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5篇“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相关文章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应激反应的比较
- 2024年
- 比较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筛选100名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简单全身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结果 显示:手术后6、12小时,观察组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小时,两组血栓形成时间(TT)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6、12小时,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血糖(BS)、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平均P<0.05)。结论 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相比仅使用全身麻醉,应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 曹雅欣
- 关键词:老年人腹部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应激反应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全身麻醉、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于手术结束后评定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睁眼时间(12.84±2.74)min、清醒时间(16.83±2.3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7.25±1.51)min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1、22.906、19.540,P均<0.05);研究组完成手术前5 min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术后2、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中应激水平、术后疼痛程度。
- 邱成毅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开胸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将患者以1∶1模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纤溶功能指标、各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0.5h、6h的MAA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之间相比(P<0.05);术前两组患者D-D、PAI-I、tPA、TXA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D-D、PAI-I、tPA、TXA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Cor、DA、NE、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Cor、DA、NE、E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更有利于缓解机体应激反应,对纤溶功能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提高苏醒质量,在开胸手术麻醉中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更具优势。
- 唐朝虎樊鹏鑫
- 关键词: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纤溶功能苏醒质量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 2023年
- 分析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究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2020年11月选取病例,在2022年11月截止,统计收集了80例患者,据患者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40例。对不同麻醉阶段的应激反应、麻醉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差异,但总体上看,两种麻醉方式下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对比,p>0.05;气腹建立40min,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Ramsay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1h、术后3h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减轻患者病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 俞浣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影响
- 2023年
- 探究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麻醉影响。方法 筛选老年LC患者68例(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全麻)、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各34例,判定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清醒时间更短,T1、T2、T3时间点,观察组DPB、SBP、HR水平更低,术后24h,观察组MoCA评分更高,术后2h、6h,观察组静态VAS评分更低、Ramsay评分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老年LC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势显著。
- 黎少安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8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麻醉前(T0)、切片前(T1)、术毕前(T2)、拔管前(T3)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3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能有效提高苏醒质量,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聂闯飞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老年食管癌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7月—2021年5月期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分别使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2.44±6.54)s、术后拔管时间(16.73±2.54)min、术后睁眼时间(2.38±0.50)min、术后语言陈述时间(4.52±0.98)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8、12.147、13.498、11.720,P<0.05);观察组术后1、12、24 h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19.50±1.70)分、(22.51±1.08)分、(23.49±2.51)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6、7.934、5.940,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9,P<0.05)。结论 将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应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以显著提升麻醉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控制术后苏醒躁动问题的产生具有诸多积极作用,因此适合深入探讨与普及使用。
- 高万露吕洁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老年结肠癌根治术采用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法,观察其对患者临床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静脉全身麻醉,试验组接受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3 d肺功能指标,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前,2组患者残气量(RV)/肺总量(TL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MVV-VE)/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较术前波动明显(P均<0.01),试验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波动不明显,试验组术后3 d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χ^(2)=5.192,P=0.023),2组切口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效果良好,不会对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利于患者康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林福森蒋健培周家盛廖锡强
- 关键词:老年人结肠癌根治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肺功能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根治术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患者临床指标良好,肺功能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少。
- 白洁
-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老年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肺功能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麻醉科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依据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EG组)、全身麻醉组(G组)两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5 min(T3)、完成手术前5 min(T4)、完成手术拔管后5 min(T5)血流动力学、围术期应激反应、围术期相关指标、镇痛和镇静效果、术后疼痛、躁动情况。结果T1、T2、T3、T4、T5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气腹后40 min,EG组患者的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低于G组(P<0.05)。EG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G组(P<0.05)。EG组患者术后2、6、12 h的VAS静态评分、VAS动态评分均低于G组(P<0.05),Ramsay评分均高于G组(P<0.05)。EG组患者的术后轻微疼痛发生率高于G组(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躁动发生率均低于G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全身麻醉更小。
- 王永丽蔡丽娟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相关作者
- 金孝岠

- 作品数:261被引量:1,161H指数:15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稀释 吗啡 瑞芬太尼 脓毒症 麻醉
- 鲁卫华

- 作品数:151被引量:7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危重患者 脓毒症 血液稀释 谵妄
- 宋宇龙

- 作品数:45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无缝线 下腔静脉 CO2气腹 肝移植 乌司他丁
- 陈玮

-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原子层淀积 快闪存储器 沉积厚度 介质薄膜 纳米晶
- 蔡翼

- 作品数:7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研究主题:应激状态 血液流变学 PBL教学法 麻醉 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