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4篇“ 碳交易试点“的相关文章
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交易试点政策探索
2025年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交易试点政策更能显著提升南方地区、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规模大的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非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和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发现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却未能显著提升城市工业规模效率。
刘强李绍荣
关键词:能源利用率
交易试点政策减排效应实证评估及机制分析
2025年
基于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将交易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其对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交易政策后,试点地区总量下降13.2%,强度和人均排放分别下降21.3%和17.2%.受交易政策影响,试点地区强度显著降低,然而总量和人均排放影响不显著.交易减排主要依赖于产业结构改善,交易价格、市场活跃度和低技术的中介效应较弱.不同政策间可能存在互补和协同效应,尽管交易在推动减排发挥积极作用,但对SO_(2)、NO_(x)和PM_(2.5)的协同效果仍需提升.这些结果为理解交易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为完善交易制度,以及指导未来市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陈操操于凤菊张悦刘耕源王新爽郑恺昀胡婧王立波宋丹胡永锋孙粉孙大利马宁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环境效应
交易试点政策对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2025年
在“双”目标约束下,减排工作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交易试点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综合采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来评估交易试点政策对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政策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降低各试点地区排放强度。(2)交易市场机制的减排效果有限,需要政府干预作为强有力的保障,两者通过共同作用实现减排;同时,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和激励技术创新也能显著降低排放强度。(3)排放强度在时空分布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此外,交易试点政策在抑制本地区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也具有约束力度。
赵沁娜李航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双重差分模型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基于交易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2025年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交易试点政策的降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交易试点政策的降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哈梅芳黄奕晗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
交易试点对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5年
文章通过分析交易试点在中国的实施情况,发现其能够促进企业研发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动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及实现相邻城市间的协同减排效应。然而,要想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促进交易市场激励作用、推动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动力并提升相邻城市排放的协同效应,以更好地发挥交易在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徐子泊
关键词:碳交易试点环境友好新兴产业协同减排
中国交易试点政策对降减污协同的影响评价
2025年
当今中国正面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双重挑战,减污降协同增效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文中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温室气体控制政策之一——排放权交易制度为例,主要运用中国267个地级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集进行实证研究,将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与固定效应的混合模型,分析市场试点的减污与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策在有效减少了试点地区排放量与强度的同时也减少了这些地区工业SO_(2)的排放量与PM_(2.5)浓度,但对工业废水与工业烟粉尘排放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惩罚机制更严格、财政依存度更高的地区,该政策的减污降协同效果更显著。从市场活跃度的角度来看,交易量、均价、有效交易天数均对减污降没有影响。
李峰严雨彤庞军卢治霖
关键词:碳市场协同治理
交易试点政策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
2025年
文章以我国开展的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探究交易试点政策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机制检验表明,交易试点政策通过促使企业改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交易试点政策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交易试点政策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相关研究,还为全面评估、优化交易试点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
李英栗华临刘倩
关键词:融资约束
交易试点政策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准自然实验
2025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纷纷寻求低经济发展路径。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绿色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交易试点政策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首先,交易试点政策对提升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效果,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其次,从中介效应分析可以看出,绿色技术创新在交易试点政策推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武宇琼
交易试点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2025年
文章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与空间双重差分(SDID)方法,研究了交易试点政策对绿色全要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对其具体作用路径展开讨论。研究表明:(1)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交易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市场活跃度、有效降低能源强度最终作用于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3)交易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在经济发达地区与东、西部地区改善效果显著;(4)交易试点政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试点省份间的促进效应相较于对非试点省份的涓滴效应更为明显。基于此,文章从交易市场建设、区际协调、提质路径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实现经济效应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理论支撑。
刘燕琳董昕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下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
2024年
从目前来看,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显著,且政策的减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且影响趋势稳定,交易试点政策具有累积与持续双重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达峰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对这一挑战,中国于2011年启动交易地方试点政策,并于2021年正式开市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4年,交易权市场开市满三年,初步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孔曾子陈健
关键词:低碳发展环境规制碳交易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相关作者

谭秀杰
作品数:23被引量:52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研究主题:碳 欧盟 引力模型 碳交易试点 一带一路
范英
作品数:196被引量:4,328H指数:3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碳 可持续发展 复杂系统 石油市场 股票市场
骆志刚
作品数:11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清洁发展机制 碳交易试点 碳排放权交易 减排 碳市场
王喜平
作品数:106被引量:4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全要素能源效率 碳市场 碳 电力行业 环境约束
宋德勇
作品数:143被引量:3,95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规制 经济增长 碳排放 实证研究 循环经济