、用药依从性差、病耻感强等特点。赋能教育强调患者处于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自我健康教育与管理。本研究对青海地区藏族牧民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赋能教育结合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马文娟韵霞
关键词:自我管理肺结核矽肺自我护理能力病耻感
三种检测技术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γ-干扰素释放检测技术(TB-IGRA)、结核抗体检测技术(TB-Ab)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8例矽肺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按照是否并发肺结核分为矽肺合并肺结核组(88例)和矽肺未并发肺结核组(220例)。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组患者和矽肺未并发肺结核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GeneXpert、TB-IGRA、TB-Ab三种检测技术在矽肺合并肺结核组患者和矽肺未并发肺结核组患者间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矽肺壹期并发肺结核矽肺贰期并发肺结核矽肺叁期并发肺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27.1%、30.7%、35.7%。应用Gen⁃eXpert检测技术检出矽肺并发肺结核患者阳性率为81.8%,TB-IGRA为65.9%,TB-Ab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6,P<0.05)。GeneXpert检出矽肺未并发肺结核的假阳性率为13.6%,TBIGRA为27.3%,TB-Ab为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66,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可达到90.9%、85.0%、86.7%、70.8%、95.9%、75.9%。GeneXpert检测技术检出矽肺3个期别并发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B-IGRA和TB-Ab的检测结果,TB-IGRA检出阳性率高于TB-Ab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P<0.05)。矽肺合并肺结核组患者的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和GeneXpert检测技术检测的结果一致,一致率为88.9%。结论GeneXpert检测技术检出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较高,联合TB-Ab、TB-IGR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对患者辅助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林卫佳魏艳召苏菁陈丽萍刘建华赵建清苑程
关键词:矽肺肺结核
老年矽肺合并肺结核临床研究
2022年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患有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老年患者展开深入研讨,通过观察该类病人总结其特点并为相关病人应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探究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会征求部分病人的同意,使其作为实验对象参与进来,共计找到了 100 位病人对象,其均为我院 2020 年 8 月乃至2021 年 8 月之间接收的老年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依照患者的病症分期情况进行小组划分,然后采用差异化的用药方案,对患者用药后的表现进行详细观察、分析。 结果:在 100 位患者中,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共计有84 位病人恢复如初,治疗失败的案例共计 13 位,死亡患者人数为 3 人。 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其所关联的合并症比较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分析,对这类病人应该坚持及早救治的理念,同时还要切实遵守规律性、适量性等众多原则,将清除结核菌作为终极目标,确保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显著提升。
陈军婷
关键词:矽肺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HRCT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采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确诊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的临床详细材料以及HRCT诊断的完整信息。结果:HRCT诊断表现中,50例患者双均可见弥漫性或分散性小结节影,直径1~10 mm,边缘较清晰,其中37例(74.00%)可清晰呈现小间隔增厚,13例(26.00%)存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1例(62.00%)为小叶中心型气肿,5例(10.00%)为瘢痕型气肿,13例(26.00%)为磨玻璃样阴影;HRCT诊断结核病灶可见23例(46.00%)斑片影、小片状位置在双上叶尖后段;39例(78.00%)存在门以及纵隔淋巴结界肿大或钙化,多数表现为蛋壳样。其他并发症中,存在大疱和气肿11例(22.00%),部炎症3例(6.00%),气胸4例(8.00%),胸腔积液1例(2.00%),胸膜粘连或者增厚22例(44.00%),支气管扩张2例(4.00%),癌1例(2.00%),心病2例(4.00%)。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采用HRCT诊断,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病情以及合并症,分辨率高、误诊和漏诊率低,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海泽李丹丹
关键词:HRCT矽肺肺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并观察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76例,以患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划分对照组(n=38)、观察组(n=38),两组均常规抗结核治疗。行免疫增强剂治疗为对照组,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为观察组,并对采集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血气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等数据做出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血气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具备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显现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效果,提高治愈率。
马海彬黄纪荣张德良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矽肺肺结核
人造石相关矽肺合并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人造石(artificial stone,AS)相关矽肺(简称“AS-矽肺”)合并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科医院尘科收治的确诊AS-矽肺合并肺结核与NTM病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结果、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28例患者中,AS-矽肺合并NTM病患者和合并肺结核患者均为14例,各占50.0%,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92.9%,26/28)、咳痰(89.3%,25/28)、气喘(64.3%,18/28)。AS-矽肺合并NTM病患者涂片阳性率为64.3%(9/14),高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28.6%,4/14);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为25.0%(3/12),低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40.0%,4/10)。28例患者胸部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53.6%,15/28)、小结节影(92.9%,26/28)、斑片影(25.0%,7/28)、团块影(71.4%,20/28)、空洞(85.7%,24/28);AS-矽肺合并NTM病患者空洞以洞壁光滑(70.0%,14/20)和薄壁空洞(55.0%,11/20)为主,合并肺结核患者上述征象占比均为0.0%(0/14)。AS-矽肺合并NTM病患者和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8和50.0%(6/12)。结论:AS-矽肺合并肺结核合并NTM病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影像学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当出现洞壁光滑的薄壁空洞时警惕可能合并NTM病。
陈子丹毛翎
关键词:矽肺结核
CD4^(+)T细胞是影响QFT-GIT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灵敏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矽肺与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找出矽肺合并结核感染患者QFT-GIT检测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并探索其提高检出灵敏度的方法。方法收集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的矽肺病病例和单纯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QFT-GIT检测、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探索引起QFT-GIT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灵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利用CD4^(+)T细胞富集试验恢复QFT-GIT的敏感性。结果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QFT-GIT灵敏度(60.0%)与单纯的肺结核患者(80.15%)相比明显降低(P=0.042),进一步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分析QFT-GIT的灵敏度发现QFT-GIT阳性患者CD4^(+)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高于阴性患者且阳性率与CD4^(+)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1),在体外实验中同时增加CD4^(+)T细胞的数量可以恢复矽肺患者QFT-GIT的敏感性。结论首先发现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QFT-GIT灵敏度下降的关系,进一步发现CD4^(+)T细胞可能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通过靶向增加CD4^(+)T细胞的数量可以恢复QFT-GIT的敏感性。这项研究为矽肺并发症的诊断及免疫疗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且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黄丽娜胥萍宋华峰宋翌琰徐俊驰
关键词:肺结核
胸腺法新对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60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转阴率;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后3、6、12个月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D4+、CD4+/CD8+、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提高转阴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吴波贺丹张益唐海芸刘希东
关键词:矽肺合并肺结核胸腺法新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潮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10明显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活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矽肺合并肺结核应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对常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患者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加快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厉娟
关键词:矽肺合并肺结核胸腺五肽化疗

相关作者

赵建清
作品数:80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重叠综合征
李坤炜
作品数:40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住院医师 多层螺旋CT
黄少华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肺结核 矽肺 组合药 高中学生 X线胸片
欧阳成林
作品数:6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肺结核 THL7 TH17细胞 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
韩顺利
作品数:12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