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硬段含量“的相关文章
聚氨酯材料发泡性能研究——含量及发泡气体的影响
2024年
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和N_(2)发泡制备了一系列合成单体相同、含量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发泡材料,探究了含量和发泡气体种类对发泡倍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量越低,初始发泡倍率越高.发泡倍率基本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并且与发泡剂种类无关.当TPU的含量、饱和压力不变且N_(2)作为发泡剂时,塑化效应较弱,使得最佳发泡温度显著提高.以Elastollan TPU 1175A为例,保持压力13 MPa不变,CO_(2)作为发泡剂时,140℃下初始发泡倍率达到最大.然而N_(2)作为发泡剂时,155℃下初始发泡倍率达到最大.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发泡剂下相同发泡倍率材料的力学性能,循环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_(2)制备的泡沫材料最大压缩应力提高25%,损耗能量和百分比均较低.
王凯赵宝艳张利
关键词:聚氨酯二氧化碳氮气
含量对PCL/PPDI型PUE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以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聚己内酯二醇(PCL)及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研究了含量对PUE度、常温及高温下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量的提高,PUE材料的度、拉伸强度、高温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降低;PUE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
李闯董子辉苏威铭刘锦春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硬段
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吸水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合成了含量分别为30 wt%、37 wt%和45 wt%的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PTMG-PU).研究了含量、水浸温度和试样厚度对PTMG-PU吸水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TMG-PU在25℃~60℃之间的吸水动力学过程可以用Fick模型进行拟合;扩散系数和平衡吸水率随着含量的增加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分子扩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着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含量越高,水分子需要克服的传输能垒越高.进一步,吸水导致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断裂强度、100%定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等力学性能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不仅是由于水分子与聚氨酯弹性体的软相发生了增塑作用,而且水分子也与部分相微区发生了作用,导致部分相微区瓦解.
王义霞梁书恩宋宁宁田春蓉林晓艳陈可平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微相分离结构
含量对快速固化聚氨酯修补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制备了不同含量(18%~34%)的快速固化聚氨酯修补胶(PRA),考察了含量对PRA的固化时间、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水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量由18%增加到34%时,PRA的氢键化程度增大,固化速度加快,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剪切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随着含量的增加,总体上PRA的起始分解温度提高,热失重率增大,软热失重率减小;含量对PRA吸水率的影响很小,浸水7 d后PRA的力学性能与浸水前相比有所下降;随着含量的增加,PRA的磨耗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在含量为26%和30%时磨耗体积较小;含量为30%的PRA的综合性能较好,其固化时间为50 s,拉伸强度为19.94 MPa,断裂伸长率为460%,撕裂强度为70.72 kN/m,剪切强度为1.87 MPa,阿克隆磨耗体积为47 mm~3。
谢一泽段昊天姜志国张均
关键词:聚氨酯修补胶硬段含量力学性能耐磨性
含量对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4,4′-双(仲丁基氨基)-二苯基甲烷为、以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为软,采用半预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聚氨酯脲弹性体。通过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等研究手,考察了含量对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50%含量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在室温附近(15~30℃),且具有较高的阻尼因子峰值(tan_(δ_(max)))、较宽的阻尼温域;随着含量的升高,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逐渐升高,tan_(δ_(max))降低,T_(g)向高温方向移动。
李灿刚王宝柱温喜梅王伟邵春妍王德威
关键词:硬段含量聚氨酯脲储能模量损耗模量
含量对HMDI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为多元醇组分、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异氰酸酯组分、1,4-丁二醇(BDO)为小分子扩链剂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通过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等手研究了含量对WPU的羰基氢键化程度、模量和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量增加,WPU的羰基氢键化程度、模量和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和吸水率减小;当含量为27.5%时,WPU具有较低的模量以及适宜的强度和耐水性能。
刘凯姚明谢贵堂张均姜瑜姜志国
关键词:硬段含量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
含量对MDI型热塑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和1,3-丙二醇(PDO)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热塑性聚氨酯(TPU),利用FTIR、DSC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探究了含量对T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量增加,TPU的氢键化程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度和模量均随之增大,软结晶熔融温度及断裂伸长率随之减小;在质量分数33%~45%范围内,TPU呈现"海-岛"结构,且随含量增加,微相分离程度逐渐增加。
高允琪王海瑞韩立静赵文崔勇胤宗成中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硬段含量热性能力学性能
含量对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己内酯二醇(PCL)制备出不同含量的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采用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含量对M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量的增加,M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耐低温性能变差。含量越高,材料的损耗因子越大,阻尼性能越好。随着含量的增加,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度和定伸应力均增大,耐磨性能增强,而扯断伸长率和回弹性下降。耐压缩疲劳性能增强,压缩永久变形降低。含量对MPU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崔胜恺李侃旭史中行张建航刘锦春
关键词:聚酯多元醇硬段含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损耗因子耐磨性
含量对聚酯型温敏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选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体系,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不同含量的温敏聚氨酯弹性体(CPU)。研究了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常温及变温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性能以及形变温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量为62%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最高,扯断伸长率最低;当含量为63.5%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拉伸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扯断伸长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且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达到最大。含量为62%时,CPU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且具有典型的形变温敏性能,随着外界力的变化,聚氨酯弹性体的形变固定率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而形变回复率因此下降。
李廷廷刘锦春
关键词: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硬段含量
含量对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氢键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Mn=2 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Mn=1 000)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梳状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NWPU)。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NWPU的结构并探究了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氢键化作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含量对NWPU胶膜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含量对其胶膜接触角的影响,还研究了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结果表明:随NWPU含量增加,NWPU的氢键化作用增强,使胶膜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区移动,接触角增大;当NWPU质量分数为38.62%时,胶膜的拉伸强度最大(23.57MPa),胶膜的接触角也最大(87°)。
李鋆鲍俊杰
关键词:梳状聚合物

相关作者

刘锦春
作品数:144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聚氨酯弹性体 聚氨酯 力学性能 扩链剂 硬段
姜志国
作品数:188被引量:67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聚氨酯 形状记忆 聚氨酯弹性体 性能研究 力学性能
陈竹生
作品数:23被引量:100H指数:8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
研究主题:聚氨酯 聚脲 硬段含量 扩链剂 嵌段聚氨酯
孙东成
作品数:136被引量:4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氨酯分散体 高固含量 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 磺酸盐
张均
作品数:65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聚氨酯 聚氨酯弹性体 形状记忆 水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