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8篇“ 砗磲“的相关文章
- 砗磲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人工培养研究进展
- 2024年
- 砗磲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类,与虫黄藻共生,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砗磲数量骤减,对砗磲进行人工培养、繁育、放流,成为砗磲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砗磲碳酸盐壳体还是一种良好的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载体,但其壳体地球化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还存在较大争议,实验室培养也是探讨砗磲地球化学指标环境指示意义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开展了砗磲的培养试验,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分析各种环境因子对砗磲生长及壳体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本文就砗磲的培养方法、人工培养条件进行简要综述,并从温度、光照、盐度、p CO_(2)、营养盐、金属离子等多个方面对人工培养条件下,砗磲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适应性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砗磲的培养保护和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参考。
- 杨昊天刘成程赵楠钰李军李军李旭祥
- 关键词:砗磲虫黄藻
- 一种番红砗磲、长砗磲及其杂交子一代的鉴定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砗磲、长砗磲及其杂交子一代的鉴定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所述的鉴定引物为F:CCATTTTGGTGCGTAGTA;R:CTTGAGGGCACCTTTTAG。本发明从150对番红砗磲的转录组微卫星引物中...
- 马海涛喻子牛李军张跃环秦艳平
- 南海西沙群岛现代鳞砗磲内外层壳体稳定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砗磲具有清晰的生长纹层,是记录热带海洋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其壳体δ^(18)O、δ^(13)C已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层壳体,关于外层壳体的研究十分稀少。本研究通过对采自南海西沙群岛浪花礁一个现代鳞砗磲的内外层壳体进行月分辨率δ^(18)O、δ^(13)C测试和内壳日生长纹层扫描,分析内外层壳体δ^(18)O和δ^(13)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该砗磲外壳δ^(18)O比内壳δ^(18)O更加偏正,但是两者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变化特征,主要受到海表面温度的控制,表明砗磲内外层壳体δ^(18)O能够可靠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砗磲内外层壳体δ^(13)C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内壳δ^(13)C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通过对比分析砗磲内壳δ^(13)C与日生长速率、气候环境参数,发现内壳δ^(13)C的季节变化主要与初级生产力和砗磲自身生命活动有关。砗磲外壳δ^(13)C相对于内壳δ^(13)C较为偏负,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且无季节性变化,这可能是由采样路径偏离最大生长轴导致的。
- 梁承德韩韬赵楠钰文汉锋王国桢刘成程杨昊天耿鋆晏宏
- 关键词:砗磲气候变化
- 围墙(砗磲形)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围墙(砗磲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主要用来作为围墙造型。;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砗磲形围墙底部无内容,省略仰视图。
- 李涛曾令勇莫晖辉姚庆陈杨自然杜宁战毅容向达陆江陈云杰施若瑜钟世晓刘平湘黄雁卓瑜何奇芳黄婷婷彭飞苏瑞坤韦凤连
- “贝类之王”砗磲
- 2024年
- 东汉建安年间,词采华茂的曹植在看到父亲曹操的一个玉碗后,才思泉涌,写下了名为《车渠碗赋》的咏物之作。这篇赋文在开篇便写道:“惟斯碗之所生,于凉风之浚湄。”凉风,即阆风,山名,相传为仙人居住之所,在昆仑之巅。
- 十里青山
- 关键词:咏物赋文
- 音乐厅屋顶(砗磲形)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音乐厅屋顶(砗磲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主要用来作为音乐厅屋顶造型。;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汪烈施明珠何莹裘时张奎方汉吉陆玉蓝彭丽珍零祝建李睿洋黄献龙李涛黄勇泽韦梓荣许庆李鹰陆素锋葵曦谭斌杨湘航
- 一种基于人工繁育的砗磲种群自我修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繁育的砗磲种群自我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人工繁育技术培育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砗磲个体;其次,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进行人工砗磲苗种的野外放流;然后,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查,了解种群数量、...
- 李军张跃环马海涛秦艳平喻子牛
- 砗磲Ba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 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类动物,在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的支撑下,砗磲日生长层纹的发现及应用使得砗磲壳体成为研究高时间分辨率条件下环境信息的有效“记录仪”,壳体内的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可以定性或定量描述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砗磲壳体中...
- 王艺博
- 关键词:砗磲影响因素
- 西沙群岛海域砗磲资源的调查
- 2023年
- 砗磲是珊瑚岛礁的构成物种,对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非法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对我国西沙砗磲资源造成严重威胁。为掌握西沙海域砗磲资源现状,笔者于2017年6-7月采用截线样带法,对西沙主要岛礁海域砗磲的种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发现4种砗磲: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长砗磲(T.maxima)、番红砗磲(T.crocea)和砗蚝(Hippopus hippopus),分别占总数的71.9%、15.6%、9.4%和3.1%。西沙不同岛礁海域砗磲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砗磲平均密度为0.026个·m^(−2)。砗磲密度与珊瑚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2)=0.7065),表明珊瑚覆盖率是影响砗磲分布的重要因素。
- 吴程宏刘维符丹凤张羽翔赵海龙陈敏
- 关键词:砗磲资源分布
- 砗磲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综述
- 2023年
- 砗磲是目前现存体型最大的海洋双壳纲软体动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对于砗磲种质保存、利用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不同分类单元的系统关系总结了砗磲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分子发育学研究结果大多支持砗磲为亚科,亚科下有砗磲属、砗蚝属,砗磲属下分为3个亚属,种群亚属之前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模棱两可,需要更多的实验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此外,还对近年来新发现的种类重新分析、梳理,为砗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胡美玲王沛张明哲周卫川陈宇
- 关键词:砗磲分子系统发育基因组
相关作者
- 喻子牛

- 作品数:758被引量:2,823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牡蛎 苏云金芽胞杆菌 砗磲 苏云金芽孢杆菌 晶体蛋白
- 张跃环

- 作品数:298被引量:43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菲律宾蛤仔 品系 稚贝
- 马海涛

- 作品数:101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发育时期 微卫星引物 试剂盒
- 肖述

- 作品数:154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虫黄藻 稚贝 微卫星引物
- 李军

- 作品数:118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品系 制种方法 外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